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6-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張鴻森供稿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8-49頁比例尺及應用。

【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和掌握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系: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 比例尺。掌握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學會使用電子地圖,包括會使用電子地圖上的放大、縮小、漫游、測距等工具,根據需要找到目的點。通過查看電子地圖了解所居住地周圍的環境,學會使用網上的電子地圖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設未知數時長度單位的使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怎樣求比例尺?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最簡整數比。

3、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學生嘗試獨立求比例尺。

(2)匯報交流

50cm:40m=50cm:4000cm=1:80

(3)你是怎么想的?

二、關鍵點撥

1、求比例尺。

(1)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成最簡整數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點?

比例尺是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

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1:500000)或(線段比例尺)

2、求實際距離。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是10cm,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2)學生嘗試獨立列比例解答。

(3)匯報交流

解:設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x厘米。

 = 

 =5000000

          5000000cm=50km

(4)你覺得在求實際距離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實際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3、求圖上距離

(1)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你會畫操場的平面圖嗎?

(2)學生嘗試畫操場的平面圖。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畫的?【根據圖紙大小確定比例尺,可以是數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線段比例尺,根據所確定的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再畫圖,畫圖后還要標上比例尺!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3頁練習八第1題求比例尺。

2、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3、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

本節課的整體設計思路是:“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入──抽象得出概念──再回到實際生活解決問題.” 首先,從中國地圖入手,設下懸念,誘發學生的求知欲.緊接著,讓學生匯報自己預習的情況,注意從中捕捉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討研究.我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得出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的計算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通過創設設計學校平面圖這一生活情景,使學生始終處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狀態,讓學生自己思考需要提供什么條件才能完成,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數學問題,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樣讓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能力,通過本節課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在練習的設計上可以舉面積計算的例子,強調比例尺只是距離比,不是面積比,同時可以舉一些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擴大的例子,避免學生形成慣性思維。

《練習八》的教學設計

張鴻森供稿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P53-55練習八。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對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認識,能夠熟練的求實際距離、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會根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并畫圖。 

2、在練習過程中,體驗運用比例尺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悅,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求圖上距離并畫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根據數值比例尺:1:30000000,標出線段比例尺。你是怎么想的?

二、基本練習

1、團結路的實際距離是1800m。

(1)量得團結路在圖上的距離為4.5cm,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

(2)將這幅圖的比例尺用線段比例尺表示出來。

2、七星瓢蟲的實際長度是5mm。量出右圖七星瓢蟲的長度,求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課本第54頁第3題)

三、對比練習

1、填空

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1:50000 1.8km

1:2000000 450km

1:60000000 15cm

(1)你是怎樣求圖上距離的?

(2)你是怎么求實際距離的?

2、解決問題

(1)蘭州到烏魯木齊的鐵路線大約長1900km。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圖上,它的長是多少?

(2)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離是3.4cm。上海到杭州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1、籃球場長28m,寬15m。用1:500的比例尺畫出籃球場的平面圖。

(1)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課本第55頁第10題。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教學設計

張鴻森供稿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6-58頁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圖形按一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將一些簡單圖形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難點】按一定的比把三角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關于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通過自學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2、關于圖形的放大和縮小,你有什么困惑?

3、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二、關鍵點撥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放大和縮小

按2:1畫出例4中正方形和長方形放大后的圖形。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師說明。

師:按2:1放大,也就是各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

(2)說一說放大后圖形的邊長。

原來的邊長是3倍,放大后圖形的邊長是6倍。

(3)畫一畫。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一畫,然后展示學生的作品。

(4)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放大后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各邊按1:3縮小,圖形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7)小結:放大和縮小只改變圖形的大小,不改變形狀。

2、三角形的放大和縮小。

按2:1畫出例4中三角形放大后的圖形。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師說明。

師:按2:1放大,也就是各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

(2)說一說放大后圖形的邊長。

原來的邊長是3倍,放大后圖形的邊長是6倍。

(3)畫一畫。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一畫,然后展示學生的作品。

(4)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放大后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各邊按1:3縮小,圖形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7)小結:放大和縮小只改變圖形的大小,不改變形狀。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8頁做一做。

2、課本第61頁第1題和第2題。

3、把一個長4厘米、寬1厘米的長方形放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周長和面積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