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第26 - 27頁 校園的綠化面積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面積公式計算一些少復雜的圖形面積。
2、在校園中進行一些實際的測量和計量,以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圖,要求學生算出它的面積:
(1)小組交流:你準備怎樣計算?
(2)學生匯報: 15m
①可以看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 ②從一個長方形中去掉一個梯形
(3)任選一種方法進行計算:
二、鞏固練習:
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6m
2m
6 3m 6
m 2m m
2m
5m 10m
三、畫一畫:(第27頁畫畫算算)
學校準備建一個新的花圃,在方格紙上劃出花圃的形狀并計算出面積。
四、實地測量:(第27頁量量算算)
在校園里找出一塊合適的空地,參照上面畫出的形狀進行實地測量。
課后札記:
第三單元 認識小數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比較小數的大小、把非整萬(億)的大數改寫成以萬(億)為單位的小數。
教材簡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初步體會了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分數間的聯系;還教學了分數的知識,學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等分數的意義。這些都是繼續教學小數知識的必要基礎。本單元系統的教學小數知識,將使學生建立比較完善、比較深刻的小數概念。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教學小數的知識。這些經驗包括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所表示的金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所表示的長度等,都是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初步認識了的。這些經驗能支持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發現小數的性質,進行比較小數大小的活動,從而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2、數形結合,教學小數的知識。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小數的性質也是抽象的數學規律,小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是有一定困難的。如果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圖形聯系起來,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觀成分,能有效的降低教學的難度。教材編寫時充分注意了這一點,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數“1”,它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分別表示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依托直尺顯示幾厘米是百分之幾米,是零點零幾米;在數軸上建立點與相應的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聯系……這些都有助于學生領會小數的知識。
3、始終把小數的意義作為教學重點。本單元編排的四部分教學內容是循序漸進的,小數的意義是進一步教學小數性質、比較小數大小的規則、改寫大數的方法的基礎,后面三個內容的教學又促進了小數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步深化。
4、選擇大量有意義的現實數據。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價錢,我國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數,反映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數據,集知識性、應用性、思想教育為一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記數單位,能正確讀寫小數。
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夠比較小數的大小。
3、使學生能夠利用小數將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以億作單位的數。
4、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確地求出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的意義。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策略:
1、以兩位小數的意義為主要研究對象 ,向前聯系一位小數與整數,往后發展到三位小數和四位小數,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小數概念以及記數方法。
2、教學小數的性質,突出對性質的體驗。首先體驗性質的合理,然后體驗性質的應用。
3、比較小數的大小,淡化統一的法則,鼓勵個性化思考。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8課時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
P28-29頁例1和例2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五的1-5題。
教材簡析:
教材以兩位小數的意義為主要研究對象,向前聯系一位小數與整數,往后發展到三位小數和四位小數,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小數概念以及記數方法。例1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切入,先教學兩位小數的讀法,再感受兩位小數的含義,學生體會兩位小數的意義不是很輕松的。而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又是他們初學時感到不習慣的。從有利于教學出發,例題先講兩位小數的讀法,再讓學生感受到兩位小數的含義。例2通過數形結合,建立小數的概念。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在分數的基礎上認識小數,知道什么是小數,小數的意義,學會分數、小數的互化。
2、培養學生的理解空間想象能力。
3、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與難點:
小數的意義及小數與分數的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用分數表示下面的數。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二、教學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單位,說出下面物品的價錢。
指名回答問題。注意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橡皮的單價0.3元是3角;信封的單價0.05元是5分,練習簿的單價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聯系學生的已有經驗,既使學生消除對這三個小數的陌生感,又為下面體會小數的意義埋下伏筆。)
2、教學小數的讀法:
你能讀出下面的小數嗎?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0.05 讀作: 零點零五 0.48 讀作: 零點四八
引導學生總結讀整數部分為0的小數的方法:
從左往右依次讀出各位上的數。
3、初步感受兩位小數的含義。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幾分之幾?0.05元是1元的幾分之幾?0.48元呢?
小組討論交流。
匯報: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學生根據三年級的知識,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個問題。)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問: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可以作如下的引導。)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0.05元是5分,是5個 ,也就是1元的 。
根據上面的思路,讓學生說明0.48元是1元的 。
學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0.48元是48分,是48個 ,也就是1元的 。
觀察板書:
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看到0.05和0.48都是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
4、“試一試”
A、理解:1厘米是 米, 米可以寫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為什么是 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 ,就是 米。)
B、用米為單位的分數和小數分別表示4厘米與9厘米。
學生回答并說名理由。
C、觀察板書:
這三個分數都是什么樣的分數?(百分之幾的分數)
這三個小數呢?(兩位小數)
我們知道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那兩位小數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幾)
三、數形結合,建立小數的概念。
1、出示例2:
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著圖形將 和 寫成小數。學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問: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試一試:
在下面每個正方形中涂上顏色,分別表示 、 和 ,并把它們寫成小數,填在括號里。
學生自主練習,進一步體驗小數的意義。
3、思考:
觀察前面出現的小數與分數的關系,你有什么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觀點。
結論:分母是10、1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4、想一想:
寫成小數是多少? 呢?你能寫一寫、讀一讀嗎?
A、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你是怎樣思考的?
B、 進一步體會讀法:0.001 讀作 : 零點零零一
0.029 讀作 : 零點零二九
強調:小數部分的零要一個一個的讀,不能只讀一個零。
C、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數表示什么嗎?
學生回答。
5、練一練:
學生自主填空,交流時注意讓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進行說明。
四、鞏固練習:
練習五的1-5題。
練習時讓學生自主練習,指名回答時要培養學生完整回答并應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闡明觀點的習慣與能力。
注意:練習的第3題,出現了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讀寫應該不會有困難,但是在用小數的意義進行說明時,對于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造成困難,雖然題目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意義說明,但是在教學中還是應該有初步的滲透。
家庭作業:
1、 自己寫幾個小數,讀出來,并說說它們各表示什么。
2、 回顧學習過的十進制記數法,預習P32頁例3。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