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練習與實踐”第10~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悉分數、小數和百分數的互化的方法和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2.鞏固分數與除法的聯系。
3.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分數、百分數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
百分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完成第10題
(1)組成的數中素數和合數各有哪些?什么叫素數和合數?
(2)組成的數中哪些有公因數2、3或5?什么樣的數能被2、3、5整除?
(3)什么叫做公倍數?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2.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什么叫分數單位?
3.完成86頁的第11題。
結合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并適當總結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4.完成86頁12題
讓學生找出數的排列的規律
5.完成86頁第13題。
先讓學生估計每個圖形中涂色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的大小,在讓學生寫出百分比
6.復習最簡分數
(1)提問:怎樣的分數是最簡分數?誰來舉幾個最簡分數的例子?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個分數都是最簡分數。
①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厘米是1O厘米的 。
7.完成86頁第14題第1小題
先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判斷
二、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三、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關于數的認識的復習
關于數的運算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7頁的“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意義和方法的理解,能正確進行相關的口
算、筆算和估算。
2.使學生掌握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3.增強驗算意識,培養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四則運算的計算和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四則運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整數四則運算意義。
提問:通常所說的四則運算是指什么?誰來說一說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各是怎樣的?
2.計算方法
計算:865+78= 8.65+7.8= 13 +25 =
3、計算整數加減法的時候要把相同數位對齊,計算小數加減法的時候要把小數點對齊。計算分數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你能說說這之間的聯系嗎?(讓學生明白:要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直接相加)
4.對比練習: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2題
(1)問:怎樣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
(2)比較每組題的計算方法,體會內在聯系。
二、練習與實踐
1.完成87頁第1題
(1)學生獨立填出答案
(2)學生匯報結果,挑選幾題,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的?
2.完成87頁的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估算的?
3.完成87頁第4題
(1)學生獨立完成,個別學生板演。
(2)結合每道題目,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驗算的?應該注意什么?
(3)說說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各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三.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關于數的運算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