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六年級 上冊
圓
的
周
長
執教者:李 曉 云
單 位:安陽縣馬家鄉交口小學
xkb1.com
時間:2010年10月20日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圓的周長是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曲線圖形的周長。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的鋪墊,更為下學期學習圓柱圓錐這樣的立體幾何圖形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體驗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探索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圓的周長和直徑關系的探究過程,體驗發現--驗證--應用的學習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含義
4、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圓形物體、圓形圖片。
學具:直徑不同的三個圓、圓形物體、線、直尺、紙條。
二、說學情
高年級學生能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遷移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并能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
學生已經認識了圓,知道了圓的半徑和直徑決定圓的大小,理解了在同一個圓中直徑和半徑的關系,這些都為學生學習圓的周長做了知識鋪墊。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本節課采用了“四環節”課堂教學法,即“學生預習--小組討論--問題展示--教師答疑” 。
2、說學法:本節課是通過測量、計算、猜想、驗證、討論、自學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
采用推鐵環進教室的游戲導入新課。問:大家玩過這個游戲嗎?你們知道圓的周長嗎?(板書課題:圓的周長C)用手摸一摸自己帶的圓形物體。誰能從老師帶的圓形物體或圓形圖片中挑一個說說圓的周長?
師總結: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圓的周長。(板書:圓的周長的含義)讓學生先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初步感知周長是一周的長度,再動口說一說,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的能力。
(二)課堂預習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設計了三個預習問題:什么是圓周率?圓的周長公式如何推導?如何用圓的周長公式解例1?讓學生帶著問題逐字逐句通讀教材,做好筆記,以便在小組討論中有的放矢。讓學生自主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
(三)小組討論
學生6人為一組討論預習時各人遇到的困惑,并由一名值日生將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因為每小組的6人都是老師精心挑選的,是優,中、學困生的有機組合。這樣兵教兵,兵學兵,解決了小組內一些問題。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優等生的引導作用,積極促進了中等生,也沒有冷落學困生。
(四)問題展示
各小組把本組未解決的問題展示出來,由其他小組幫助解答。
一組問題是:“圓周長公式如何推導?”
一組答:“因為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是圓周率,根據被除數等于商乘除數,所以圓的周長公式是圓周率乘以直徑,又因為直徑是半徑的二倍,所以圓的周長公式也可以是2乘以圓周率乘以半徑”(板書:公式)
另一組答:“因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即直徑乘以圓周率,所以圓周長公式是這樣的。”
一組問:“為什么在例1中,圓周率是近似數,而結果用等于號?”
(五)教師答疑
圓周率取3.14,已作為一般的數值處理,所以今后的計算結果應該用等于號。同時把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如周長的單位是長度單位、計算圓的周長時可以不寫公式…及時的加以提醒。
探究圓周率,理解圓周率是個難點,因此在這個環節重點是答疑“什么事圓周率?”。
向學生介紹了圓周率的最杰出的貢獻者祖沖之。
(六)解決問題
1、判斷題
2、 圓周長公式的應用
3、解決實際問題
(七) 交流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說板書設計
簡明扼要,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