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時間:2024-07-17 08:45:39 登綺 制度 我要投稿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精選11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精選11篇)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1

  為保證我校師生安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擬定本制度:

  一、聯防聯控負責人: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家校聯防:

  1、學校主動與家庭、社會聯系,爭取校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幫助,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

  2、每學期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并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向家長宣傳素質教育、基礎理論,提高家長素質。

  3、公布本校電話號碼,及時解答家長詢問。

  4、學校做好校務公開工作,做難度較大的工作時要向學生家長發放通知單,爭取取得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5、班主任、任課教師對經常遲到、早退、曠課或出現思想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并與其家長進行溝通,有必要時進行家訪,應及時與家長聯系,查明原因,做好教育工作。

  三、聯防聯控:

  校所聯防是指學校與派出所的聯合防范、打擊、處理校外干擾和預防在校學生的違法犯罪;警校共建是指學校與交警隊大隊共同建設交通安全規范學校,衛校聯防是指學校與衛生部門相結合,專門處理和預防衛生事件的發生。

  1、學校領導要知道自身職責,安排學校部門與有關政府部門做好溝通,校所聯防工作由政教處負責,警校共建工作由團委負責,衛所聯防工作由后勤處負責,每個學校部門要與相對應的政府部門多溝通、多交流,確保事件發生能得到有效的救援。

  2、學校每年邀請有關政府部門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講座。

  3、當學校老師發現公共衛生事件時,如食物中毒、傳染病、暴力等事件,老師要及時上報學校負責人,同時疏導其他學生散開,等待救援的到來,學校負責人立即聯系有關部門,并維持好現場,配合好有關部門到來后的后續工作。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2

  為了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構建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傳染病疫情長效管理與應急處理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地防控傳染病疫情擴散和蔓延,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要嚴格執行零報告制度,堅持領導帶班制度,設立安全信息員,負責上報校園安全穩定信息工作,實行24小時隨時保持通訊的暢通。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信息反應能力,堅持早發現、早報告,加強對第一線信息的核實、收集和上報,提高情況信息的報送效率和質量。

  二、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明確職責,加強管理,不得出現遲報、漏報、瞞報、不報現象。凡是累計2次以上不報告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通報,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三、晨檢、午檢中一旦發現師生中有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5℃)或有流感樣癥狀(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腹瀉),要立即報告,將學生送至隔離室,并及時與家長聯系送往醫院就診。

  四、實施零報告制度,即無意外事件發生,也必須每日報告。同時,要主動與屬地公安部門聯系,加強配合,嚴防校園事件發生。

  五、堅持追蹤及電話隨訪制度。各相關責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組長)對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5℃)或有流感樣癥狀(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腹瀉)的師生,要求其居家隔離治療。居家治療期間班主任及各教研組長要做到每天追蹤了解病情變化及診治情況,每天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班主任及各教研組組長要將患病師生情況及時上報。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3

  一、入園檢查

  幼兒入園前必須在指定的市、縣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健康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二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對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去外地(離開本市)返回時,須重新體檢方可回園。

  二、定期體檢

  每半年為幼兒測身高、體重、視力一次,每年五月份為幼兒進行全面檢查一次,按WHO體格發育評價標準對幼兒身高、體重進行評價。體檢中發現有異常情況要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一般性疾病給予及時處理;有營養不良、中度以上貧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僂病等的幼兒應轉入體弱兒管理或建專案管理;發現缺點兒進行登記管理,及時給予矯治。

  三、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

  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

  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

  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

  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工作人員體格檢查

  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到指定的醫療保健單位進行體檢,經體檢合格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書后方可上崗工作。對患有國家法定傳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霉菌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精神病、肢體殘缺者,不得從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員工作。在工作中發現患急、慢性等傳染病、病原攜帶者以及有礙于幼兒身體健康的.疾病,要及時隔離與調離。

  備注: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以上疾病應離職治療或調離。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4

  為加強幼兒的健康管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康檢查

  1、入園檢查制度:按照托幼機構要求對新入園幼兒、插班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對體檢中發現器質性疾病、特殊疾病、體弱病殘的幼兒,要通知和配合幼兒家長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做好登記,名單分別交班主任和保健醫生,以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予以照顧。

  2、幼兒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前,必須按照托幼機構要求根部不同崗位職責,檢查合格后方可就職。

  二、定期體檢

  1、在園的幼兒每年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體組織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各一次,并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對比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每個幼兒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

  2、對因故未能按時體檢的幼兒,園方要另外安排時間組織補檢,確保體檢率達到100%。

  3、幼兒園為幼兒提供安靜、整潔的體檢場所,并標明體檢項目。

  4、保健醫生組織幼兒體檢前要進行談話教育,講解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5、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發現問題,即采取措施,對法定的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防治,做好隔離、消毒措施,以及對班級的.檢疫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6、設專人做好幼兒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開展幼兒近視、沙眼、齲齒、寄生蟲、貧血、營養不良、脊柱彎曲、神經衰弱等常見疾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三、健康檔案管理

  1、保健醫生負責整理、統計幼兒健康體檢檔案資料,并妥善保管幼兒體檢表。

  2、查看幼兒健康資料需通過園領導同意方可查看,查看完畢后及時歸還、歸檔。

  3、加強技術防范措施,資料要經常通風、防潮、防蛀蟲。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5

  1、入園檢查。幼兒入園前必須在指定的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健康檢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二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對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去外地(離開本市)返回時,須重新體檢方可回園。

  2、定期體檢。每半年為幼兒測身高、體重、視力一次,每年4月份為幼兒進行全面檢查-次,按體格發育評價標準對幼兒身高、體重進行評價。體檢中發現有異常情況要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一般性疾病給予及時處理;有以上營養不良、中度以上貧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僂病等的幼兒應轉入體弱兒管理或建專案管理,發現缺點兒進行登記管理,及時給子矯治。

  3、晨午檢及全日觀察。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間: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做好幼兒計劃免疫查驗證及免疫接種工作。開展幼兒近視眼、沙眼、齲齒、營養不良、貧血、肥胖等常見疾病以及各類傳染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5、保健醫建立幼兒健康管理檔案,將幼兒體檢單存放在保健室并統一管理。保健醫對幼兒進行食品安全、個人衛生等健康教育工作,倡導幼兒合理進行體育鍛煉,確保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6

  一、幼兒健康管理

  1、加強園內衛生工作,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貫徹“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衛生方針。自備口罩上學,嚴格按照正確的七步洗手法,飯前便后要及時洗手。

  2、建立幼兒健康檔案,根據上級要求認真完成各項預防接種工作。每學年對幼兒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并把檢查情況及時用書面形式告知家長。

  3、廣泛開展形式靈活的健康教育,利用廣播、櫥窗等宣傳形式對幼兒進行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宣講。

  4、及時處理意外傷害事故,必要時立即護送至醫院診治。

  5、掌握預防營養性疾病的基本知識,了解平衡膳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加強幼兒食品衛生的管理,教育幼兒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6、科學制定作息時間。充分利用大腦的活動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方法,注意用腦衛生,提高學習效率。

  7、做好園內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工作。定期組織衛生檢查評比,使學校環境整潔美觀,幼兒人人講衛生。

  9、定期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疏導。

  二、教師員工健康管理

  1、幼兒園為每位教職工建立健康檔案,教職工健康檔案屬個人隱私,檔案管理人員必須為其保密,不得泄露,違者將根據情節追究其相應責任。

  2、安排教職工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3、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培訓、療愈等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對有需要的教師進行心理關懷。

  4、教職工家人中如有新冠肺炎、麻疹、水腫、紅熱、流行性腮炎、小兒麻痹、傳染性肝炎、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病者時,必須報告保健室或學校負責人,再酌情處理。

  5、教職工若本人有病,應立即報告負責人。如患傳染病應立即停止工作,按照疾控部門要求進行隔離治療,待身體痊愈后經醫學檢查符合要求再返崗。

  三、健康檔案管理

  1、建立幼兒健康檔案,對幼兒在校期間的健康狀況、疾病診治、預防接種等情況做好記錄。對記錄結果定期統計分析,用以指導防病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2、對患病或體弱的幼兒實施醫學照顧,根據具體情況提出休息、治療意見。對因病不能或不宜堅持在校學習者,根據學籍管理規定提出休學或退學意見。

  3、對患病或體弱的幼兒,針對具體情況分別提出健康指導意見,幫助幼兒提高健康水平,順利完成學業。

  4、建立幼兒健康檔案數據庫,以方便幼兒健康檔案的管理、疾病防治、傳染病防控工作及其統計分析。

  四、傳染病管理

  1、密切注意社會上各種傳染病的流行趨勢,接受上級疾病控制機構的指導并保持與之聯系,以使我校的傳染病預防工作有的`放矢,主動有效。

  2、對食堂的環境衛生、原料貯存與加工、出售、食具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狀況、校內商店所經營的食品實施衛生監督,預防食源性的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對校園內的環境實施衛生監督,消滅蚊蠅滋生地,預防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播。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7

  幼兒園所應建立和健全健康檢查的制度。健康檢查的對象應包括新人園的幼兒、在園的幼兒以及教師。

  一、幼兒的健康檢查

  對幼兒進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了解到每個幼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和健康狀況,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同時,對疾病也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

  (一)人園前的健康檢查即將進入幼兒園所生活的幼兒,在入園前(或入園的.一周內)必須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以鑒定該幼兒健康情況,預防將某些傳染病帶入到幼兒園中;而且,入園前的健康檢查還能為幼兒園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以及健康狀況提供重要的資料,幼兒入園前健康檢查的主要內容:

  (1)了解幼兒的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族疾病史等。

  (2)檢查幼兒當前的生長發育與健康狀況,如:身高、體重、胸圍、頭圍、心肺功能、視力、聽力、皮膚、牙齒的發育、脊柱的發育、血紅蛋白、肝功能等。

  (3)了解幼兒預防接種完成的情況等。

  幼兒入園前的健康檢查,通常是在當地衛生院所進行,幼兒入園前的健康檢查,只在一個月內有效。

  入園晨檢:晨檢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疾病,而且,對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及時加以處理。同時,也能了解到幼兒在家庭中的生活情況,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做好當日的工作以及密切家園的聯系。

  幼兒晨檢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是:一摸、二看、三問、四查。

  "一摸"是指摸摸幼兒的前額部位,粗知幼兒的體溫是否正常,摸摸幼兒頸部淋巴結是否腫大;

  "二看"是指認真查看幼兒的咽喉部位是否發紅,觀察幼兒的皮膚、臉色以及精神狀況等有無異常;

  "三問"是指詢問一下家長,幼兒在家里飲食、睡眠、排便等生活情況;

  "四查"是指檢查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的物品到園內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晨檢中如果發現幼兒有身體不適或疾病跡象,應勸說或聯系家長帶幼兒去醫院檢查,或暫時將該幼兒隔離,請衛生室醫生進一步檢查,然后再確定是否入班。

  二、教師的健康檢查:

  為了保證幼兒的健康,幼兒園的教師在進入幼兒園工作以前,都必須進行嚴格的健康檢查,健康檢查合格者方能進入到幼兒園中從事工作。每年還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除了一般性健康檢查以外,還包括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陰道霉菌和滴蟲以及淋病、梅毒等項目的檢查。健康檢查不合格者,應立即調離或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有些疾病待痊愈后,持有關的健康診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8

  (一)兒童健康管理

  1、入機構健康檢查

  (1)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接受婦幼保健機構按照《浙江省兒童入托幼機構健康檢查表》規定項目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入托幼機構。

  (2)托幼機構在辦理兒童入機構手續時,應當查驗《兒童入托幼機構健康檢查表》、《兒童保健手冊》、《預防接種證》。

  (3)兒童離開托幼機構3個月以上需重新進入的,應按照兒童入托幼機構健康檢查要求,經婦幼保健機構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返回托幼機構。

  (4)兒童轉托幼機構時,轉入的機構應查驗原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浙江省托幼機構兒童保健手冊》。《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有效期3個月。

  2、定期健康檢查

  (1)1~2歲兒童每半年健康檢查一次。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一次,每半年測量身高、體重一次。

  (2)定期健康檢查由取得相應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承擔。

  (3)檢查項目為身高、體重測量,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檢查,視力、聽力測查,血紅蛋白檢測。

  (4)健康檢查結果應及時記入兒童保健手冊,并向家長反饋,對有異常的兒童督促其診療。

  3、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

  (1)托幼機構應做好每日晨間檢查,內容包括詢問兒童在家有無異常情況,觀察精神狀況、有無發熱和皮膚異常,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保教人員應當對兒童進行全日健康觀察,內容包括飲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狀況、情緒、行為等,并做好觀察及處理記錄。

  (3)衛生保健人員每日深入班級巡視2次,發現患病、疑似傳染病兒童應當盡快隔離并與家長聯系,及時到醫院診治,并追訪診治結果。

  (4)患病兒童應當離園休息治療。如果接受家長委托需要用藥時,由衛生保健人員與家長做好藥品交接和登記,并請家長簽字確認。藥品須妥善保管,用藥前應核對并簽字。

  (二)工作人員健康管理

  1、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每年必須經縣(區)級及以上婦幼保健機構按規定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2、食堂工作人員健康管理還須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規定執行。

  3、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在崗工作人員患有精神病者,應當立即調離。

  4、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出現發熱、腹瀉等傳染性疾病的病癥時,應立即離崗診療。

  5、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患國家法定傳染病、滴蟲性或霉菌性陰道炎、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者需離崗治療。

  6、離崗診療者需持縣(區)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療衛生機構出具診斷證明,并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9

  為了全面貫徹《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對全體師幼進行衛生知識、衛生習慣的規范教育,提高全體幼兒身體素質,特制訂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

  一、每天對幼兒、食堂人員進行晨檢;

  二、每天供應充足的幼兒飲用水,并對鍋爐、水桶、水壺等進行定期消毒;

  三、每周進行一次師幼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四、專人負責管理幼兒園環境衛生工作;

  五、建立專用保健長廊,及時宣傳有關健康教育內容;

  六、成立傳染病防止領導小組,制定傳染病應急預案,嚴密關注傳染病發生;

  七、健全幼兒接種卡和健康卡,及時記載各項內容。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10

  一、每年為學生、教師、食堂從業人員進行一次體格檢查。衛生室(保健室)是師生健康管理的執行部門。班主任是學生健康管理的責任人。

  二、健康檔案屬于公有財產,任何人不得占為私有,不得隨意撕毀、篡改、損壞。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況處理需經學校領導書面批準。嚴格檔案管理,要求制度化、規范化,分年度、年級等類別管理,便于查詢,并嚴格執行保密制度。

  (一)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1.新學年初為每個新生開展健康體檢,對體檢中發現有器質性疾病、特殊疾病、體弱病殘的學生,要通知和配合學生家長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并做好登記,名單分別交班主任和體育、勞動任課老師,以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給予照顧,實施衛生保健措施。對因故未能按時參加體檢的學生,要另行安排時間組織補檢,確保體檢率達到100%。學生體檢率納入班級衛生工作評估內容。

  2.提供安靜、整潔的體檢場所,標明體檢項目。

  3.組織學生體檢前教育,講解體檢的'注意事項和體檢常識。

  4.使用“學生健康管理軟件系統”對學生健康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學生健康管理檔案。衛生室(保健室)要妥善管理學生的體檢表。學生畢業離校將體檢表移交教導處,便于將體檢表存入學生檔案資料。

  5.設專人整理、統計分析學生健康檔案資料,宜每學年編制學生健康狀況統計圖。

  6.做好學生計劃免疫查驗證及免疫接種工作。開展學生近視眼、沙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貧血、脊柱彎曲、神經衰弱等常見疾病綜合防治工作。

  (二)教師健康管理制度

  1.指定校(園)醫(保健老師)協助安排,定期組織教職員工到具備體檢資質的醫療機構體檢。

  2.承檢單位有特殊情況要變更體檢日期,應提前三天通知受檢學校。

  3.及時反饋體檢結果。發現有器質性疾病的教師應配合做好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4.若是托幼機構,必須要求教師持有《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并且在有效期內(學校可參考執行)。

  5.教師體檢發現存在發熱、腹瀉等癥狀;或患有流感、活動性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要及時調離崗位,直至痊愈,并通過校(園)醫(保健老師)復核通過才能返崗。

  (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1.指定校(園)醫(保健老師)協助安排,定期組織食堂從業人員到具備體檢資質的醫療機構體檢。

  2.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有《食品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并且在有效期內。

  3.若體檢發現食堂從業人員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或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要及時調離崗位直至痊愈,并通過校(園)醫(保健老師)復核通過才能返崗。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 11

  一、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1、學校要成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確保班班開課、人人有書,做到有課時、有課本、有教案、有考核、有評價。

  2、宣傳個人衛生、環境衛生、心理衛生、青春期衛生等有關常識。

  3、結合季節特點進行健康知識宣傳,學校、班級設衛生宣傳欄(角),定期刊登有關衛生的知識。

  4、宣傳形式力爭豐富多彩。每季度出黑板報1至2期,每月廣播播1至2次;健康教育課高一每周2節、高二、高三每周1節,還能夠借助宣傳單、宣傳畫、幻燈片、錄像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

  5、做好學校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使常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

  6、對學校發生的傳染病要“管起來”,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領導。同時遵醫囑對患者隔離或休學。

  二、學生健康教育制度

  1、定時作息,每一天學習與課外活動時間不超過八小時,課外作業量不超過國家教委和省教委的規定,保證學生睡眠不少于八小時。

  2、自覺養成坐正、立直的.良好習慣。

  3、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努力做到“六勤”、“六不”。勤刷牙、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勤洗衣、勤曬被褥,不喝生水,不吃不潔變質食物,不吸煙飲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瓜皮果殼紙屑雜物。

  4、保護視力,做到“五要”、“五不要”。

  5、不用手指沾唾液翻課本,不把筆銜在嘴里。

  6、飯前,飯后要洗手。

  7、飯前,飯后不做劇烈活動。

  8、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學習必須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到達100%,行為構成率到達95%以上。

  三、教師健康教育制度

  1、衣著整潔、儀表端莊、公共場合不準穿拖鞋、平腳短褲、背心。

  2、上課時不對著學生咳嗽、打噴嚏,不抽煙,不與學生口對口近距離講話。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注意飲食,預防疾病。

  4、健康教育課教研組長每期期初要制定好本期的教學計劃、教研計劃,并督促每位任課教師嚴格按計劃實施教學。

【幼兒園師生健康制度】相關文章:

幼兒園師生健康監測制度(精選22篇)09-22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03-14

小學師生健康管理制度08-08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規定05-12

學校師生健康管理制度03-16

校園師生健康管理制度大全05-29

學校師生健康信息摸排制度(通用5篇)07-25

師生外出審批制度05-11

學校師生體檢制度03-14

幼兒園師生權益維護制度(精選10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