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與學情分析
《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完11~20各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它的計算過程,不但鞏固了11~20各數(shù)的組成這一知識,而且還為以后學生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減一位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
②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重點: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師、生) 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
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時間 師生互動流程 思考與調(diào)整
一、復習準備
二、講授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總結: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數(shù)的組成。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5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1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
(3)10和4組成的數(shù)是( )。
教師小結:十幾可以分成1個十和幾個一;
反過來,一個十和幾個一可以組成十幾。
1、教學例5。
(1)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擺小棒,先擺1捆,再擺3根。
(2)提問: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根。
②用什么方法計算? 。
③怎樣列式?請大家試著將算式列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由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
(3)討論:
①算式 “10+3”和“3+10”都對不對?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加數(shù)的位置調(diào)換了,得數(shù)還是一樣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a〕1個十和3個一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師說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邊介紹邊板書。
(4)列式:
①根據(jù)桌上小棒試著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寫在練習本上,由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
教師板書:13-3= 13-10=
②怎樣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
〔a〕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師說明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邊介紹邊板書。
(5)練習(出示課件內(nèi)容): 總結: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10,十幾減10得幾。
2、教學例6。
(1)教師拿出計數(shù)器,先撥出11,再在個位添上2顆珠子,讓學生根據(jù)撥珠的過程說出一道加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1+2=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1個十和1個一添上2個一就是1個十和3個一,也就是13,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復習: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2)教師在表示13的計數(shù)器的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讓學生根據(jù)撥的過程說出一道減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3-2=
教師提問:得數(shù)是多少?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從1個十和3個一里面去掉2個一,就剩下1個十和1個一,也就是11。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復習: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完成課本78頁“做一做”中的第一、三題。
師生總結
作業(yè)設計:1、課堂作業(yè)本
板書設計: 十加幾和相應減法
10 + 3 =13 13 - 3 =13
3 + 10 =13 13 - 10 =3
11 + 2 =13 13 - 2 =11
加數(shù) 加數(shù) 和 被減數(shù) 減數(shù) 差
教學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