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環保自查報告
城市中的村莊將逐漸減少,隨著城市規劃建設的發展。鎮城區化管理勢在必行,搞好鎮的環境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海上明珠,實現“盡染綠”關鍵。
區環保局領導的倡議和大力支持下,今年11月。局就鎮如何改善環境質量,規范環境管理的問題,組織了一次對鎮內十六條行政村的環境狀況調查,并深入基層,聽取村領導、企業和農民的心聲,為今后結合農村實際,制訂一套適合鎮的管理辦法作好準備。
一、鎮環境概況
位于區東南部,鎮是區農村地域。北臨前航道,南瀕后航道,三面環水,西與城區接壤,由島大部分地區和、兩個小島組成,轄內面積59.44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65.7%據1994年統計,常住人口101636人,占全區人口總數14.03%其中57406人為農業人口。農業生產以種植蔬菜、果樹為主。進入九十年代,隨著實施國際化大都市戰略以及地緣條件優勢,鎮工業有了重大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崛起,以物業出租為特點,商業、旅業、服務業、倉庫租賃、市場租賃、鋪位租賃,利用自有資金,利用自有土地,取得了超常效益,日漸成為城市化農村,農村經濟已經從單一農業轉向為農工商一體化。近年來,鎮內等五條村被歸為果林保護區,成為凈化空氣、美化”生態公園的建成與市第一條生態示范村(村)設立,開拓了生態旅游市場,成為一個潛在經濟增長點;被綠水環繞、草木蔥蘢的島也被規劃為生物科技園,突出了生態環境優越的這一亮點。根據xx年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新城市中軸線將貫穿整個鎮。鎮的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
二、存在主要問題
1.農業環境污染越來越大。逐年無序減少,生態環境被人為破壞嚴重。主要污染來源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水源污染。城市的生活用水、工廠的生產廢水及禽畜養殖場的糞尿污水基本上是排入灌溉用的河涌,流入河,造成河涌的水質發黑、發臭、異味、有毒。二是大氣污染。由于市范圍內的許多工廠經常向上空排放廢氣、粉塵,嚴重污染大氣,造成酸雨,對水果生產影響較大。三是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也造成了土壤有機質減少和地力下降。
2.工業項目規劃不夠完善。鄉鎮企業,特別是村或村以下的企業,有的.仍是小作坊式,規模小、工藝落后,加劇了污染物的排放量,這將對農業生產甚至生態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突出。不考慮環保問題。農民已意識到環境問題對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子孫后代的成長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各村紛紛提出已不再讓有污染性質的企業進入,但仍有的村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對個別企業的污染現象不聞不問,對生產社屬下的企業或出租屋監管不力。調查中發現,越是靠近城區的村,越是以工商業及物業出租為經濟支柱,村民越富裕,但污染問題越嚴重,對環境保護越不重視,究其原因,有的人過分強調經濟發展,認為環保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保,別人不保什么用,由此造成惡性循環。這種現象反映了農民雖然具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仍缺乏正確的引導,行動上仍有一定偏差,宣傳工作仍未到位。
【鄉鎮環保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環保自查報告(精選10篇)06-15
鄉鎮環保標語07-01
鄉鎮環保工作計劃01-26
鄉鎮環保工作總結03-16
鄉鎮環保工作年度總結11-10
鄉鎮環保工作述職報告11-19
文明鄉鎮的自查報告07-16
鄉鎮防汛的自查報告05-27
文明鄉鎮自查報告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