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式蛙泳的幾個學習技巧
匈牙利人內吉是波浪式蛙泳的發明者。他認為,在波浪式蛙泳技術中,肩的動作軌跡是對稱的波浪型。也就是說,波浪呈對稱形起落,在呼吸后沒有突然的下落。腿的動作也很關鍵,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配合上體的前沖,完成被阿本什克稱為“貓撲”的動作。如果蹬腿太晚,雙肩會然下沉,在原本應該對稱的波浪上就會突然形成一個凹槽。傳統蛙泳技術與波浪式蛙泳技術的區別就在于此。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波浪式蛙泳的幾個學習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重點
第一:提肩
在傳統蛙泳技術中,移臂是在水下較深處進行的,從而造成了較大阻力。但波浪式蛙泳卻不同,它的巧妙之處在水面以下的動作。通過適當的用力使背部凹陷,就可以將上體提出水面,只有腰腿部還留在水中。這樣就使阻力大大減小。當手臂開始前伸時,背部從下凹轉為拱起。如果與蹬腿恰當地配合,就能產生較大的推動力。背部姿勢的這種變化是非常重要的。背部凹時,手快速而有力的內劃使頭和軀干高高地升起水面;而背部的上拱與蹬腿的配合使手和身體前沖。阿本什克補充道:由于背部的下凹,使身體提起到足以向前撲躍的高度,然后開始蹬腿。
第二:重心
內吉發現,能夠用波浪式蛙泳使身體向前撲躍的運動員的重心是很穩定的,基本保持在水下4或5英寸(即約10到13厘米)處,而不是上下起伏。巴羅曼與內吉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在與作者的通信中說:有一點非常關鍵,即在整個動作周期中,髖部幾乎沒有上下起伏。當然,有時上下起伏是難免的,但這正是大賽中冠軍和第五名的區別。如果髖部起伏,重心就會移動,這樣就造成了做功的浪費。巴羅曼和羅薩的技術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此。而這種區別就造成了0.5到1秒的差距。由于羅薩髖部的起伏較大,他做的多余的功就多。
技術要點
第一:與傳統蛙泳的“劃水——蹬腿”配合節奏不同,波浪式蛙泳的.配合節奏是“劃水—前沖—蹬腿”。前沖是波浪式蛙泳的獨特之處。它發生在劃水和蹬腿之間;手和前臂正好在水平面上并與水面平行快速前伸。
第二:劃水和移臂的開始部分背部下凹;前沖時背部上拱。
第三:波浪式蛙泳與傳統蛙泳的顯著區別在于,當身體持續向前滑行時,頭和軀干上部離開了水面。身體最寬的部分—肩部提出了水面。此外,雙肩拱起至幾乎碰到耳朵,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保持身體的流線型。
第四:前沖的動作好象運動員將自己的身體向前拋擲出去。巴羅曼認為背部的拱起有助于他在前沖中產生較大的推動力。
第五:正確的蹬腿時機是極為關鍵的。當手臂前伸到3/4時開始蹬腿。蹬腿的方向是直接向后,沒有向下的分力。
第六:完整的動作周期中,為了節省能量,并保持身體的動量,髖部上下起伏的幅度很小。
注意事項
波浪游、波蛙、蛙臂蝶泳腿、蝶泳,這幾式以胸背腰髖為要點。練習時相輔相成。學好波蛙,在有平蛙基礎上,掌握軀干部胸背腰髖的波浪游進規律,配合窄膝蛙腿。組合練習形式有蛙臂蝶泳腿。蛙臂蝶泳腿練習對波蛙和蝶泳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甚至可以蛙蝶同練。
游泳蛙泳技巧
蛙泳配合有一個順口溜,在講解蛙泳動作要領之前先介紹給大家:"劃手腿不動,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攏伸直漂一會兒。"從順口溜中可以看到,手的動作是先于腿的動作。一定要在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
臂部動作:
1、外劃。雙手前伸,手掌傾斜大約45度(小拇指朝上)。雙手同時向外、后方劃,繼而屈臂向后、向下方劃。
2、內劃。掌心由外轉向內,手帶動小臂加速內劃,手由下向上并在胸前并攏(手高肘低、肘在肩下),前伸。
3、前伸。雙手向前伸(肘關節伸直)。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外劃是放松的,內劃是用力的、加速完成的、前伸是積極的。
蛙泳的完整配合動作:雙手外劃時抬頭換氣,雙手內劃時收腿低頭稍憋氣,雙手前伸過頭時蹬腿吐氣。
腿部動作:
1、收腿:屈膝收腿,腳跟向臀部靠攏,小腿要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收腿結束時,兩膝與肩同寬,小腿與水面垂直,腳牚在水面附近。
2、翻腳:兩腳距離大于兩膝距離,兩腳外翻,腳尖朝外,腳牚朝天,小腿和腳內側對準水,像英文字母"W"。
3、蹬水:實際上是腿伸直的過程(屈髖、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時發力,以小腿和腳內側同時蹬夾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內、向上方蹬水,就像畫半個圓圈。向外蹬水和向內夾水是連續完成的,也就是連蹬帶夾。蹬夾水完成時雙腿并攏伸直,雙腳內轉,腳尖相對。蹬水的速度不要過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兩條腿將近伸直并攏的時候蹬水速度最快。
4、停:雙腿并攏伸直后在一個短暫的滑行(1-2秒)。
【波浪式蛙泳的幾個學習技巧】相關文章:
幾個打高爾夫的技巧05-01
網站圖片優化的幾個技巧05-01
電腦使用的幾個基本技巧11-09
蛙泳的解釋及造句10-10
游泳蛙泳說課稿03-17
游泳蛙泳說課稿08-05
蛙泳腿部訣竅08-10
秋季釣青魚的幾個經驗技巧05-02
寶寶安睡的幾個小技巧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