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課文通過對五彩池美麗、神奇特點的描寫,贊美了大自然,表達了“我”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目標
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正確讀寫“騰云駕霧、漫山遍野、閃耀、拇指、鐮刀、石筍、起伏、丘陵、折光鏡”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學構想
通過學生朗讀,了解課文內容,再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學生提出不懂得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文章的文字美,蘊寓美。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內容
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檢查預習
1、今天我們學習13《五彩池》。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出示投影,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你都讀懂了什么?你哪些地方還不懂?提出來。
2、小組學習。將你提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待會我們一起解決。
3、全班討論交流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這一段寫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彩池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還有像什么的?你能用手中的筆畫下來嗎? 把你認為優美的句子讀讀背背。
(2)“更是我驚奇的是,……”“更”去掉可以不可以?為什么? 使作者驚奇的是什么?(默讀課文,想象所描寫的景象。)談談自己的感受。 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你能背下來嗎?
(3)池水為什么能顯出不同的顏色呢?朗讀第四自然段。
(4)為什么說“五彩池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現實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瑤池更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
三、總結全文。
你對五彩持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作業設計
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帶有比喻特點的詞語,積累詞語;感悟、積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進行有效的勸阻這一話題,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詞句;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1、搜集帶有如、若、似的詞語,搜集名人名言。2、回憶自己家里的小糾紛。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詞句,感悟道理
1、(屏幕顯示詞語)自己讀詞語,要求讀準確、讀流利,不認識的字。
2、看看詞語中帶點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師小結:這些詞語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同桌再讀一讀,交流交流詞語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如果能把這些詞語放進你的作文里,你的作文定會更精彩。現在我們就來試一試吧!(屏幕顯示例句)你能用哪個詞語說一句話?
6、想把它們記下來嗎?各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7、賽一賽誰背得最多。
8、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學生交流后,屏幕顯示搜集的詞語)學生讀一讀。
9、其實這些詞語的背后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呢(屏幕顯示故事動畫)。學生自己讀《口若懸河》,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口若懸河的意思。
10、你還知道哪些成語的出處或者故事?
11、好詞語能使我們的文章生動具體,名言名句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指引我們怎樣做人。請同學們自己讀語海拾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獲。
12、各種形式朗讀。
13、想把它們記下來嗎?指導背誦。
1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顯示搜集的名句)學生自己讀一讀,記一記。
二、調動經驗,交流溝通
1、家是溫暖的,但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小插曲。(屏幕顯示家庭發生糾紛的場面)
2、每當家里發生類似的情況時,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萬事興嘛,誰不想擁有溫馨幸福的家呢?那請同學們回憶自己家庭的小糾紛,每一小組選最難解決的一兩件事,在組內講解清楚,還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決的辦法。
4、抽一兩個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
5、其他同學認真觀察,認真傾聽,可以補充,也可評價。
6、老師根據情況,適當點撥提升。
7、老師小結。
三、抓住典型,學習寫人
1、談話激趣,啟發回憶:同學們,童年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有笑有淚。當你遇到難題的時候,是誰幫你渡過難關?在足球比賽場上,是誰與你并肩作戰?在被人誤會的時候,是誰和你站在了一起?
2、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說一說。
3、抽學生說,其他同學認真聽,議一議她(他)說的事例怎樣修改會更精彩。
4、自己構思習作,自擬草稿。
5、自讀自改。
6、老師選取幾篇習作,當面評改。
7、小組互評互改。
8、選優秀作文全班欣賞。
四、自主閱讀,表達感悟
1、回憶已學過的閱讀方法。
2、自己讀一讀短文,想想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一聽嗎?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毛遂自薦的'意思。
5、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體會、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體會概括敘述的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樂園 教學重點:了解一詞多義,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說說每組加點詞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組讀詞,讀熟練,將不懂的詞語畫下來,先和同桌討論。
2、檢查朗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
3、以“走”為例,引導學生了解詞語的本義和引早義。
4、學生分組講座理解多義詞詞義的方法。 師小結: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不同,平時不斷積累多義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引申義是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義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詞義。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掌握聯系語境中推斷具體含義的方法。
二、讀一讀,想一想,體會加點詞語的作用。
1、讀,
2、分組討論:加點詞語的作用。
3、介紹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
4、小結:閱讀時抓住概括性的總起句和總結句,就能很快把握語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時使用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就能全面,具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正確流利地讀句子。
2、討論句子的意思。
四、讀一讀
1、自主學習:要有自己的見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過什么例子具體說明的? 2、怎樣閱讀才有自己的見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獨到見解的是思維深刻的表現。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短文,根據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2.引導學生留心以前學過的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懂短文,根據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談話導入: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值得我們探索的學問,哪怕是—個漢字。所以經常有人會這樣感嘆:處處留心皆語文。以前你通過學習處處留心這道題目,有什么收獲或感想嗎?
2.審題。
(1)指名讀題,其余學生仔細聽要求。
(2)交流:聽了題目,請說說本題的具體要求。
3.自由朗讀短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不跳讀漏讀,邊讀邊思考短文講了什么事情。
(1)檢查自由讀書情況。
(2)同桌交流,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讀短文,思考后面的問題。
(1)自己默讀短文,在文中找出有關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
(3)全班交流。教師簡單介紹形聲字(漢字)的結構特點。
(4)匯報學習感想,激發探究興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問題。過渡:原來漢字也有如此深奧的學問哪!
(1)回憶,提出曾經有疑惑的生字,教師將其寫在黑板上。
(2)根據已有經驗,展開四人小組討論,老師巡視點撥。
(3)集體交流。
6.課后延伸。每一個生字都有一個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據生活經驗、生產實踐進行的。激發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處處留心,探索生字的奧秘。
板書設計:
處處留心
旱 睜 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背熟八個詞語。
2.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重點:
背熟八個詞語。
教學難點:
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過程: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的詞語和一個神話傳說有關。
2.學生自學詞語。
(1)要求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詞典。
(2)開展多種形式的讀,相機正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指名介紹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
(2)借助課文插圖相機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闊斧”、“開天辟地”兩組詞語,引導學生在神話典故中理解詞語含義。
混沌不清:古代傳說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渾然一體的狀態。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闊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闊斧那樣,做事果斷、有魄力。
4.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小組合作練習背誦。
5.反饋:指名背--小組賽背--集體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出示“吊、啄、若”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三個字的結構特點和關鍵組件的書寫要求。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作:三個字雖然結構不同,但都含有“口”;三個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師范寫。
①提醒學生處理好各組件間的關系,擺好“口”的位置。
②提醒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吊”是上窄下寬,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強調豎中線問題;“啄”是左窄右寬,彎鉤在豎中線上起筆,回到豎中線時出鉤;“若”是上窄下寬,提醒寫好攔腰橫。
3.練習。
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擺正姿勢,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老師巡視指導。
4.反饋:選出有代表性的作業引導學生觀察評議,既要表揚好的,又要指出敗筆之處以示提醒。
板書設計:
練習4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點: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難點:
語言流暢,想象合理,內容描述完整。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以漫畫為話題,談話揭題。
2.審題。指名讀,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畫,仔細觀察每幅漫畫,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每幅漫畫的主要內容。
4.編故事,講故事。
(1)進一步仔細觀察漫畫,引導學生從動作、神態等方面展開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編的故事。
(3)小組交流并推選代表全班交流。教師及時引導、,提高交際效率。
5.漫畫交流會。
教師出示“漫畫交流會”,請學生上臺將以前準備好的漫畫在小組內展示,談談自己看漫畫后的感受。
板書設計:
練習4
漫畫交流會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毛筆字,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重點:
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難點:
掌握字的間架結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復習檢查:回顧基本筆畫“撇”和“豎”的書寫要領。老師相機演示。
2.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3.指導書寫單人旁和雙人旁。
(1)教師范寫,學生用心觀察,尤其是雙人旁的兩個撇畫。(可提筆跟著老師書空)
撇:逆鋒起筆,折鋒向右,轉鋒向右下稍頓蓄勢,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勢曲。
豎:直接落筆,筆鋒向下力行,頓筆向左上收筆,微呈露珠狀。
(2)學生執筆練寫,練習運筆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書寫書上的兩個字。
(1)指導觀察分析字體結構特點。(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老師范寫,講清書寫要點:左右之間不要擁擠,也不要彼此分得太開,左部寫得窄些,右部寫得寬些。
(3)學生練習,播放古箏曲。仿寫時要提醒學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5.反饋。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業,師生評議,表揚好的,指出存在問題,進行矯正訓練。
板書設計:
練習4
化 行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寫結合,重視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轉換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3、通過學習,學生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1、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對比“打”與“送”,升華父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角度切換,建立父親形象。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遲到》,還記得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不急,老師有個建議,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選一個角度來概括。
“我”上學遲到了,父親打了我,幫助我改正了錯誤。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直到70多歲時仍然記憶猶新。(出示課件)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能影響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樣一位父親。同學們,你們能說說嗎?(嚴厲、關心女兒、疼愛女兒、慈祥……)
二、感情誦讀,品析“嚴慈并濟”的父親形象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別寫出了父親的嚴和慈。
感受“嚴”
1、說話要有根有據,自由讀課文6—13自然段,找找哪些語句具體寫出了父親的嚴厲,感受特別深刻的地方勾畫下來,還可以簡單批注。比如一個詞語、短語或者簡單的一句話。3分鐘以后交流行嗎?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感嘆號不僅可以表示贊嘆還可以表示氣憤,三個嘆號足以說明父親氣極了。從語氣上我們感受到父親的嚴厲。(分角色朗讀對話)
B、“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我挨打了!”
怎樣才能讀出嚴厲呢?自己試試。(指名)
我仿佛看到了高舉的雞毛撣子,聽到了令人膽寒的咻咻聲。“拖、抄、掄”這些動作直接寫出了父親的嚴厲。能從其它句子中有所感受嗎?
C、“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尾,外面的雨聲……被宋媽抱上了洋車。”
外面的雨聲有多大,我的哭號就有多響,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著熱。”
父親下手狠,鞭痕讓人有鉆心的疼痛,怎么不嚴厲呢!
3、一次遲到,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時,教師點撥學生注意聯系前文。
小結過渡:
父親恨鐵不成鋼,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這樣狠狠地打我。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同學們還讀出了他的慈祥。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沒說什么,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
1、指名回答。
2、送來的僅僅是夾襖和銅錢嗎?送來的還是什么?同學們,這簡單的兩句話背后究竟蘊藏著什么?請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點撥。
(雖然打在我身上,卻痛在父親心里,他懊悔不已。父愛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過行動來表現。此時無聲勝有聲!)
B、每一動作后都承載著父親沉甸甸的愛。同學們,用心用情去讀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讀——指名(朗讀中注意方法點撥,情感渲染)
教師小結:我們看不見父親的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父親關愛的眼神,觸摸到父親那份厚重的愛!
三、入情入境,體味“我”的內心世界
父親打了我,又送東西給我,作為女兒,“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變化?結合具體語句說說。
挨打時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師點撥。(傷心、不解、難過、委屈……)
送東西時的心情:
小結過渡:
(感動、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氣,我不解甚至怨恨,因為那時我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親追到學校送東西給我,看著他關愛的眼神,“我”的內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學們看啊,“我”在接過父親送夾襖和銅錢時,眼里分明閃著淚光。
愛之深,責之切。聽著我慘烈的哭喊,看著我狼狽的樣子,想起我紅腫的傷痕,父親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來了,帶著夾襖和銅板來了,可見到我了,卻什么也沒說。父親的愛就是這樣,有時是打的嚴厲,有時又是愛的深沉。
四、對比中升華父愛的高度
1、現在你覺得“打”和“送”,哪個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聲討論。
2、指名回答。
補充資料:
其實《遲到》這篇課文選自她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她在寫這篇文章時,父親早已經去世了。她是帶著對父親的懷念來完成這本書的。讀書時,我們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帶給我們內心深處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時的皮肉之苦是短暫的,就像過眼煙云,一吹就散了;而送東西時的感動卻是永久的,就如一塊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記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濃濃的父愛!
3、嚴而有情的父愛有效果嗎?讀課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后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是的,因為有了父親這份厚重的愛,也因為我讀懂了,理解了父親的愛,所以我才會有了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的變化,這樣父親足以影響我一生!可是父親早已去世,要是時光能倒流,要是父親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該有多少話想對父親說呀!拿起你的筆代替女兒把心里最想對父親說的2、3 句話寫下來。3分鐘夠嗎?
5、指名交流。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真切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為你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林海音。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她70多歲時所說的話。生齊讀。
林海音的故事影響了我,要是這個故事也能影響同學們那該多好啊!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眼睛》教案10-27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有關小學語文的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4-12
小學語文《亡羊補牢》的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