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縣民族實驗小學 焦柏權 咸豐縣灣田民族小學 覃柏洲
數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就是說,我們的數學教學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將原本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變得貼近學生,變得易于理解、易于學習、易于掌握、易于運用,讓學生在充滿興趣,充滿信心,充滿成功感的數學教學生活中,敏銳地發現數學,智慧地學會數學,靈活地運用數學,從而形成相應的數學技能、數學品質,形成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學生數學素質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無論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還是在涉及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刻,數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數學能力
1、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通過設計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發現的快樂;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敢于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從數學本身這個角度講, 數學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手段。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學的這種功能,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既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既有廣闊的思路,又能揭露問題的實質;既敢于創新,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聯系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知識
1、數學語言生活化。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教師的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得帶領學生走向生活,就得給學生一雙數學的“慧眼”,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觀察到數學事實,發現數學現象,從中感受到這個世界數學無處不在,并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數學”,教師讓學生根據收集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課堂教學時,教師有目的地從學生收集的資料中提取與數學有關的資料,并將它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而且還能提高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數學問題生活化。
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因此,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環境問題、治理垃圾問題、銷售問題等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例如,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學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學到校需多少時間,以免遲到;如何在商場搞活動的情況下便宜購物等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可積累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如此切身的問題感受到學數學的價值所在,更是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應用意識的最佳途徑。
3、數學知識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僅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也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生動體現。教學中,教師通過再現生活情景,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讓所學知識回歸生活空間,在生活空間中實踐,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體會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將學生從接受者提高到實踐者、探索者和策劃者的地位,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
三、融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理解知識是一種學習,運用知識則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了數學知識之后,如果不能引導他們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能訓練他們將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那么,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因而是無效的教學;這樣的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至多只是考試的能手。因此,在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我們應該讓他們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這既是學生們所樂意的,也是教師所必須關注的。例如,在教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面積計算”的內容之后,可以安排讓學生為自己的照片裝飾精美邊框的應用環節以及讓學生回家試著幫助爸爸媽媽算算土地面積、自己住的臥室面積有多大、計算鋪地面磚數量、購買面磚所需多少錢等應用環節。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我們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預算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很好地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
總之,世事洞察皆學問 ,生活處處有數學。生活是數學之源,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能力,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把數學知識與數學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這樣,必將有力地加速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形成,也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數學,并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喜歡數學。
美哉,數學!壯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