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有創新才會有突破 敢改革才會有收獲--小數乘法教學案例(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0-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湖北省南漳縣城關實驗小學 張麗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第九冊5-6頁,例4、例5。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乘法的處理;

2、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3、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法則

教學難點:正確地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設想:

    小數乘法這一部分內容我是第四次執教,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第一課時只教學例1小數乘整數,學生會形成積的小數點與因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錯誤認識,不利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算理,而且會對下節課例2的學習造成障礙。因些,我在第一課時安排了例1和例2兩部分內容。另外,學生即使理解了算理,但計算時仍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因數對齊的問題,由于學生以往的經驗中都是數位對齊,因此,學生很自然地把這點遷移到小數乘法之中;還有的學生會在計算多位數乘法過程中,把每一步算得的積都帶上小數點。

 因此,我決定采用“游戲導入”、“故事突破”、“專項鞏固”的策略突破難點,深化重點。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數鴨蛋”的游戲,在200×300=60000式子中,我在兩個因數中添上或者去掉0,請你立即報出積是多少,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讓學生回顧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n倍,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m倍,積擴大(或縮小)n×m倍,游戲的方式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開始新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愉悅的情感。)

故事突破

講故事

   有一個乘法之家,大兒子住房在三樓,它是12;二兒子住在二樓,它是8,媽媽住在底樓。媽媽就是兩個兒子的乘積,如果這個媽媽錯了,那這個乘法之家就要塌了。讓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的媽媽吧。

    1  2         → 大兒子

  ×    8         → 二兒子

     9  6         → 積媽媽

   師:這兩個兒子和你們一樣的活潑,這一天,大兒子不老實了,它把小數點搬家。(1.2)大家來看看變成了多少?這下子這個家可要塌了,媽媽會讓這個家塌嗎?那媽媽該怎么辦呢?快為媽媽想想辦法呀!

   預設答案:學生會說出積媽媽就9.6,教師要問理由,學生會說出,把12縮小10倍,積也要縮小10倍。

   師:二兒子覺得這樣很好玩,它也把小數點搬了家,變成了0.8。這一下,聰明的媽媽該怎么辦呢?

   預設答案:學生會說出積媽媽變成0.96,理由是,第一個因數縮小10倍,另一個因數縮小10倍,積縮小100倍。

  (設計意圖:講故事的形式學生非常愿意接受,從課堂情況來看,學生完全沉浸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他們為積媽媽著急,紛紛為她出謀劃策。這個過程已經幫助學生解決了算理的難點,而且其中滲透了列豎式時該如何對齊,每一步的積該怎么處理的方法,為學生下面獨立嘗試做習題提供了鋪墊。)

   師:同學們,你們幫積媽媽解決了問題,同時你們出有所收獲,那就是你們已經會做小數乘法了。想不想試一試?

  (設計意圖:這句話說出以后,學生們都很驚訝,是嗎?我們已經會做了嗎?他們迫切地想考一考自己,投入的激情很高。同時,他們也很高興,沒想到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有所得,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態度、情感。)

試一試:1.3×0.86

 生獨立完成后,師和生一齊在黑板上完成這道題。

 師:到現在為止,你們是按照什么來做的?

 預設答案: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師:小數點怎么點?為什么?

(設計意圖:我帶著大家一齊來完成這道題,意在向學生展示完整做題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解題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特別是對某些有困難的同學有很大的幫助,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要求。)

專項鞏固。

  根據456×37=16872,很快地寫出下面各題的積。(讓學生獨立完成,思考有什么好的點小數點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4.56×37 =     4.56×3.7=     0.456×3.7=

  45.6×3.7=     4.56×0.37=    45.6×0.037=

  小結出可以數一數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直接把積的小數點向左數出幾倍就行了。

小結小數乘法的法則。

課后反思:

從作業效果上看,學生能正確地按格式列出乘法豎式,作業的正確率達96%,第二天的反生率8.3%;從課堂表現來看,學生能保持積極、興奮的精神狀態,參與率高;從課堂實施來看,教師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

敢改--教材內容的選擇

  備課時我向教研組的同事說了我的設計,有人擔心這么多的內容學生不能接受?例1不講學生會不會做?是不是不尊重教材?我們都習慣了按照教材的順序安排教學,習慣了遵守教參的教學建議,用一句老話說:“人家專家研究出來的,總比你的好吧。”新課改中的教材觀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當我認為教材安排達不到好的效果時,我會慎重地改變例題。我這樣做不是不尊重例題,反而是更高層次的尊重。尊重它所達到的目標,而不僅僅是完成任務;尊重它所蘊含的思想而不拘于它的形式;尊重它的內涵而又不受羈絆。

求趣--教學內容的呈現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要注意教學內容呈現的多樣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數乘法本來是純數學化、格式化的內容,學生難免會產生厭倦的情緒。我采用了游戲的回顧法和故事突破法,學生覺得很有趣,臉上寫滿了興奮,參與性出非常強。“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都莫如樂知者”,開發教材中有趣的元素,以多樣的形式呈現知識的內容,學生會在趣味盎然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并且數學的有趣性會引領看學生一步步地追隨探究的腳印走下去,成為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

有情--品德情感的滲透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非常的震撼,這是一種何等的胸懷,多么高的思想追求啊!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點呢?我在設計這節課時覺得這里用它非常貼切,既潤物無聲,又合適全宜。“同學們,你們幫助了積媽媽解決問題,同時你們也有收獲。”學生聽到這句話時滿臉是驚詫與興奮,他們在自己的成功地解決小數乘法后,做出了“v”字手勢。我想,這樣的情感滲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