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列方程解加減乘除計算問題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2、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5.6 x÷4=2.5
2、引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解簡易方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列解簡單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探究例3:
1、電腦出示洪澤湖景色的圖片,介紹洪澤湖,并播出一則有關洪澤湖大壩水位的新聞廣播,引出并出示例3:“今天上午8時,洪澤湖蔣壩水位達14.14m,超過警戒水位0.64m”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并提問:知道了今日水位14.14m,超過警戒水位0.64m,可以求什么問題? (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3、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4、教師: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后反饋學生的解題方法。大多學生可能只想到算術解法。反饋學生的算術解法,并讓學生口述出算術解法的數量關系式。
14.14-0.64=13.5(m)
5、引導學生列方程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前面分析得出的數量關系,你能列出方程解答嗎?
6、學生嘗試列方程解答后反饋學生的嘗試完成情況,引導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解:設警戒水位是x米。
警戒水位+超出水位=今日水位
x+0.64=14.14
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13.5米。
注意書寫格式,并口頭檢驗。
探究例4:(教學過程同例3基本相同,可更多地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解決。)
1、引入新課:你知道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每分鐘浪費多少水嗎?如果想要知道每分鐘浪費的水,你能想到什么辦法?課件介紹教材中一位少先隊員的做法:拿桶接了一段時間,然后稱出其一共接了多少質量的水。(引出例4)
2、分析題意后,讓學生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3、怎樣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學生獨立列方程解決問題并反饋交流訂正。
解;設每分鐘滴水量為X克。
每分鐘滴的水×30=半小時滴的水
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x=600
方法小結:
教師:列方程解決問題的特點是什么?
小結:用字母表示未知數,根據題目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出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來。
三、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
要求:學生獨立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我比去年長高了8cm,找出題目的等量關系式,再根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設小明去年身高xcm。
去年身高十長高的部分=今年身高
x+8=152
x+8-8=152-8
x=144
答:小明去年身高144cm。
2、完成課本練習十一第63頁第6題。
(1)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2)求出方程的解。
(3)教師講評,重點講解等量關系。
3、根據題意,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再列出方程(不用求出方程的解)。
(1)糧食倉庫原有80噸大米,運走x噸,還剩下25噸。
(2)小華今年x歲,媽媽今年35歲,她們倆相差23歲。
(3)一個長方形的長是40厘米,寬是x,面積是120平方厘米。
(4)商場進行促銷活動,一種錄音機原價192,現價只需x元,原價是現價的1.5倍。
4、列方程,解決問題。
(1)學校買來20米長的布,準備做16件兒童表演服。每件兒童表演服用布多少米?
(2)王老師買獎品,其中有42棵練習本,是日記本的3倍。日記本有多少本?
四、全課小結:
教師:說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怎樣列方程解決問題?
小結:列方程解決,關鍵是要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式,根據等量關系式假設未知數為x,然后再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加減乘除計算問題
例3:解:設警戒水位是x米。
警戒水位+超出水位=今日水位
x+0.64=14.14
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13.5米。
例4:解;設每分鐘滴水量為X克。
每分鐘滴的水×30=半小時滴的水
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x=600
答:每分鐘浪費600克水。
課后反思:
學生對數量關系的書寫掌握得不好,有時他們知道如何列方程,但對數量關系的表達卻不清晰,因此可以出一些題組專門針對數量關系的,讓孩子看題說關系,這樣有助于對稍復雜方程應用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