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英語說課稿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英語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要講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第九單元第二課時。現我就本次授課內容從課標、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板書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課標
本單元的功能話題為談論自己的興趣愛好。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主要通過聽力和閱讀對話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掌握單元話題。并且能夠用英語進行問答操練,增加師生和同學之間的互相了解。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用能力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英語課標對三級技能目標的要求為:能聽懂學習活動中的指令和問題,并作出適當的反應。具體體現在課本2a和2b部分的聽力活動中;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主要體現在2d部分對話的初步感知中。課標中對說的要求為能在活動中用簡短的英語進行交際;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此目標將主要運用到聽力活動之后的兩人對話操練中和課文學完之后的角色表演里。課標對讀的要求是:能讀懂簡單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這主要體現在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以獲得對話的大意。同時讓學生能就表格提示等信息進行簡單的寫句子練習。用以表達信息。在教授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抓疑問詞和科目名稱等關鍵詞信息的學習策略。并培養其加強溝通、增加彼此了解、促進友誼的情感態度。最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在教學中滲透對文化意識的培養。
二、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英語教材既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也是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教師應對教材有個清晰的了解。本課的內容為新目標人教版教材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 2a-2d。本單元的主要功能話題是讓學生能夠就喜歡的事物進行簡單的問答以及能夠詢問并陳述喜歡某事物的原因。學會使用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以及Why do you like…? Because it’s fun/interesting.
這是進入初中階段以來第二次接觸到此話題的教學單元。是在第六單元以like句型簡單談論喜好的基礎上繼續深層次的'學會使用my favorite引導的表達愛好的句型,以及學會使用why和because等問答原因。既是對前面教學單元的拓展和延伸。又在整個初中階段的功能話題中獨立成章,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同時在本單元里是對第一課時學習新知后的聽說鞏固訓練,為Section B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在本單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基于此,應對教材足夠重視和合理使用。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對聽說課型教學的目標要求。特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1)聽懂、會讀、會用以下詞匯:
why,because,Monday,Friday和Saturday.
(2)聽懂、會讀、會說以下句型:
—Why do you like ...? —Because its ....
—Who is your music teacher?—My music teacher is ....
How’s your day?
play games with sb.
That’s for sure.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堂上師生對話、生生操練、聽說并進、讀寫結合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句型等語言知識。并能聽懂有關談論喜好方面的話題,且能運用所學詞匯、句型與他人談論喜愛的學科,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互相談論喜歡的學科,增進師生和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情;
學習策略:
讓學生學會在聽音和閱讀過程中抓關鍵詞以促理解的學習策略。
文化意識:
了解英語國家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課型特點,特制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熟練掌握本課的目標詞匯:
why,because,Monday,Friday和Saturday.
掌握目標句型: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its ....—Who is your PE teacher?—My PE teacher is ....以及How’s your day? Play games with sb. 和That’s for sure.
教學難點:
應該根據上課的實際情況,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即為教學的難點。初步預設為學生能就所學進行口頭交流和筆頭的輸出。以及對重點句型How’s your day? Play games with sb. 和That’s for sure.的理解和使用。
三、說教法
根據課型和教學內容定教法。本節課是一節聽說和閱讀相結合的課型。應該體現聽說課教學的特點。以培養孩子的聽音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為主。同時體現以聽促讀、以讀促寫的教學原則。在處理聽力和閱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我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技能。另外、對于新句型的呈現和掌握,我們主要采用師生問答、生生問答、男女生問答、以及個人和集體問答等不同形式的問答操練方法來鞏固和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較多知識和信息的呈現,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四、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的教學建議里有一條:加強學習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在聽音和閱讀的過程中抓取關鍵詞的學習策略。這會幫助學生快速搜尋和捕捉到有效信息,為理解奠定基礎。結合七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在他們理解了對話內容之后,采用角色扮演法上臺表演。既能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是對學習情況的檢測。此外、在聽音、理解課文大意之后,讓學生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進行有效輸出。既為匯報環節做了鋪排、又降低了直接說出的難度。還有兩人對話法和小組匯報法等。均體現在練習環節之中。
五、說教學程序
1、出示教學目標(2’)
讓學生大聲朗讀教學目標,對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設計意圖:緊緊圍繞目標進行教學,避免課堂上進行一些不必要和大量無效的操練。
2、復習導入(8’)
結合本節課的課型特點。出示自己班級的課程表讓學生感知上課內容、復習有關詞匯。并且引出本課出現的形容詞和新句型。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英語學習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習是為了實踐和運用。復習舊知、引出新內容。既為聽力活動做好準備,又為課堂上對話的操練,語言的輸出展示著內容。讓學生有話可說。
3、聽力活動(5’)
分為聽前、聽中和聽后活動。聽前活動已在上一環節中進行了處理。聽后活動放在下一個環節的兩人操練中。對2a和2b部分的聽力進行多遍反復播放。每播放一遍都帶有一個具體的任務。比如一聽排順序、二聽跟讀、三聽連線、四聽填空。讓學生在不同任務的完成中得到聽力技能的提高。充分體現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
設計意圖: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各個任務的設計體現了層層深入的漸進性原則。同時為后面的讀和寫打好基礎。讓學生在反復訓練中提高。
4、兩人操練(5’)
結合聽力內容,同桌之間互相談論自己所喜歡的課程并說出原因。同時要求學生在他人交流時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設計意圖:體現英語教學要求里的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設計簡單的兩人操練活動,是對目標語言的一個口頭檢測。也是對聽力內容的拓展。同時可以了解和掌握學情。
5、課文學習(10’)
讓學生先聽后讀,教師講在必要之處。在一個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層層深入的了解。同時強調重點、突破難點。
設計意圖:體現自主學習理念。 指導學生養成抓關鍵詞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在一個個任務引領之下真正掌握閱讀策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6、書寫匯報(5’)
出示表格,進行知識和內容的拓展,從談論喜歡的科目擴展到一切喜好。比如顏色,水果,老師,運動等。讓學生盡可能寫出完整的句子來。之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拓展延伸。從教材知識的學習擴展到生活中的實踐練習。將課堂引到生活里。
7、小結(2’)
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羅列和總結。提高復現率、進一步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在反復中識記、在總結中提高。
8、布置作業(2’)
(1)識記并背誦所學單詞:
why,because,fun,Monday,Friday和Saturday.
設計意圖:打好基礎知識,詞匯是一切教學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基礎。
(2)完成《績優學案》第九單元第二課時第題。
設計意圖:主要從句子的變換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3)用所學句型與同學編寫對話,進行個人喜好的談論。下節課表演。(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
設計意圖: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實際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9、主題升華((1’)
我們在學校里學習時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很幸福。我們應該加
強彼此間的了解、珍惜友誼、享受每一天。
六、說板書
主板上左邊出示課題和課文中出現的新句型。右邊張貼一張課程表,并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出科目單詞和形容詞,以及目標句型。
設計意圖:課堂板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在條理化呈現教學重難點的同時,應該追求形式上的新穎。使學生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以上是我就本節課的設計和說明。有何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給出建議和意見。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牛津中學英語教材9A第3單元Teenage proble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本單元通過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這一主題,引出話題,談論話題。由于學生對這一話題極感興趣,我在教學中準備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情景,有效地把單詞和句型情景相結合,注重聽說訓練,使語言點的訓練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達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學目標:
依據英語新課標所提出的總目標并根據本年段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和詞組.
b、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
c、 能正確地聽懂、掌握A板塊前半部分聽力內容,并能以較好的語音語調流暢地朗讀后半部分的課文填空。
d、能用本課所學語言討論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拼讀本課四會單詞和句型,能流利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情景會話。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我對《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解和九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讓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互動,充分發展。具體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通過設置較為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整體發展。
2、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發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3、練習法:
把大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學習渠道。
另外,考慮到B板塊為對話教學部分,我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在訓練聽說的同時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朗讀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1、對話導入,學習新知
a、 以“Teenage problems”為主題及線索組織教學。課前在教室里頭稍作布置,背景音樂的選擇體現了牛津初中英語板塊之間的自由組合,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一個提早滲透,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本課的學習,接著我向學生展示課件,引出青少年問題的`話題,同時教授新詞。由介紹學生自己的問題入手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備感親切。
b、在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語境中,用多種手段,如:作品、圖片、照片、簡筆畫等呈現。學生邊學邊進行聽、說、拼讀及運用,堅持循序漸進,由易而難的原則教學新知識。
2、鞏固拓展,強化新知
a、 在情境中不斷使用新句型,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的詞組,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舊知。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想學更多的有關的詞匯來介紹自己的問題,并向他人尋求有效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學中用,用中學的目的,給予他們成功的樂趣。
b、仍以“Teenage problems”為場景由學生分小組自創小對話進行表演。要求問到前面所學句型并要求用到本課時所學的交際用語。通過這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a、 在小對話表演告一段落時,自然導入A部分對話教學。然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知課文,為了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所側重,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
b、播放錄音再感知課文,以選擇題的形式檢查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
c、跟讀課文,為避免反復朗讀時的過于枯燥,設計小小配音員的訓練環節。
d、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利用手勢、表情、動作、聲音等手法,以加強語言的表現力,更生動地傳達說話人的思想和感情,使學生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更深地理解對話內容。
4、面向全體,作業分層
為了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作業布置上我嘗試進行分層教學即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做a類作業;程度中等的學生做b類作業;程度較好的學生做c類作業,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自由選擇。
a、朗讀并抄寫要求四會掌握的單詞和詞組;
b、聽錄音,朗讀課文,并根據所學話題進行自由交談并形成文字稿。
通過這樣的作業形式爭取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從而達到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3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說課教案
1a ---1c
教材分析:本單元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為話題展開教學活動。首先學會恰當地使用頻率副詞及短語,再學會描述課余時間的活動安排和基本飲食結構。通過復習七年級學習過的動詞短語,及本單元的聽力練習,各種方式的口語交際活動和寫作練習,使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材在本單元的開篇,即本課時,安排了關于談論課余時間的各項活動,以及初步認識和使用頻率副詞,為進一步地使用頻率副詞及動詞短語做語言知識上的準備。
教學目標:
A:語言目標:恰當使用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等頻率副詞和日常活動短語:watch TV go shopping read books exercise等。
掌握句型: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
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 ? She often goes to the movies.
B:能力目標:學習描述課余時間的活動安排,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C: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的.邏輯表述能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并使學生互相了解,增進友誼,加強人際交往,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學重點:核心句型: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
教學難點:第三人稱單數謂語動詞在此核心句型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詞匯卡片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Step1 Warm-up activities
(1) Do it (學生按教師的指令做動作)
T:Read books. / Do homework!/ Draw picture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 run / stop / stand up / sit down.
(2) Do as I do.(學生跟老師邊說邊做動作)
I read books on weekends.
I run on weekends.
I do my homework on weekends.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1)教師問:“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 ” (并且板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回答 I usually …… on weekends.
(2)教師出示動詞卡片 watch TV、read books 、exercise 、clean、skateboard、 play basketball、wash clothes、go shopping、 go to movies讓學生認讀。
(3)做游戲:“ What’s missing?” (學生先把動詞卡片全部讀一遍,教師從卡片中任意抽掉一張,再讓學生看卡片讀動詞短語,然后讓學生說出抽掉的是哪一張詞匯卡片。)
Step 3 Pattern drill and dialogue
(1)出示詞匯卡片給學生,并提問:“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引導學生回答: I usually …… on weekends.
(2)Task one “Find my group members.”
在規定 時間內填完活動表格,再向周圍同學開始詢問,找出與自己課外活動大致相同的同學請他或她在每項活動后面簽名。
Activity
Name
(3)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book ,name each activity .Then ask students to point to each picture ,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 “What ’s the boy/girl doing ? ” “He/She is reading .” Check the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students to correct their own activities.(1a )
Step 4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教師指著屏幕說:“ Now let’s see my activities on weekends. 屏幕上出現各項活動的圖片并介紹。 I always read books at 6:00 in the morning. Then I usually run at 6:30. I often clean my house in the afternoon. Sometimes I watch TV, but I never watch TV too much. I hardly ever go to the movies.
(2)點擊鼠標屏幕上出現頻率副詞及相關的百分比。
always(100%) usually(80%) often (30-50%)
sometimes(20%) hardly ever(5%) never(0%)
領讀頻率副詞,讓學生快速認讀。
(3)分別點擊活動圖片,每個圖片正面出現一個頻率副詞。
教師依次提問: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引導學生用圖片中的活動及副詞回答,如:I usually run.
(4)TaskTwo: Making cards
每個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活動做成卡片,再把頻率副詞做成卡片,然后一個學生問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另一個學生分別拿一張活動卡片和頻率卡片并用其進行回答。
Step 5 Practice and drill
(1)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Students only listen . 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 Point to the pictures . This time say ,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write the letter of one activity (a through e )after the word in the list .(1b)
(2) 屏幕上出現一張一個女孩讀書的圖片,教師提問:
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
再點擊圖片出現副詞often 引導學生回答 She often reads books.
(3) 點擊屏幕出現 A: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B: I often read books.
C: What does she do ?
D: She often reads books/
(4) 點擊圖片出現活動圖片,四人小組練習對話。
(5) Task three: Do a survey “What does she /he do on weekends ?”
Name
Activity
How often
Step 6 Homework
(1) Make a conversation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 in groups.
(2) 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favorite teacher with your partners ,such as his or her personality , hobby , eating habit and so on . Then introduce this teacher to us .
教學板書設計: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1a-----1c
A: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B:I often go to the movies.
教學策略:根據本課時的特點,我安排了六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按老師的指令做動作來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同時又復習了一些動詞,為新課做知識上的準備;
在第二個環節中,通過復習舊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 ”,引出了七年級曾學過的頻率副詞usually和一些動詞短語,減輕學生學習新課的難度;
第三環節,通過完成課本Activity 1a和Task 1來加強說和寫的能力的培養;
第四環節出現了本課時的重點,因為句型已掌握熟練,這些重點內容——新頻率副詞的使用,也迎刃而解,再通過Task Two: Making cards這一有趣的活動來加深理解;
第五環節,是我在教學中的擴展和延伸,在完成課本Activity 1b和Task3的過程中,把學生們學習一般現在時態的難點,用對比的方式清楚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充分感知和理解,使學生在交際中對語言的認識得到升華。
在第六環節中,我安排了編對話活動來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第二題是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在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又讓他們學會合作與交流。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點內容(1c)貫穿始終,這是在教學實際中對教材的調整,由于本課教材沒有涉及到一般現在時態的單三形式,而它又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易疏忽的問題,所以我在本課做了補充。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初一新教材第7單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內容圍繞著詢問價格展開,讓學生學會談論物品的顏色。本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運用句型進行交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及應用中,復習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并加以創新,并用到實踐中。把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通過伙伴交流,師生問答的形式,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Aim 記憶 物品pants , socks , T-shirt , shirt , shorts , sweater , sho
理解 顏色理解:color , black , white , red , green , blue ,
應用 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語言交流。
德育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通過任務完成,學習勤儉節約的品德。
情感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Importance Learn to ask about prices . 學習詢問物品價格。
難點Difficulty Learn to talk about clothing . 學習談論衣物,例如顏色、大小等。活動中運用的單詞、句型。
二、教法滲透
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采用多媒體教學,并輔助于TPR(全身反映教學法)、情景交際教學法和游戲活動。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冊第五單元第二節課, 本單元圍繞做"比較"( Makingcomparison) 這個題材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它與上一單元聯系緊密,是它的延續。本節課是本單元的重點,表示數量的some,few的比較。通過學習的比較等級,進一步加深對比較等級的語法現象的理解和運用。同時通過some,few比較等級在陳述句與疑問句中的操練,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綜合素質能力。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掌握some,few的比較等級;
(2)學習單詞strong。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知識自學的綜合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不臀藁?No pains,no gains)。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英語教學大綱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此外,根據我國國情和外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現階段外語教學的素質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質教育、目的語素質教育、潛在外語能力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四方面。
3、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表示數量some, a few的比較等級。
難點:some, a few的比較等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處理: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同時針對中國學生學習外語存在一定困難的實際情況。首先給學生創造外語語言氛圍,身臨其境地把學生帶到農場里。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參與農場的一系列活動中,掌握知識。最后通過做游戲對學生所學知識點進行訓練,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
通過五步教學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注意,拉近師生距離,首先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將帶他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并請他們依據我的提示猜測要去哪里? 當學生猜出去農場時,我們便"上車", 一路歡歌(PickingApples)去農場。隨著"嘎"的剎車聲,電腦打出農場全景, 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導入正課。
2、新課的講解
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畫面,配有汽車聲、動物的叫聲,栩栩如生。以學生在農場里勞動為主線,通過樹上結多少蘋果,學生摘多少蘋果,卡車運多少蘋果筐,以及勞動后學生吃多少蘋果的比較,將some,few的比較等級在一系列既關聯又相對獨立的語境中詳細講解,反復演練,使學生全面掌握。其中多媒體展示的動畫部分更具特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思想素質、情感素質和英語語言素質。
3、反復操練和鞏固應用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Boys ask,Girls answer等多種不同方式操練鞏固。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4、反饋練習
本課的又一次高潮是將游戲與練習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設計下棋游戲,棋盤為20個格,每格均為在蘋果園里勞動的情景,并配有本課的重點--比較等級的練習題。棋盤的上一男一女分別代表男生和女生兩大組,值得一提的是決定男女生在棋盤上走幾步的轉盤,是用本課重點詞匯fewest,fewer,a few,some,more和most組成,使學生在玩中進一步體會數量some,a few的比較等級的運用。學生通過轉輪,邊做游戲邊做練習,寓教于樂,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
5、歸納總結
本課除了板書所呈現的重點內容外,又把本課內容濃縮成韻律詩形式,巧妙地總結本課重點、難點,學生又通過優美的旋律、音韻動力聽的節奏。進一步鞏固,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6、展示板書
Unit 5 Lesson 18
Kate some apples.
Jim has more apples than Kate.
Meimei the most of all.
The first truck a few baskets.
The second one is carrying fewer tham the first.
The third one the fewest of all.
本課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煉,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由于缺少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足,敬請各位老師不吝賜。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Topic 2 Section A。下面,我將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及相關理論依據。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Project English七年級下冊Unit7的教學是圍繞有關生日等方面的話題展開
的。本話題重點以詢問What can you do?為中心,展開學習一些相關的生活用語,本節課學生通過學習對話初步接觸了情態動詞的應用與動詞詞組的學習。所以本課是本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前后知識的載體,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重點與難點
重點:情態動詞can與can’t的應用與動詞詞組的表達。
難點:選擇疑問句的應用。
重點:主要依據《新課程標準》中七年級英語的要求以及本話題要完成的任務而定的。
難點:主要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與中英文差異。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熟練掌握新詞匯與詞組,掌握與can有關的重點句型:
學習語法:選擇疑問句的構成。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動作表現能與不能做的事情,從而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
(3) 情感態度目標:
讓學生從親身經歷的實踐中獲取關于能與不能,贊揚與批評的表達方法。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較高,有較強的表達欲望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法、學法分析及依據
根據新課標要求:要讓不同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1、教法分析
我主要采用直觀教學,提問引入等教學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2、學法分析
展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寓素質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四、教學過程分析
Step 1 復習導入
復習學過的動詞短語、出生年月,設計本周六即為我的生日這個情境來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實際情景把教學內容串起來,可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7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主題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MY name is Gina》.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作為初中第一次所學的單元,內容相對較為簡單。主要是讓學生做到能有英語介紹自己,熟悉并掌握數字0-9的寫法與讀法,以及相關句型。這是一篇在新學期第一課讓學生間互相了解、建立友誼、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課程。因此,我將這個單元的重點、難點歸納如下:
重點:
1、理解并掌握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2、學習并掌握數字0-9的寫法以及讀法
3、掌握英文姓名的讀法
而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歸為:對句型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的掌握以及對它們的回答方式的掌握。
另外,我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并掌握句型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能聽出、讀出、寫出0-9的英文數字。
能力目標:能聽懂課文中的對話,并在其基礎上編寫對話。能擴展句型,由What’s your name?到What’s his name? What’s her name?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他們觀察和主動競爭的意識。
2、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開口,主動模仿,培養同學間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廣交朋友、和諧相處的品質。
二、說教法與學法
針對這一階段學生好勝、好奇、表現欲強的'特點,經過三年的小學英語啟蒙,他們對英語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一階段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在傳授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及學習英語的能力。
教法:根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第二課時主要教予學生中英文姓名的區別,掌握英文姓名的讀法。最后一課時學習句型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以及數字0-9的讀法和寫法。我將在課堂上多創造機會讓學生練習本單元內容,讓課堂活起來,在第一堂課增進生生、師生間的友誼。
學法:這一單元的學法是以合作、活動為主線,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合作、游戲感悟等方式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使教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運用豐富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做。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教學程序設為五步:
1、 口頭教授 讓學生初步了解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句型, 并創設情境師生進行互動,加強學生對這一句型的理解與運用,起到調節課堂氛圍、拉近師生距離的作用。
2、 做游戲 我將拿著標有數字0-9的卡片,要求學生迅速用英語讀出相關數字,鞏固數字0-9.
3、 分小組活動 將全班分成6-8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詢問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并要求對所提問題作出相關回答以及相關記錄,從而增進學生間的了解,培養學生廣交朋友的品質。
4、 聽錄音 我將重復三遍錄音,要求學生在第一遍時掌握大概意思;第二遍時將減緩速度,逐句復述對話;第三遍要求全班整體復述對話。最后分角色扮演對話中的人物,活躍課堂,并發掘學生的表演才能。
5、 歸納單元知識 我將所學重點、難點重新復述一遍,在學生腦海中建立起一個知識框架,增強知識的完整性。
四,板書設計
My name is Gina
一、句型: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二、新詞: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三、Jack Smith
First name: Jack Last name: Smith
五、作業設計
制作全班座位表以及通訊錄
寫一篇自我介紹。
《My name is Gina》初一英語說課稿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可以喜歡!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相關文章: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08-12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08-25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10-19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實用)02-08
【熱門】七年級英語說課稿03-15
七年級英語上冊說課稿05-21
七年級英語DreamHomes說課稿10-31
七年級下冊英語說課稿05-27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范文10-27
七年級英語說課稿(精選11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