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0-06 15:21:12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篇1

  1.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 放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

  練習: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破壞1molO = 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B )

  A.2Q1+Q2>4Q3B.2Q1+Q2<4Q3

  C.Q1+Q2<Q3D.Q1+Q2=Q3

  (4)常見的放熱反應:

  A. 所有燃燒反應; B. 中和反應; C. 大多數化合反應; D. 活潑金屬跟水或酸反應;

  E. 物質的緩慢氧化

  (5)常見的吸熱反應:

  A. 大多數分解反應

  氯化銨與八水合氫氧化鋇的反應。

 。6)中和熱:(重點)

  A. 概念:稀的強酸與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 H2O(液態)時所釋放的熱量。

  2. 化學能與電能

  (1)原電池(重點)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負極: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

  b. 正極: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

  C.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

  關鍵是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能形成原電池

  a. 有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b. 電極均插入同一電解質溶液

  c. 兩電極相連(直接或間接)形成閉合回路

  D.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

  a. 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較活潑的金屬),金屬化合價升高

  b. 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較不活潑的金屬、石墨等):元素化合價降低

  E. 金屬活潑性的判斷:

  a.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b. 原電池的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質量減少的電極)的金屬更活潑 ;

  c. 原電池的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質量不變或增加的電極,冒氣泡的電極)為較不活潑金屬

  F. 原電池的電極反應:(難點)

  a. 負極反應:X-ne=Xn-

  b. 正極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2)原電池的設計:(難點)

  根據電池反應設計原電池:(三部分+導線)

  A. 負極為失電子的金屬(即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B. 正極為比負極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

  C. 電解質溶液含有反應中得電子的'陽離子(即化合價降低的物質)

 。3)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A. 不純的金屬(或合金)在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關鍵形成了原電池,加速了金屬腐蝕

  B. 金屬腐蝕的防護:

  a. 改變金屬內部組成結構,可以增強金屬耐腐蝕的能力。如:不銹鋼。

  b. 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保護層,以斷絕金屬與外界物質接觸,達到耐腐蝕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電鍍金屬、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電化學保護法:

  犧牲活潑金屬保護法,外加電流保護法

  (4)發展中的化學電源

  A. 干電池(鋅錳電池)

  a. 負極:Zn -2e - = Zn 2+

  b. 參與正極反應的是MnO2和NH4+

  B. 充電電池

  a. 鉛蓄電池:

  鉛蓄電池充電和放電的總化學方程式

  b. 已知物質的量n的變化或者質量m的變化,轉化成物質的量濃度c的變化后再求反應速率v

  c. 化學反應速率之比 = 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

  已知反應方程和某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求另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已知反應中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應方程。

  d. 比較不同條件下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

  關鍵:找同一參照物,比較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轉化成同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重點)

  A.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自身的性質(內因)

  B. 外因:

  a. 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b. 升高溫度(任何反應,無論吸熱還是放熱),加快反應速率

  c. 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

  d. 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e. 固體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f. 光、反應物的狀態、溶劑等

  (3)化學反應的限度

  A. 可逆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B. 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學反應,不同的條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一定條件下, 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這就是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

  b. 化學平衡的曲線:

  c.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

  ↓

  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樣判斷一個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1)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2)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不再改變;

 。3)混合體系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 不再發生變化;

 。4)條件變,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發生變化。

  化學平衡的特點:逆、等、動、定、變、同。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篇2

  反應熱焓變

  1、定義:化學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叫做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在恒溫、恒壓的條件下,化學反應過程中所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稱為反應的焓變。

  2、符號:△H

  3、單位:kJ·mol-1

  4、規定:吸熱反應:△H

  >0或者值為“+”,放熱反應:△H<0或者值為“-”

  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

  燃料的燃燒C+CO2,H2+CuO

  酸堿中和反應C+H2O

  金屬與酸Ba(OH)2.8H2O+NH4Cl

  大多數化合反應CaCO3高溫分解

  大多數分解反應

  小結:

  1、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

  化學鍵生成,放出能量

  2、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放熱反應,體系能量降低,△H為“-”或小于0

  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吸熱反應,體系能量升高,△H為“+”或大于0

  3、反應熱

  數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時所釋放的總能量與反應物分子斷裂時所吸收的總能量之差高二化學反應原理知識2

  熱化學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學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的化學方程式.

  2.意義:既能表示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又能表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總結]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注意事項:

  (1)反應物和生成物要標明其聚集狀態,用g、l、s分別代表氣態、液態、固態。

  (2)方程式右端用△H標明恒壓條件下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放熱為負,吸熱為正。

  (3)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不表示分子個數,只表示物質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數或分數。

  (4)對于相同物質的反應,當化學計量數不同時,其△H也不同,即△H的值與計量數成正比,當化學反應逆向進行時,數值不變,符號相反。

  高二化學反應原理知識3

  蓋斯定律: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

  化學反應的焓變(ΔH)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總結規律:若多步化學反應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學反應,則新反應的反應熱即為上述多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

  注意:

  1、計量數的變化與反應熱數值的變化要對應

  2、反應方向發生改變反應熱的符號也要改變

  反應熱計算的常見題型:

  1、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量的變化與反應能量變化的定量計算。

  2、理論推算反應熱:

  依據:物質變化決定能量變化

  (1)蓋斯定律設計合理路徑

  路徑1總能量變化等于路徑2總能量變化(2)通過已知熱化學方程式的相加,得出新的熱化學方程式:

  物質的疊加,反應熱的疊加

  小結:

  a:若某化學反應從始態(S)到終態(L)其反應熱為△H,而從終態(L)到始態(S)的反應熱為△H’,這兩者和為0。

  即△H+△H’=0

  b:若某一化學反應可分為多步進行,則其總反應熱為各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

  即△H=△H1+△H2+△H3+……

  c:若多步化學反應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學反應,則新反應的反應熱即為上述多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 篇3

  1.氫離子的氧化性屬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有化學鍵結合。如:稀有氣體。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鍵角為109。28, 如:白磷。

  5.電解質溶液導電,電解拋光,等都是化學變化。

  6.常見氣體溶解度大。篘H3.>HCL>SO2>H2S>CL2>CO2

  7.相對分子質量相近且等電子數,分子的極性越強,熔點沸點越高。如:CO>N2

  8.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與臭氧的轉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電子具有還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導電,但是非電解質。

  11.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可以使離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價化合物,熔化不能導電。

  13.常見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電子順序:

  F-<PO43-<SO42-<NO3-<CO32-<OH-<CL-<Br-<I-<SO3-<S2-

  14.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單質,這個單質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非金屬。

  如:Fe+CuSO4=, Fe+KHSO4=

  15.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堿性氧化物,如錳的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與石蕊反應現象不同:

  SO2使溶液變紅,CL2則先紅后褪色,Na2O2則先藍后褪色。

  17.氮氣分子的鍵能是所有雙原子分子鍵能中最大的。

  18.發煙硝酸和發煙硫酸的“發煙”原理是不相同的。

  發煙硝酸發出的"煙"是HNO3與水蒸氣形成的酸霧

  發煙硫酸的"煙"是SO3

  19.鎂和強酸的銨鹽溶液反應得到氨氣和氫氣。

  20.在金屬鋁的冶煉中,冰晶石起溶劑作用,要不斷補充碳塊和氯化鋁。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劑。光纖的主要原料為SiO2。

  22.常溫下,將鐵,鋁,鉻等金屬投入濃硝酸中,發生了化學反應,鈍化。

  23.鉆石不是最堅硬的物質,C3N4的硬度比鉆石還大。

  24.在相同的條件下,同一弱電解質,溶液越稀,電離度越大,溶液中離子濃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導電性未必增大。

  25.濃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過量)+ Fe(NO3)3

  26.純白磷是無色透明晶體,遇光逐漸變為黃色。白磷也叫黃磷。

  27.一般情況下,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但在常溫下,鐵遇濃硝酸會鈍化,反應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酐。如:NO2

  29.能和堿反應生成鹽的不一定為酸酐。如:CO+NaOH (=HCOONa)(高溫,高壓)

  30.少數的鹽是弱電解質。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備強酸。如:H2S+Cu(NO4)2

  32.鉛的穩定價態是+2價,其他碳族元素為+4價,鉛的金屬活動性比錫弱。(反常)

  33.無機物也具有同分異構現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復鹽。

  35.判斷酸堿性強弱的經驗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況)

  m=A(主族)+x(化合價)-n(周期數)

  m越大,酸性越強;m越小,堿性越強。

  m>7強酸,m=7中強酸,m=4~6弱酸

  m=2~3兩性,m=1弱酸,m=0中強堿,m<0強堿

  36.條件相同時,物質的沸點不一定高于熔點。如:乙炔。

  37.有機物不一定能燃燒。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機物可以是難溶解于有機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沒有零刻度線

  40. 硅烷(SiH4)中的H是-1價,CH4中的H顯+1價. Si的電負性比H小.

  41.有機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機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雙鍵的有機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如:乙酸.

  43.羧酸和堿不一定發生中和反應.如:

  HCOOH+Cu(OH)2 == (加熱)

  44.離子晶體的熔點不一定低于原子晶體.如:MgO >SiO2

  45.歧化反應

  非金屬單質和化合物發生歧化反應,生成非金屬的負價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穩定正化合價的化合物.

  46.實驗中膠頭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

  溫度計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還有一個是以乙醇制取乙烯.

  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餾.

  47.C7H8O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3種酚,1種醇,1種醚。(記住這個結論對做選擇題有幫助)

  48.一般情況下,酸與酸,堿與堿之間不發生反應,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還原性酸(HNO4+H2S)等;

  AgOH+NH4.OH等

  49.一般情況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應發出氫氣;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氣體)等~

  50.相同條件下通常碳酸鹽的溶解度小于相應的碳酸氫鹽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為放熱反應;NaHCO3+HCL為吸熱反應

  51. 弱酸能制強酸

  在復分解反應的規律中,一般只能由強酸制弱酸。但向 溶液中滴加氫硫酸可制鹽酸: ,此反應為弱酸制強酸的反常規情況。其原因為 難溶于強酸中。同理用 與 反應可制 ,因為 常溫下難與 反應。

  52. 還原性弱的物質可制還原性強的物質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的基本規律如下:

  氧化性強弱為: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強弱為:還原劑>還原產物

  但工業制硅反應中: 還原性弱的碳能制還原性強的硅,原因是上述規則只適用于溶液中,而此反應為高溫下的氣相反應。又如鉀的還原性比鈉強,但工業上可用 制K: ,原因是K的沸點比Na低,有利于K的分離使反應向正方向進行。

  53. 氫后面的金屬也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

  一般只有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或水中的氫。但Cu和Ag能發生如下反應:

  原因是 和 溶解度極小,有利于化學反應向正方向移動。

  54. 錫鉛活動性反常

  根據元素周期律知識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屬性從上至下逐漸增強,即 。但金屬活動順序表中 。原因是比較的條件不同,前者指氣態原子失電子時鉛比錫容易,而后者則是指在溶液中單質錫比單質鉛失電子容易。

  55. 溶液中活潑金屬單質不能置換不活潑金屬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教案04-07

常用化學反應總結09-02

高中圓知識點的總結03-15

高中鐵的知識點總結03-31

高中圓知識點總結03-31

高中磁場知識點總結04-11

高中遺傳知識點的總結02-20

高中光學知識點總結04-11

高中概率知識點總結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