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1
第一條 為不斷提升團隊的工作質量、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團隊質量管理的目標
實現團隊質量管理最穩定化、最優化
第三條 質量管理實施的時間和頻次
質量管理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需要全體團隊成員日常工作中緊緊圍繞團隊標準化工作即服務滿意度、流程規范化、管理標準化這個中心。
第四條 團隊質量管理的適用對象。
團隊質量管理適用團隊全體成員,團隊長(或團隊長指定成員)要求全體成員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團隊質量管理流程、制度執行、服務滿意度,并對執行的情況和服務滿意度進行打分,適當給予獎勵。
第五條 團隊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1.對團隊成員進行質量管理方面的日常培訓,樹立團隊成員的正確意識。
2.維護團隊質量管理建設,保證團隊日常工作的正常進行。
3.愛護公共衛生,營造一個舒適潔凈的辦公環境
4.對外來人員的接待體現阜煙特色,不卑不亢,謙和大方。
第六條 團隊質量管理的.要點
(一)掌握質量要求。團隊成員必須熟悉本廠各項規章制度,按質量要求執行,特殊情況應上報領導決定處理辦法。
(二)質量流程記錄填寫和維護。團隊應當對于本團隊負責的流程環節所應填寫的工作記錄,團隊應當制定專人完成記錄填寫工作,并做好記錄的整理和維護。
(三)質量指標統計、分析和評估。對于團隊負責的工作質量指標,結合部門要求和工作實際需要,進行定期定量化統計、分析和評估。利用每月例會,由組長主持開展質量分析改進會,根據質量目標及報表、采用魚骨等工具,分析各周期質量情況,有負責人制訂改進方案,在例會上討論確定并實施。
(四)改善質量達標情況。對于流程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和工作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團隊應當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方案。必須時填寫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
(五)充分運用qc小組等質量管理工具。團隊可以成立qc小組進行攻關或創新以達成目標或提出解決方案。qc小組定期對難題進行集中攻關,逐漸形成“人人為事,能者為師”的團隊氛圍。qc小組定期與團隊進行技術交流,共同發現、解決問題,不斷改進質量。
(六)工作質量總結。充分運用qc小組等質量管理工具團隊可每半年開展一次立項對標活動,對工作進行總結,對先進團隊的工作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差距與不足,并在工作計劃中制定改進計劃,并完成一篇pdca案例,促進自身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
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2
一、質量方針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生產優質產品,滿足客戶需要,鑄就國盛口牌。
二、質量目標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齒輪生產標準和安全生產標準以及工廠作業指導書。
2、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使客戶滿意度達到90%以上,產品在客戶處加工合格率達到99%。
3、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工廠質量管理體系。
三、質量細則
1、生產操作工必須嚴格按工藝、按要求、按圖紙、按標準進行操作。不明白的地方要問清楚搞明白方可進行生產。不按圖紙要求和工藝標準,自行操作的,由此造成的后果一律由操作者負責,返工產品不計報酬。造成產品批量報廢的,按原材料價格20%進行賠償。在此基礎上,視情節嚴重上報總經理給予處理。
2、不生產不合格品、不接收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不出庫。即自己不生產不合格的產品,不接收前道流轉下來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轉入下道工序。前道流轉下來的產品質量后道有檢查把關的責任,如不檢查,所造成的工時延誤等損失由接收人負責。
3、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凡是產品生產過程中有要求的工藝、尺寸,操作者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生產,不得遺忘或漏檢。一經發現未按照圖紙要求加工,對其所做產品重新全部檢測。
4、每天檢查本工序、產品工裝夾具和量具的精度是否符合生產標準。杜絕由于工裝夾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所造成的廢品和返工現象。由此所造成的產品報廢和返工由操作工自行負責賠償。發現工裝夾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應即時上報并與更換,人為導致量具損壞者由操作工賠償相應損失。各自保管好個人的量具,出現丟失,別人損壞,自行負責。
5、巡檢專職人員和管理人員不定期對各道工序、各個產品進行抽檢,發現質量問題督促操作工即時返工。發現重大質量問題應即時上報給廠部。
6、為做到以防為主,把好質量關,專職檢驗人員要當好三員,做好三幫,三員即是質量檢查員又是質量宣傳員,技術 輔導員,三幫幫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產品產生的原因,幫助工人增強質量第一思想,幫助解決質量問題。
7、對于生產過程中隨時出現的不良品(返修品、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時做好標記,并加以隔離:
(7.1)返修品經修復并檢查合格后,方準進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7.2)廢品應訂(寫)上標記,返回原工序繼續加工或轉入廢品區。
(7.3)次品、不算產值,加蓋次品標記單獨存放,在生產過程中,只允許合格及經同意的回用品流傳,流出。
8、操作工在生產過程中應多思考,多琢磨。對提出合理化建議使工藝質量和產品質量得到鞏固和提高的,經廠部研究上報總經理同意,必須執行。
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3
一、項目部質量安全例會制度:
項目部每一周一次進行安全、質量例會和每周的班前會制度,強化全員安全、質量意識,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質量事故的能力,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1、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分析未完成事項原因。
2、檢查分析工程項目施工進度計劃完成情況,提出下一階段進
度目標落實措施。
3、檢查分析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狀態,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4、檢查工程質量核定及工程款(人工工資)支付情況。
5、解決一些需要協調(處理)的有關事項。
二、項目部評比及獎罰制度:
項目經理部按項目工資總額的5%作為質量、安全獎勵基金,由項目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考核使用,項目考核內容為:
1、科室質量、安全管理考核。
2、工段班組質量、安全考核。
3、質量安全事故處罰。
4、各單位工程質量責任人考核獎罰。
做到職責明確、獎罰分明,充分調動全體員工,搞好工程質量的積極性,堅持做到獎罰兌現。
三、工序三檢及交檢制度:
嚴格執行質量三檢制,層層嚴把關,上道工序驗收不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各分部、分項工程,尤其是隱蔽工程每個工序施工完成,必須班組自檢。未達到合格不予驗收。
2、班組自檢合格后,由項目部施工質量管理人員驗收,驗收通過再通知公司技術人員進行驗收。
3、公司驗收后,通知監理,由監理組織業主、設計、質監等有關部門代表參加驗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履行鑒字手續。
4、對連續作業的工作,實行交接班制度,各個施工環節,上一班人員必須對下接班人員進行質量、技術、數據交接(交底),并做好交接記錄,保證施工質量不受影響。
四、質量與經濟掛勾制度:
為保證工程質量、實現計劃目標,項目部建立一套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把各項內容,計劃目標作為一項硬指標,與經濟利益掛勾,對目標計劃未實現,項目管理人員扣工資總額20%,并全年獎金扣發,目標計劃實現,公司給予表彰,經濟獎勵、晉級、高功等。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任務和目標,分清職責,嚴格遵循一級抓好一級。
項目經理由企業管理部門考核。項目部其它管理人員和班組長由項目經理負責考核,考核的結果作為分配的依據。
五、設計交底與技術交底制度
設計交底與技術交底是工程施工前一項重要內容:
1、在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提交完整、正式工程施工圖紙數套。
2、在設計技術交底前,總工程師應組織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熟悉設計文件,對圖紙以施工圖冊為單位進行審閱,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應記錄,以書面形式打字成文。
3、為了減少圖紙的差錯,將圖紙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與問題消滅在工程施工之前,使圖紙更不符合工程施工現場具體要求。
4、設計技術交底與設計圖紙會審,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召開,由設計單位負責將設計意圖、工藝布置、結構設計特點、工藝要求、施工技術要求、施工技
術措施和有關注意事項進行認真細致的交底,并對參加會議的各單位提出疑問,存在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答疑、研究、協商、擬定解決的問題的方法。
5、設計技術交底的目的是為了使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了解工程設計特點和設計意圖,正確掌握關鍵部位的質量要求,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順利進展。
6、技術交底:以設計圖紙施工質量計劃、工藝流程、施工工藝。質量檢驗評定為依據,分別以書面形式向班組做交底,并在實施過程中做跟蹤檢查。
六、掛牌制度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項目,必須實行掛牌制度,使整個項目全員都了解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及公司有關規定制度。了解工程中所使用的機械操作規程,了解工程中所用建筑材料、技術指標參數,使用方法和工藝。
1、國家有關政策、方針、法令、法規、需要上墻掛牌。
2、公司有關規章、制度、技術措施,需要上墻掛牌。
3、各級人員質量、安全職責、責任制,需要上墻掛牌。
4、建筑材料使用應分規格、分型號、分堆進行標識掛牌。
5、施工機械操作規程應分類掛牌。
6、施工區域易發生危險地段(部位)應標識掛牌。
七、原材料及施工檢驗制度:
原材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關鍵問題,把好材料供應關,做好供方的評審工作,合格供方和合格材料方可采購,并做好驗證工作,嚴格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并及時進行退貨清場。
1、每進一批材料均應有出廠合格證(質保書)。
2、鋼筋、紅磚、水泥進場后,必須由監理或業主現場抽樣,檢測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3、砂要求含泥量,泥塊含量,篩分析試驗,淡化砂,還需有氯離子含量試驗,石子要有壓碎指標試驗,試驗不合格,不準使用。
4、塑鋼窗,要用三項指標、角強度試驗,其它材料試驗按有關規定執行。
八、攪拌站管理制度和計量設施精度控制措施:
(一) 管理制度:
1、攪拌站場地周圍應設置統一圍檔并搭建防雨操作柵。
2、攪拌站機體應安裝平衡、牢固,并有接地或接零保護裝置,并設專人負責操作,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
3、黃砂、石子骨料集中堆放在攪拌站圍檔內并按級配做好標識。
4、當班作業完畢后,及時清理干凈,并要確保攪拌站場地內排水暢通。配電箱應及時關閉上鎖。
5、施工所用的配合比要明示掛牌,材料必須過磅計量。后臺專人負責監護,應接受監理傍站人員監督,并按規定做好試塊留置工作。
(二)、計量設施精度及控制措施。
2、隨時做好水灰比控制,當黃沙含水量變化較大時,應及時調整用水量。并做好坍落度測試。
3、攪拌時間根據砼坍落度要求確定,一般不少于60 秒。
九、現場材料、設備存放管理辦法:
(一) 鋼筋加工場
1、鋼筋機械安裝應平衡、牢固,要有接地或接零保護裝置和可靠的安全操作防護裝置。并由專人負責操作定期維護保養,當班人作業完畢后,及時清理干凈,如場地內的鋼筋頭和雜物。
2、鋼筋堆放應搭好堆放架子,按不同規格,分類堆放,做好標識,同時保持場地排水暢通,并有防雨設施,以免生銹。
(二) 模板加工場
1、各種電動工具的電源配電箱內,按操作規程,加裝漏觸電保護器,并有專人負責操作,定期檢查維護。
2、凡需加工的模板料應按規格堆放整齊,并做好標識,當使用完拆模后,應及時清理干凈。
3、模板加工場內嚴禁吸煙,并懸掛,禁止煙火警告牌,同時配備足夠的滅火器等消防器材。
(三) 砂石料堆場:砂石料堆場,統一設置在攪拌站內,并對堆料場地做好硬化地處理。進入堆場的砂石料應按不同級配,規格分類堆放,并做好標識,確保原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四) 磚塊堆場:
進入工地的磚塊統一堆放,在各個區指定場地內。并按規定的高度碼放整齊。同時及時清掃使用后的磚塊碎屑雜場,保持作業區內的環境整潔。
(五) 鋼管堆場:
凡進入工地使用鋼管應在各作業區指定場地內,整齊堆放,不得隨意亂堆。當使用完畢后,拆除的鋼管應堆放整齊,若不再使用,應將鋼管及時移到工地指定堆場堆放整齊。
質量優秀管理制度大全4
一、科室必須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并設質量監督員一人,質量監督員必須做好有關質量管理日常工作記錄,科主任全面負責質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質量控制小組由科主任、質量監督員、質量管理員組成,監督實驗室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進行。
三、由科主任或質量監督員組織質控小組每月召開一次“質量控制監督會”,并作好記錄。
四、質量監督員負責執行檢驗過程的各項指標的質量控制程序和對本科室室內質量控制、室間質量評價進行分析和處理。
五、各專業實驗室質量管理員負責本室室內質控是否按照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有關要求進行工作。
六、室內質量控制:對檢驗科開展的檢驗項目檢驗程序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一)技術負責人負責批準室內質控規則和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程序;
(二)各組組長負責制定本組室內質控規則和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程序;
(三)檢測人員負責執行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程序和對本崗位室內質控進行分析和處理;
(四)質量監督員監督本組內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有關要求進行。
(五)檢驗人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樣本進行驗收和不合格樣本處理;樣本接收人員收到樣本后,要及時分發樣本至相應專業組,相應專業組及時對樣本進行處理,并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保存;檢測人員對所有的樣本進行規范化的編號,防止檢測過程中或檢測后出現錯號;在血液樣本分離過程中要正確選擇離心速度和時間,盡可能避免樣本溶血。樣本采集后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測。
(六)對所用檢測方法、校準品、試劑、質控品及儀器等進行選擇和評價。
(七)檢驗人員的資格和經歷必須能夠滿足相應崗位的要求。
(八)檢測人員根據檢驗項目及對質控的要求,選用合適的質控物,與常規樣本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測定,分析質控結果。若失控,則不能發出該分析批次的病人結果。糾正失控狀態,重新分析當批次的病人樣本。
(九)室內質控結果失控后由具體操作人員分析原因,總結經驗,編寫室內質控小結、質控報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項目處理措施一并交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后交文檔管理員存檔,并在《歸檔記錄控制清單》上記錄。
七、室間質量評價:參加省級檢驗中心組織的臨床檢驗室間質量評價,按照常規臨床檢驗方法與臨床樣本同時進行。對檢驗科參加室間質量的全過程,包括室間質評計劃的制定、質評項目的確定;質控樣本的接收、分發、檢測、結果報送、結果回報后質評結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項的處理等進行控制,以保證檢驗結果的可比性和準確性。
(一)檢驗科主任批準質評計劃和質評項目。
(二)技術負責人負責質評計劃的制定和質評項目的確定。
(三)各專業組組長負責組織本專業組質評樣本的接收、分發、檢測、結果報送和質評報告總結。
(四)質量監督員監督本專業組質評過程。
(五)各專業組組長根據本組工作情況,選擇參加室間質評的.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各組計劃,確定本科參加質評的項目,制定質評計劃,并報檢驗科主任批準。
(六)各專業組組長協助檢測人員按常規樣本完成室間質評項目的檢測,填寫報告并簽名。然后,交技術負責人審核,經科主任簽字后送報結果。原始結果由各專業組負責保存。
(七)室間質評結果回報后由組長分析原因,總結經驗,編寫室間質評小結、質控報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項目處理措施一并交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后交文檔管理員存檔,并在《歸檔記錄控制清單》上記錄。
(八)質量監督員監督本專業組質評樣本的接收、分發、檢測、結果報送、質評報告總結、整改等過程。
八、實驗室間及實驗室內部比對評價:對省級臨床檢驗中心未組織室間質評的項目,應該積極開展實驗室室間的比對。建立和實施實驗室間及實驗室內部比對計劃和程序,以確保實驗室間及實驗室內部應用不同的程序或設備,或在不同地點,或以上各項均不相同時同一項目的檢驗結果具有可比性。
(一)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討論并確定比對方案的實施計劃,準備實驗材料等,檢驗科主任負責審批,并確保比對計劃按時執行。
(二)各專業組組長具體負責比對計劃的實施以及不具有可比性項目的整改。
(三)質量監督員負責比對試驗的實施和全過程質量監督。
(四)相關檢驗人員負責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儀器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并完成樣本的檢測和上報。
(五)原則上常規生化項目、血細胞計數、凝血項檢驗項目、化學發光等檢驗項目等實驗室間的比對每年進行兩次,其他項目視具體情況每年進行一次。
(六)如果某個檢測系統進行維修或校準等,則在兩個檢測系統間進行比對實驗,每季度進行一次。
(七)根據需要選擇通過實驗室認可的單位或權威檢測單位進行比對試驗,比對方案由參加比對單位協商解決。
(八)實驗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九)以CLIA’88法規對室間評估的允許誤差和/或根據生物學變異確定的偏倚為判斷依據,由方法學比較評估的系統誤差(SE)或相對偏差不大于CLIA’88允許誤差的二分之一和/或根據生物學變異確定的偏倚,認為不同檢測系統間的系統誤差或相對偏差屬臨床可接受水平。
(十)比對結果臨床不可接受時,首先應該查明原因,如果需要對檢測系統進行校準的話,應及時校準。校準方式有:利用目標檢測系統測定新鮮血清結果來校正其他自建檢測系統;用回歸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作校正因子校正其他檢測系統;用混合血清作為共同校準品校準各檢測系統等方式。不同實驗室應根據自身情況,經驗證后決定使用何種校準方法。
九、建立質量控制內審小組:為了保證ISO15189標準在檢驗醫學質量管理中的全面落實,真正做到“寫你應做的,做你所寫的,記你所做的,查你所記的,改你所錯的”。確保科室能夠按照有效的文件體系運行,成立檢驗質量內審小組,進行嚴格的審查并督促落實是一個重要的手段。為此,檢驗中心就內審小組的成員資格和組成職責,計劃等作有關規定。
(一)內審小組職責:
1、負責科室程序文件的討論和制度,報科主任審批簽發,并監督科主任對制定文件和制度的執行。
2、對科室程序文件的修改提出申請,并重訂,報科主任審批簽發。
3、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科室有效文件體系執行狀態,定期為半年一次。
4、按年度計劃,定期對某一專業實驗室進行全面的質量審核。
5、負責每日的檢驗報告單審核及科室的考勤狀況、水電、安全等。
6、向科主任提供改進質量的有關措施和建議,并反饋審查意見。
(二)內審小組工作計劃:
1、年初制定年度審查計劃,通知有關專業實驗室作好迎審準備,按計劃進行年審,一般一年兩次年審。
2、科室程序文件的編制、修改和有效文件體系執行狀態的檢查可定期或不定期進行。
3、每日審核按科室由內審小組排班執行,包括總值班制度(考勤、安全等),在科主任不在時,全面負責當日的行政事務工作。對檢查的情況記錄在專門的記錄本上。
(三)成員資格及組成:
1、內審小組長由質量監督員擔任。
2、年度審核由質量管理員負責實施。成員:xx、xx、xx、xx、xx。
3、每日對檢驗報告的結果審查一般由各專業實驗室組長及任職主管檢驗師參加,嚴格雙簽名,對有疑問的結果,有權向檢驗者提出或令其復檢等。
【質量優秀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優秀03-13
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制度優秀03-13
質量管理制度04-26
質量考核管理制度11-17
質量員管理制度04-20
質量采購管理制度02-20
質量獎懲管理制度02-04
質量信息的管理制度12-20
檢驗科質量質量管理制度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