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通過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思想是如何滲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實現語文素養、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等多種能力的整合,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學科吧課件。
二、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
三、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涌”“醒來了”“回蕩”等生詞,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策略
(1)以讀為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七、設計思路
根據信息時代的特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本課的設計思路是:
(1)以基于多媒體條件下的學習環境為依托;
(2)以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的大語文觀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學習方法;
(4)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和語文素養為歸宿;
(5)以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為情感目標。
八、教學環節設計及意圖
(一)、欣賞草原風光,初步感知
對多數學生來說,草原是陌生的。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設計了“欣賞草原風光錄像”,讓學生對草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在此基礎上順勢導入課題:草原的早晨更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美美的來讀課題,進入學習情境,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二)、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我們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這一主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全文以一個大問題“從哪里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歡樂”貫穿始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讀書感悟、交流體會,然后在全班范圍內交流。基于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情感體驗較貧乏,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所以當學生談到“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時,學生對草原醒來了,難以理解,教師借助課件演示:圖上先出現寧靜的、鋪滿新綠的草原,接著出現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現馬牛羊人在活動的情景,隨著太陽的升起,畫面由暗到亮,與之相配的是舒緩低沉的音樂,接著是“啪!啪!”的鞭聲,最后是各種動物的叫聲和人的吆喝聲,草原現出一片熱鬧的景象,在課件播放的過程中,教師配上畫外音,草原的夜靜悄悄的,隨著黎明的臨近,牧民的鞭聲啪啪地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通過這些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寧靜”,體會“草原醒來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用朗讀喚醒同學們的耳朵,讓大家感受到草原醒來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巧妙的.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輕而易舉的理解了“草原醒來了”的含義,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系,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破了教學難點。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草原的歡樂場面,在學習這一段時,學生對“涌”的理解可能會很不到位,因為從沒有到過草原的小學生,頭腦中對羊兒爭先恐后像潮水一般涌出圈門這一景象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化抽象為形象,生動的再現了很多羊兒歡快的“涌”出圈門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到一幅鮮活、跳動的畫面。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課文,學生自然就能把羊兒的多、羊兒的歡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自然段寫了遠處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聲。通過欣賞藍天上白云飄,藍天下羊群散布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動吃草,牧羊人悠閑的躺在草地上的動畫,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和牧羊人的快樂。申老師講解“回蕩”一詞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她沒有照搬詞典里的解釋,而是通過讀書,通過欣賞音樂,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去“意會”。學生在老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詞語,豐富了情感,拓寬了詞匯。
總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我們成功的創設了情境,讓學生理解了一些難懂的詞語,深刻的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
(三)作業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內化語言文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設計了比較開放的作業,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出草原的美,喜歡唱歌的同學可以用你的歌聲表達出草原的美,也可以朗誦一首關于草原的古詩,也可以寫一段話,不但拓展延伸了所學知識,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對知識選擇的權利。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五篇文章,分別是《春筍》、《雨點》、《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本單元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5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識字28個,寫字44個,課文內容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都是兩次,一次是朗讀或背誦,一次是有關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另外,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一個練習,練習的內容包括認讀生字,鞏固漢語拼音,復習筆畫、筆順,進行詞、句訓練和說話訓練。6個練習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文意在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文章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生動,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情感熏陶的好課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并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7個綠線條的生字只認不寫,認識三個新偏旁(廠字旁、牛字旁、折文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特別是突出描寫草原的遼闊,牧民放牧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文中對草原的描寫,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
3、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草原的早晨》描寫的是北方的美麗風光,與我們南方小朋友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對于草原的認識,學生了解很少。但是讓學生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早晨,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并理解文本蘊涵的道理有一定難度。
其中目標1、2是本文教學的重點,而目標3既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1、以讀為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幾天來,我們跟著春風姐姐游了美麗的小池塘,逛了花兒盛開的梅花山。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請大家欣賞歌曲《天堂》,猜猜我們去哪里?“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還有你姑娘……就是我的家”。(欣賞歌曲《天堂》)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這是哪兒呢?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原學習生字“原”,寬寬一個“廠字頭”,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個小,注意下半部分與“泉”的區別。誰來讀好這個詞?讀準字音。
3、簡介草原,導入課題:草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風光非常優美,那里的人民勤勞勇敢。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書:的早晨
多媒體出示課題:
誰會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聽出來他哪個音讀得特別準?“晨”是個前鼻音,又是個輕聲。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4、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嗎?引導學生根據課題進行質疑。
5、教師以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草原的早晨吧。
二、看圖,初步了解草原。
1、(多媒體課件出示草原早晨的畫面)早晨,我們來到了草原上,大家看到了什么?
2、交流感受:你喜歡草原的早晨嗎?為什么呢?
過渡: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相信大家在讀過課文后會更加喜歡草原的早晨的。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輕讀綠色線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碰到難讀的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多媒體出示詞語:
生詞:
打破寧靜羊兒圈門
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先逐個指名認讀,相機正音;說說難讀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個詞領讀,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讀。
綠色通道里的詞:
鞭聲黎明寧靜鋪滿新綠跨上駿馬
先一個詞領讀,再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3、再次輕讀課文,讀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錯、不破,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4、檢查自讀情況:
(1)交流: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三個自然段)
(2)指名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校讀,重點指導讀好幾個較長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互相糾正。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你現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時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話。
(6)集體朗讀課文。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原、打。
1、出示生字:原、打學生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交流記憶方法:重點指導學生把“原”的下面部分與“泉”區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結構和擺布,并說說書寫注意點,同時教師在田字格內示范書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隨著進行書空。
4、學生練習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5、反饋糾正:展示學生的作業并進行點評。
板書:
羊兒牧民
歡樂
作業設計:
1、找一找下面的六個字,哪兩個很相似,比一比,再組詞。
放問門外牧處
()()()
()()()
2、照樣子寫句子
羊兒在草原上奔跑。
小鳥在。
我們在。
3、搜集與草原有關的詩歌、文章。
4、課外閱讀:《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說課稿】相關文章:
《草原的早晨》小學語文說課稿02-08
《草原的早晨》說課稿01-02
《草原的早晨》說課稿04-29
《草原的早晨》說課稿范文04-16
《草原的早晨》說課稿范文11-10
美麗草原的早晨說課稿01-18
小學語文《草原》說課稿02-12
小學語文草原說課稿01-29
小學語文《草原》說課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