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學 設 計
月 日
課題 100以內數的認識 課時 第1課時 課型 創新
教學
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個十是一百,會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
100以內的數。
2.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及探究、創新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重點
難點
分析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
方法 利用情境圖片、小棒、計數器等輔助教學
教具
準備 情境圖片、小棒、計數器
板書
設計 農家樂
--100以內數的認識
(1)玉米有多少個? 28里面有2個十和8個一。
(2)辣椒有多少個? 10個十是一百。
教 學 過 程
(包括導引新課、依標導學、異步訓練、達標測試、作業設計等)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到過農家樂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豐收季節的
農家校園圖片。
(出示信息窗情境圖。)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玉米有多少個?
(2)辣椒有多少個?
(教師有選擇性地板書學生提出提出的問題。)
活動二:認識100以內數的讀寫、組成。
(2) 數一數
師:玉米喲多少個?趕快數一數吧!
(學生獨立數一數)
師:誰愿意數給大家聽?
(師指定幾位學生,對于數20后面的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2、擺一擺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小棒,請大家用小棒代替玉米邊擺邊數出28根吧!
學生數完后,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擺小棒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師28根呢?
(引導學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看著你們的28根小棒,同桌相互說說28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里面有2個十和8個一。)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28嗎?
(學生撥珠并交流想法,體會到幾個十就是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幾個一就是在個位上波撥幾個珠子,從而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意義。然后請學生在計數器相應的位置寫出28,并讀出來。)
師:2在哪個數位上?表示什么?
8在哪個數位上?表示什么?
3、撥一撥。
(1)師:請同學們在計數器上從28撥到31,要邊數邊撥。 (當撥到29時,問學生:下一個數是多少?30應該怎樣撥出來?)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33、34和99,并讓學生說說數的組成。
思考:每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活動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說一說今天在課堂上你表現的怎么樣?
課后反思
教學后記
(包括達標情況、教學得失、改進措施等)
通過有趣的故事,把學生帶入游戲情境之中,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全班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給學生交流和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加深對所學加法計算過程的理解,也是培養學生利用學具幫助學習的意識,更是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情境圖為學生的思維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盡可能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以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可讓程度較好的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抽象成數學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