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黑鎮第一小學 楊俊梅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是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滲透,我們都意識到評價是重要的,卻又總是走不出傳統的為評價而評價的模式。正確而合理的使用即時評價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源泉,同時也是歷練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一個縮影。在以往的課堂中,我經常使用 “不錯、好極了、真了不起、掌聲送給他”這些鼓勵性語言,學生一聽就懂,后來發現這樣的評價過于單一,模式化,久而久之,學生習以為常,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通過學習和同事間相互聽課,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評價語言要豐富多彩,在情感上富有煽動性。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原本就是豐富多彩的,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成為孩子們樂學愛學的動力,現在我在課堂上盡量注意評價語言的豐富性,再配以鼓勵的眼神、親切的微笑、深情的注視、耐心的等待。課堂上發現某位同學聽得認真,我會說:“這位同學聽得可認真了,會聽得孩子是會學習的孩子。”
如果哪位同學回答問題說得好,我會說:“你的表達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真棒!”碰到比較難的問題時,我會說:“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只要肯動腦筋,你一定會變得更聰明”等等。這樣的評價語言具有指向性,可以使學生明白自己做得好在哪里,增強學生繼續努力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多年從教,我已習慣在課堂上對我的學生做一些即時評價的語言,但針對課堂上學生的不同表現、不同發言,有時評價還是顯得不是那么的恰當、貼切。有效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既需要預設,又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即興生成,今后自己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