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區實驗小學 張雪婷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第一課時
[教 材 簡 解]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六單元第1課時的內容,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運算定律,對于加法交換律的內容,從知識的層面上看,學生學習、理解、運用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也已經滲透,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習加法的運算定律,為以后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打下初步基礎,同時也為簡便運算打下基礎。
[目 標 預 設]
1、使學生經歷觀察、猜想、驗證、結論的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加法驗算.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地喜悅,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4、通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 難點]
1、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
2、理解不同算式間的相等關系,發現規律,概括運算律。
[設 計 理 念]
1、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掌握新方法。
2、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向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策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預設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與思維坡度。
3、本著真實有效的宗旨,讓課堂煥發生活的活力,讓每個孩子在民主、平等的課堂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并注重教師與學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在對話中加強情感交流,使得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從而讓教師與學生都獲取豐富的,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設 計 思 路]
1、展示生活題材的數學例題,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從而初步感受規律。
2、充分感知,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觀察,比較、不斷地思考與建構。得出規律,并能運用規律。
3、幫助學生反思學習過程,并總結數學思想與方法,并讓學生嘗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4、總結歸納。通過對一節課學習的回顧,讓學生談談收獲,尤其是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上做出評價。
[教 學 過 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高斯小學的故事:1+2+3+4+5+6……+97+98+99+100=?
2、引入新課:高斯為什么能快速的找到答案,計算加法時是不是有什么運算規律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索這個問題。
板書: 加法運算規律
二、自主探索,尋找規律(加法交換律)
(一)出示情境圖
四年級的同學們在開展跳繩和踢毽子的活動,從圖中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多指名說)
(二)、解決問題,探究規律
1、出示問題:
(1)跳繩的有多少人?
(2)女生共有多少人?
(3)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師生研究解決第一個問題,揭示加法交換律。
(1)指名口頭列式:28+17;還可以怎樣列式? 17+28;說說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這兩個式子相等嗎?為什么?(計算結果相等)(都是求跳繩的有多少人)那我們就可以用“=”把它們連接起來。教師板書:28+17=17+28,指名讀算式。
(3)解答:女生共有多少人?板書等式:17+23=23+17
(4)仔細觀察這兩組等式左右兩邊的算式,思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有什么想法?(兩個數的位置變了,數據、運算符號、結果沒有變)
(5)這只是猜想,這種猜想在其他加法運算中也存在嗎?你還能舉幾個像這樣的例子嗎?(指名說,教師板書。)這樣的例子寫的完嗎?
(6)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現?能找出它們共同的規律嗎?用自 己的話說一說。全班交流。
(7)師:剛才老師用省略號把無數個這樣的等式藏了起來,你還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字母、符號、文字等方式把這個規律簡明的表示出來嗎?試試看。
交流介紹:數學中一般用字母來表示:a+b=b+a,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一個加數,b可以表示任意的另一個加數。這也是我們剛才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所得到的結論。這個規律叫加法交換律.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運算律。(板書課題)
3、其實加法交換律對于我們并不陌生,回顧一下,我們以前學習什么知識時也用了加法交換律?想一想加法是怎樣驗算的?
4、鞏固練習,完成自主練習單(一)
自主練習單(一)
1、根據加法交換律填空。
23+35 = 35+( ) a+12 =12+( )
23+( )= 178+( ) ( )+98 = ( )+56 ( )+( ) = ( )+( )
2、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690+174= 583+68=
三、深入探究,找尋規律(加法結合律)
下面我們來研究第三個問題,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1、出示第三個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列式,說說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組織交流想法,比較算式。
這些算式它們能用等號連接起來嗎?為什么?
選擇兩個算式用等號連接。教師板書:(28+17)+23 = 28+(17+23)
比較一下這兩個算式,如果給你選,你會選做哪一題?為什么?(計算更簡便)
3、繼續認識這樣的等式。完成書上填空,分組計算。
4、談話:這些加法算式里又會有什么規律呢?我們各小組自己去探討,有沒 有信心?
出示自主學習單(二),小組探討加法結合律
自主學習單(二)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12+18)+42○12+(18+42)
(1)觀察三個等式,說說看,等式的左邊和右邊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猜想:這個加法算式里有規律嗎?
(3)驗證:小組同學一起舉例子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4)結論:先用語言描述這個運算律,再用字母表示規律。
如果用字母來表示這樣的規律,該如何表示呢?
板書:(a+b)+c=a+(b+c)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二個運算律,那就是加法結合律(板書)
6、運用加法結合律完成填空。
指名口答,集體校對。
四、對比歸納,明析結論
運算律 字母表示式 變 沒變
加法交換律 a+b=b+a 位置 數據、運算符號、結果
加法結合律 (a+b)+c=a+(b+c) 計算順序 數據、運算符號、
結果、位置
五、鞏固內化,反饋點評
1、獨立完成自主練習單(三)
自主練習單(三)
( )里應填上什么?你會填嗎?
96+35=35+( ) x+y= ( )+x
(45+36)+64=45+( + ) 560+(140+70)=(560+ )+( )
35+(b+m)=b+( + )
訂正交流
再次出示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提問:高斯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六、總結歸納,拾遺補缺。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運算律,是什么呢?你會用字母表示嗎?
七、布置作業,加深鞏固。
“練習九”第1題,第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