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形 與 位 置
第10課時(總第19課時)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第十二冊P.110“整理與反思”以及P.110-111“練習與實踐”1-3題。
【知識要點】
1.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 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方向;
3. 用數對表示物體的具體位置;
4. 比例尺的知識
【新舊教材差異】
這部分知識舊教材中沒有安排,新教材增加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比較系統地綜合地運用各種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確定物體
的位置,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在復習中訓練并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識圖、作圖的能力。
3.在復習中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利用數學自身的魅力發展學生對
數學積極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建議
1.教學P.110“整理與反思”,主要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在組織學生討論“我們學過哪些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教師的引導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
2.在完成P.110-111的“練習與實踐”時,第1題先讓學生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描述動物園中各景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再讓學生用數對描述上述關系,幫助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以及物體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平面圖用方向和距離描述圖中建筑和場所的位置,再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兩組方向和距離在圖中確定百貨大樓和圖書館的位置,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方向和位置綜合確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第3題根據提供的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說說公共汽車行駛的方向和經過的站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三、知識鏈接
1.位置與方向 (教科書二上P.56例題,P.58例題)
2.認識方向 (教科書二下P.45例題,P.47例題)
3.確定位置 (教科書五下P.15-16例1、例2)
4.確定位置 (教科書六下P.54-56例1、例2、例3)
四、教學過程
(一)交代學習任務
談話:同學們,我們今天復習“圖形與位置”。
板書:圖形與位置
(二)整理與反思
1.我們學過了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2.請大家利用我們教室里面的物體,用上、下、前、后、左、右來描述這些物體的位置?
3.請大家利用我們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東、南、西、北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4.剛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來表示物體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們要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
大家還記得用數對的方法表示嗎?
(1) 用數對表示三角形三個頂點A、B、C的位置。
(2) 標出點D(6,1)、E(10,1)、F(9,4)、G(7,4),并順次連接D、E、F、G、D。圍成的是什么圖形?
5.練習:(五下P.16練一練)
6.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除了用數對的方法標出所在的列和行,還可以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怎樣表示?
7.練習:(六下P.57練習十二的第1題)
(1)少年宮在學校的北偏東方向( )米處。
(2)科技館在學校的北偏( )方向( )米處。
(3)新華書店在學校的南偏( )方向( )米處。
(4)郵局在學校的南偏( )方向( )米處。
8.剛才我們復習了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物體的準確位置,這里的距離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時候需要我們計算,這時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識?(比例尺)
9.練習:(六下P.57練習十二的第4題)
根據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圖上表示出各場所的位置。
(1) 紅光中學在中心廣場南偏東45度方向800米處;
(2) 勝利小學在中心廣場南偏西60度方向600米處;
(3) 體育館在中心廣場北偏西30度方向500米處;
(4) 在中心廣場北邊700米處修一條紅旗路,穿過中心大道,并與中心大道垂直。
(三)練習與實踐
1.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討論時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交流中出現的錯誤或不夠準確的表述。還要提醒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時,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2.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全班校對討論。提醒學生注意:量圖上距離時要中心點到中心點,計算實際距離時數字比例尺可以轉換成線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時要引導學生注意兩個重合。
3.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
(四)全課總結
今天的復習,你對哪些知識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