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數的產生與意義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四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7-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 小數的產生與意義 設計者 馬群飛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過程,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分數與小數的聯系。

2、知道1/10,1/100,1/1000......可以用小數0.1,0.01,0.001......表示。

3、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 談話引入:

1、 今天是老師第一次給大家上課,這是我的個人資料,從中你知道了什么?(PPT-1)

2、 這些數都是什么數?(板書:小數)

從資料中可以看到表示視力、長度、重量都用到了小數,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小數?

可見,生活中小數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在三年級時初步認識了小數,今天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小數。

二、 回顧、探究:

1、回憶小數的有關知識

你對小數已經有了哪些認識?可以看著資料中的小數說一說。(小數點、小數的讀法、一位小數、兩位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2、小數的產生

也許有些同學已經忘記了,沒關系,今天我們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回憶。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么要使用小數?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圖是什么意思?(PPT-2)

小結:(PPT-3)(補充板書:的產生)

3、 一位小數(PPT-4)

(1)這是一個長方形,如果這是“1”,那“0.1”怎么表示呢?  

    (生答后師演示。)老師的視力“0.3”呢?

    (2)看圖形寫分數與小數

根據對0.1和0.3的表示,你能估計出這是多少嗎?(PPT-5)那這些呢?

請觀察,這些分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由此可見:分母是10的分數……(演示)讀一讀。

比比誰的眼睛亮!什么沒變什么變了?(演示)(PPT-6)

如果老師請你們把陰影部分與空白部分合起來(課件出示“十”)會怎樣?2個0.1+8個0.1=10個0.1=“1”所以我們就說:10個0.1是……(演示)讀一讀。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個“1”再加0.1會是怎樣一個圖形?(PPT-7)(演示)

(3)練習:看圖寫小數。(PPT-8)在數軸上表示老師的體重42.6千克。(PPT-9)

4、兩位小數:(PPT-10)

(1)用圖形表示0.57

讓我們挑戰更高的難度吧!用長方形表示老師的身高1.57米。1米大家都會表示(演示),關鍵是這0.57米怎么表示?(演示)讓我們重點來表示0.57米吧!(ppt-11)(四人小組討論)

生說師演示,在剛才的表示中,我們不知不覺就知道了:分母是100的……(演示)

(2)猜測三位小數,四位小數。

分母是10的分數(板書)可以用一位小數(板書)表示,

 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板書),也就是0.1(板書)。那么三位小數、四位小數呢?誰會用這樣的語言來說一說?(生說,師板書。)

(3)教學0.1和0.01之間的進率。

(演示)這是多少,這呢?它們--相等,再看0.07再加上3個0.01就是--?由此可見:10個0.01是……(演示)

(4)小結小數的意義。(PPT-12)

分數與小數之間關系密切 ,你會把這些分數化成小數嗎?

小結:意義(板書:和意義)讀一讀。

(5)教學進率。

指著板書: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1,與“1”的進率是10,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01,與0.1的進率是10,讓我們猜測一下,三位小數與它的進率呢?四位小數呢?

是否如此呢?請看大屏!(PPT-13)(演示)

從演示中,你發現了什么?

(6)在數軸上找“1.57”(PPT-14)

如果讓你在數軸上找到老師的身高,你會怎么找?

逐步找,找好后回來原來的數軸再估計一下大概在什么位置。

說一說怎么在數軸上找:“3.14159”還要找下去呢?

從剛才的找數中你有什么感受?

三、 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回顧并學習的小數的產生與意義,你有什么收獲,你可以看著板書或大屏回憶,并和同桌輕輕地說一說!  

  利用課件展示學習材料,圍繞學習材料展開學習和討論。

  通過回憶生活中見到的小數,讓學生認識學習小數的重要性。

  

  小數的產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有所認識,所以此處簡單帶過。

  以前是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認識小數的,此處利用課件,圖形結合,使學生從具體形象的認識上升到抽象、邏輯的認識。

(注意從圖形到數軸,從純小數到帶小數,體會小數在兩個整數之間的位置與大小)

注意知識的歸納、推理、遷移及提升。

課件的演示使知識更為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全課小結利用板書和課件,使學生整理有依托,有條理,言之有物。

教學反思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內容,這一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產生的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在設計本節課時,我注重了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自己的相關資料,讓學生看到小數,然后圍繞這些小數展開教學:這些都是什么數?從哪里看到過小數?你對小數有哪些認識?為什么要使用小數?……整節課圍繞這一教學資料,不斷地認識、提升對小數的感知,并開展有效地練習。

二、注重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讓學生初步感悟十進制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系,進而由此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二位小數、三位小數,從而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實效。

從引入課題、講授新課、反饋練習,大部分內容均制成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動態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刺激學生的感官,啟迪學生思維,增大了課堂容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本節課在新知的學習中有機地插入練習,在練習中又滲透新知,環環相扣,成為完整的、具有生命活力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