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巧解應用題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大同小學   余芃

掌握數量關系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有時應用題的解答也有技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一道題。

李大伯跑1.5千米,用了11.7分鐘。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

同學們都知道這道題是用除法計算, 

那么是:1.5千米÷11.7分鐘          

還是:11.7分鐘÷1.5千米       呢?老師介紹幾種方法。

一、 同學們可以這樣想:看要求的量的單位。這道題是求“多少分鐘”,應把11.7分鐘平均分到1.5千米里,看看每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所以算式是:11.7分鐘÷1.5千米。如果是求“李大伯平均每分鐘跑多少千米”

算式為:1.5千米÷11.7分鐘                                                        

二、同學們還可以這樣想:把題中的小數轉化成整數。“李大伯跑2千米,用了12分鐘。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很容易理解為:12分鐘÷2 千米

即解答方法為:時間除以路程

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概念和公式歸納

               姓名       

一、概念:          

1、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數目都一樣,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5、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6、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7、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8、a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 a a)

二、計算公式:

長方體公式:棱長和=(長+寬+高)×4

   底面積(占地面積、橫截面積、上面積)=長×寬

   側面積(左面、右面)=寬×高   前(后)面積=長×高

   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沒蓋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或=(長×寬+長×高+寬×高)×2-長×寬

體積(容積)=長×寬×高

長=體積÷寬÷高

寬=體積÷長÷高

高=體積÷長÷寬

體積(容積)=底面積×高

底面積=體積÷高            高=體積÷底面積

正方體公式:

   棱長和=棱長×12    棱長=棱長和÷12

   表面積=棱長×棱長×6 (任意一個面積×6)

   沒蓋的表面積=棱長×棱長×5

   體積(容積)=棱長×棱長×棱長=底面積×棱長

三、體積單位換算:

   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  乘進率

低級單位化成高級單位  除以進率

進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