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08 10:19: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一些主要用途;

  2、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3、認識氧化反應。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綜合分析的能力。

  2、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的方法。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用實驗來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描述

  三、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法、自主學習法

  四、儀器和藥品

  分液漏斗、錐形瓶、集氣瓶、玻璃片、燃燒匙、石棉網、水槽、帶活塞的導氣管、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蠟燭、木條、澄清石灰水、細鐵絲、木炭、硫粉

  五、教學步驟

  (一)復習并引入新課

  1、提問: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我們又是怎樣測定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

  2、討論:你知道在空氣中占了五分之一的氧氣的哪些性質?你又有什么事實能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同學們在熱烈地討論著他們覺得很“熟悉”的氧氣的同時,我用課本圖片指出火箭升空圖,并說明火箭升空,液氧作助燃劑。

  3、引入謎語:無影無形摸不著,火焰見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參加,動物生長離不了。(打一物質)

  (二)制取氧氣,了解其物理性質

  1、利用雙氧水制取幾瓶氧氣,簡介制取過程,觀察收集的氣體,說出其顏色、狀態、氣味、密度和溶解性,及其三態變化。(板書)

  (三)實驗探究,掌握化學性質

  1、學生協助完成木炭、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觀察比較:蠟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

  (2)思考:燃燒后生成的產物相同嗎?如何證明生成物是什么呢?

  (3)進行實驗探究:引導學生注意:

  a、把木炭、蠟燭直接伸入氧氣中會燃燒嗎?(突出條件的重要性)

  b、木炭、蠟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有何不同?

  (4)交流討論:完成課本32頁的實驗記錄。

  2、教師演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設疑:說出為什么鐵絲要繞成螺旋狀?為什么鐵絲末端要系上火柴梗?為什么要待火柴梗即將燃盡時才伸入集氣瓶中?

  (2)演示實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引導學生討論:鐵在空氣中能燃燒嗎?能舉例說明嗎?(用鐵匠加工鐵器的.實例說明)。(瓶中先裝的水)這水有何作用呢?

  (3)完成課本32頁實驗記錄。

  3、教師演示硫粉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觀察現象有什么不同?

  (2)思考:為什么要在集氣瓶中事先裝少量水?

  (3)完成課本32頁的實驗記錄。

  4、小結:引導學生比較得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有助燃性。

  5、講解: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氧化反應分為劇烈的氧化反應和緩慢的氧化反應。并舉例說明。

  6、學生討論課本第34頁圖2—7,總結氧氣的用途。

  (四)總結歸納:用多媒體展示的形式

  (五)板書設計

  一、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很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支持物質的燃燒。例如:

  (1)碳+氧氣?二氧化碳

  (2)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3)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4)硫+氧氣?二氧化硫

  二、氧氣的用途

  1、支持燃燒

  2、供給呼吸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選取了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物質(空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學習素材,這些素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學生學起來親切,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像本節課中要介紹的氧氣這種物質,學生雖然在小學自然課中已經認識它,但了解并不全面,不會從化學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更不會用探究的方法去學習。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學習情景,精心設計學生的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氧氣”是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因此在教學中,應有計劃地安排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并逐步使學生學會認識物質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這樣,學生在以后探究別的物質時,才能使觀察和描述全面、系統、深入。

  在本節授課中,應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對資料的閱讀、分析,培養學生獲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這一節內容的教學分2課時完成:認識氧氣的性質和用途1課時,氧氣的獲得1課時。下面說一說第一課時的教學。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氧氣的化學性質;

  (2)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描述和分析。

  二、教育教學目標分析

  化學教學目標是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及教學指導的要求,本節課的教育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3、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2、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2、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

  3、培養學生辯證看待事物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分析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學理念,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從實際出發,通過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索、交流、合作、嘗試等方法獲得新知識,本課采用了“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

  四、教學過程分析

  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自我點評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整理材料

  1、投影:大氣中氧氣的形成和演變資料。

  2、提問:通過資料,你獲得哪些有關氧氣的信息?

  觀察資料

  回答問題

  以情促景,以景促情

  2、氧氣性質的探究、用途的歸納

  提出問題

  嘗試探究

  讓我們一起深呼吸

  提問:氧氣就在我們身邊,你能描述一下氧氣嗎?

  導入:節日經常看到美麗的彩球在空中飄蕩,氣球中充的是什么氣體?用氧氣行不行?

  師生共同實驗:用醫用氧氣袋向氣球中充氣,并觀察氣球的升降情況。

  討論歸納

  實驗探究

  得出結論

  通過師生對話,營造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歸納小結

  提問:一切生命的活動都離不開氧氣,魚兒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提問:通過學習,你能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嗎?

  投影:氧氣的物理性質

  積極思考、討論

  討論交流

  觀察討論

  投影:富氧煉鋼的片段

  提問:在煉鋼過程中會用到純凈的氧氣,你知道利用了氧氣的什么性質嗎?

  過渡:下面的實驗也許能給你一點啟示。

  觀看、思考、討論

  嘗試探究

  1、將學生分成5組,進行分組實驗。每個小組分別探究木炭、硫、紅磷、鐵絲、蠟燭與氧氣的反應。

  2、投影各組實驗操作步驟。

  3、投影各組實驗注意事項。

  4、投影觀察要點。

  5、指導學生實驗。

  6、投影各組實驗現象。

  1、根據所給儀器和藥品,小組討論實驗操作步驟以及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全班共同討論改進,達成共識。

  2、合作探究

  3、學會準確描述實驗現象

  問題討論

  提問:剛才做硫燃燒實驗的同學是否聞到刺鼻的氣味?是否有似曾相似的感覺?

  介紹:煙花爆竹中含有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會污染環境,同時引發火災,帶來噪聲污染等危害。所以,應樹立環保意識。

  回答

  回想

  體會

  小結歸納

  1、指導學生書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給予指導和評價。

  2、從文字表達式總結出氧化反應,并簡單介紹緩慢氧化。

  認真思考、書寫

  理解體會

  舉例說明

  3、課堂小結

  揭示規律

  投影:

  1.氧氣的化學性質

  2.氧氣的用途

  理解消化

  知識運用

  實踐與練習

  思考

  學以致用

  五、教學評價分析

  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才會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注重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本節課中,在探究氧氣性質的過程中,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設計,讓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并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和諧有序的發展空間。同時,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基本常識,并學會勇于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極鉆研、探索。

  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同時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改革精神,貫徹了課改內涵,也反應了《新課程標準》理念。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 初步學會制取氧氣的方法。

  2、 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

  3、 學習探究氣體性質的方法。

  4、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制法

  教學難點:有關氧氣性質的實驗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探究目標:

  1、探究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2、明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提出問題:

  1、如何選擇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依據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氣?

  3、如何檢驗一瓶氧氣已收集滿?

  收集資料:

  1、回顧一下,寫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氣的一種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情境創設:下列謎語是什么物質呢?

  無影無形摸不著,火焰見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參加,動物生長離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氣。氧氣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動手制取氧氣吧?

  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

  步驟和方法 現象 分析和結論

  取A、B、C三支試管,分別加入3-5ml的過氧化氫溶液。

  1、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A試管口,觀察現象。

  2、 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B試管口,觀察現象。

  3、 在C試管中加入幾塊沸石(或瓷片),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C試管口,觀察現象。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是

  依據是

  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一瓶氧氣。

  1、 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在廣口瓶內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再通過長頸漏斗添加過氧化氫溶液。

  2、 收集氧氣。

  先將集氣瓶中盛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當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實驗時 (有或沒有)氣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氣是 色 的氣體

  判斷一瓶氧氣已收集滿的依據是

  實驗時,填加長頸漏斗的優點是

  實驗過程中,長頸漏斗的底部必須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當導管口剛開始有氣泡地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這是因為

  分析歸納: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中,加入二氧化錳(或沸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錳(或沸石)在此實驗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與反思: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 :

  反應物 ,狀態 ,條件 ,

  收集方法 , 。

  知識應用:

  1、常溫下,某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該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氣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2、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產生氧氣,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節活塞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根據下圖所示回答問題: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質是 ,錐形瓶中放入的物質是 ;

  (2)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要收集一瓶純凈的氧氣,應選擇裝置 (填字母);

  (3)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B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原因是 。

  探究課題:氧氣的性質

  探究目標:

  1、探究氧氣的物理性質

  2、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1、充滿氧氣的集氣瓶為什么應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魚兒能生存,說明水中氧氣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還是不易溶于水?

  3、 如何證明一瓶氣體是氧氣?

  收集資料:

  1、搶救病人的時候要用到氧氣,說明氧氣具有 性質。

  2、家里生爐子時,用扇子煽,爐火越扇越旺,說明氧氣具有性質。

  做出假設: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的氣體。

【性質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性質活潑氧氣》說課稿07-06

氧氣的化學性質活潑嗎09-29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范例12-19

氧氣的性質教學反思03-29

《氧氣的性質》教學反思03-29

《氧氣的性質》教學反思范文06-29

關于《氧氣的性質》教學反思03-08

氧氣的性質說課稿11-02

關于《氧氣的性質》的課后教學反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