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節,是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它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學情分析
孩子們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性概念,但是所學習的圖形周長的計算,都是一些直線圖形,而這一次所要進行研究探討的,是曲線圖形的周長的計算,對于孩子們來講,轉變思維的方式是一個重點。因此這一節課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應該讓孩子們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想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并驗證等過程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圓的周長意義和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2.通過讓孩子們參與測量、計算、猜想、驗證等過程,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分析、動手操作等能力并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通過閱讀《你知道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運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繩子。
學具準備:大小不同的三個圓、直尺、繩子、帶有圓形的物品等
四、教法及學法指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加強啟發性和探索性,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交流、思考來探究圓的周長計算方法,逐步導出和掌握計算公式。
在教學中,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①讓學生學會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②能用較規范的數學語言來表述。③能自學的盡量讓學生自學。④滲透孩子們將復雜轉化為簡單、未知轉化為已知的處理事情的方法。
五、 說教學流程
(一) 情景導入,認識周長。
1、籃球運動的起源:
【設計意圖: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巧妙的導入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環節處理當中,我邊口述邊播放相關的圖片,力爭實現圖文并茂。我設想:這樣的引入一定會讓孩子們頓時感到耳目一新--咦!今天的數學課怎么講這些呀?究竟上的是啥課?接下來孩子們一定會做到全神貫注的去參與。另外,這樣設計我還想達到以下幾個目的:1、打破學科界限,努力實現學科的兼容性;2、提升我的人格魅力,(數學老師不僅懂數學,還懂別的,了不起!)讓學生因愛我而更愛數學;3、以身示范,感染孩子們主動去博學多才!】
2、切入正題:
①、大家可別小看這個“鐵圈”,圈太小--一個球也進不去;圈太大--進球率太高,不能真正反映球技水平,因此它是有尺寸規定的。工人叔叔在制作“鐵圈”時,如果連接處忽略不計,所用鋼筋的長度就是求--(孩子們齊說圓的周長)
②、在生活中找到了圓,你能借用一些實物或工具,畫出一個圓,并給同桌指出圓的周長在哪嗎?(在活動期間,我要及時參與進去,了解孩子們的情況)
③、理解了圓的周長的含義,那么圓的周長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同時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測量周長。
1、小組合作、研究方法:
在這一環節,出示合作步驟和要求:①、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與其他組員商量一下;②、達成共識后,動手測量圓的周長并做好記錄;③、匯報交流。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這時要作為一個參與者融入到學生的交流中,巡視時如果發現活動有困難的小組,則適時點撥;如果發現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時表揚,同時邀請他們在匯報時上臺展示、講解。
預設:孩子們可能會從滾動法、繞繩法等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兩種方法的處理都采用學生展示、教師點評、播放課件的形式進行。也可能還有孩子會在透明膠或雙面膠上做上記號,把膠帶拉開一周,用直尺直接測量;還有可能將紙條向這樣圍固體膠一周后,做上標記用直尺進行測量等等。
方法的多少取決于課堂的生成,無論有幾種方法,我一定要在及時點評之后,進行總結:不同的方法卻體現了用一種轉化的思想,那便是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自由地去探究,去發現,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2、教師點撥、總結方法:
①、杜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圓,請你測量出它的周長。
我展示在運動中產生的圓,孩子們會發現以上方法存在著
局限性,需要尋找一個一般方法。
思考:長方形的周長跟誰有關?正方形的周長呢?
②、大膽猜測:圓的周長可能跟誰有關呢?
接下來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具中的3個圓進行
測量、填表、計算、觀察、分析、比較、交流的活動
并得出結論:
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圓的周長(cm) 圓的直徑(cm) 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
③、我們今天的發現,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有人發現了,他是誰呢?請大家自己默讀63頁下面的《你知道嗎?》
閱讀完畢請孩子談談從中有哪些收獲及感受,從而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獨立意識,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渴望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課堂中學生以積極愉悅的狀態參與到實踐過程中,主動尋求多種解題方法,迸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習真正成為人的主體性、能動性不斷生成、發展和張揚的過程。同時這樣處理環節也很好的突破了難點。】
3、水到渠成、導出公式: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π取3.14
C=πd
C=2πr
圓周率就是古代著作《周髀算經》中說的“周三徑一”,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它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現在計算機計算的圓周率,小數點后面已達到上億位,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小學階段,如果沒有特殊要求,π一般取3.14。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請用剛學到的公式計算一下你所畫的圓的周長是多少?
2、已知籃球板上鐵圈的半徑為20厘米,求其周長。
3、如下圖,要給一塊臺布鑲上花邊,所鑲花邊的長度是多少?
4、隨機練習四分之一圓的周長求法。
【設計意圖:從基礎練到拓展練,把數學放到了更廣闊的生活環境中,讓學生在掌握了圓的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結束語:同學們,祖沖之所創造的偉大學術成就能夠在國際上遙遙領先1000多年,我們雖不見得有他那樣的天賦與智慧,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因與他同一個國籍而驕傲、而自豪!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奮勇拼搏、為國爭光!
板書設計:
圓 的 周長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π取3.14
C=πd
C=2πr
當然,這只是我的教學預設,在實際的教學中,也許學生的學習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我期盼這一刻的到來!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聆聽!謝謝!
圓 的 周 長
殷都區安陽外國語小學
杜秀芬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