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或形狀 備課資料(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主題 觀察物體 主備人 趙永清  

單元

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3.通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單元

重點 使學生能從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或形狀;能畫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從不同的方位觀察到的圖形。

單元

難點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和推理能力。

關鍵:利用小組合作優勢,在操作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想像和推理。

單元內容分析及課時安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或兩個及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不僅設計觀察活動,而且設計了需要學生進行想像、猜測和推理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呈現從不同方位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這就要求學生要根據已有的圖形的表象,不斷在頭腦中對這些表象進行組合和調整,最后再通過拼擺進行驗證,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課時安排:3課時左右

備注

第三單元單元備課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楊坤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三單元

課  題 觀察物體(一)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 能夠辨認從各個不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 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可能同時看到物體的所有的面。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課  型 新授 教具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盒子、掛圖等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詩歌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同一座廬山,為什么詩人看到的卻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這里,詩人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觀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每小組一個鞋盒。將鞋盒放在課桌中央,讓學生觀察,并說說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幾個面?

問:一次最多看到幾個面呢?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至少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也可能看到兩個面,最多一次能看見三個不同的面,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時看到長方體所有的面。

三、深入探討:

如果我們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又能出現什么呢?實踐出真知,我們現在就試試吧!

1、讓學生分別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與小組內成員交流各個面都有什么?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先進行初步觀察,再將牙膏盒橫對著學生,要求學生想象畫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樣子。

再將牙膏盒豎對著學生,要求學生想象畫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樣子。 一、導入環節:用時約2-3分鐘

利用語文詩歌師生談話導入了新課

二、合作探究環節:用時約6-8分鐘

小組分工合作學習,探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最多可觀察到物體的3個面。

教師巡視,并給予指導,并總結。

三、深入探討環節:用時約12分鐘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并交流觀察結果,教師提出注意事項:

(1)觀察時,視線要垂直于物體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對觀察者而言的。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2、出示例1的3張圖片,讓同學說一說這3個同學分別是從哪面看到的?在書上填一填,集體訂正。

3、構建空間想象力

師出示一個正方體要求生正面觀察,并想象畫出從左面,從上面,從右面觀察正方體的樣子。

四、鞏固練習:

1、P40第1題。

2、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正方體、球體和圓柱體,看看觀察到了什么形狀。

師:同一方向觀察不同物體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六、興趣探索

根據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2、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哪個位置可以看到這些圖片?

3、主要讓學生跟長方體有所區別,并根據觀察得出:正方體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的結果一樣。

四、鞏固練習環節:用時約4-5分鐘

1連一連,巡禮指導個別學生,然后讓三名學生說說答案及理由,集體訂正

2、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觀察球體和圓柱是,對于學困生給予幫助和指導。

五、小結 :用時2分鐘

指名學生總結,談體會、收獲。

六、興趣探索:用時約5分鐘

1.回家觀察一下家里的各種電器(選一樣),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畫出草圖,并回答從哪些位置可看到一個面,從哪個位置可觀察到3個面

2.預習例2。

計 觀察物體(一)

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正面  側面  上面

最少看到一個面,最多看到3個面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 ____  ____月____日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王雁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三單元

課  題 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正確地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

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課  型 新授 教具 球、圓柱體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對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今天我們將兩個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看看你有哪些新的發現。

二、新授內容

1、教師將一個球體和一個圓柱體按例2擺放在講臺上。

2、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觀察,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進行觀察。

3、將觀察到的樣子,從四個面畫出來,并同方交流。

    4、抽生把畫出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

5、完成39頁例2及做一做(展示評議)

教師談話導入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球體和圓柱體進行觀察

從四個面進行觀察,畫出草圖,回到座位上再詳細畫出觀察到的情況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導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三、自由想象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2、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強調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見一個正方形

學生畫出從不同角度畫出所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導

練習八第1、2題

計 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

左面   上面   正面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陳秀娟 馬秀清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三單元

課  題 觀察物體例3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了解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幾個立體圖形組合而成的較復雜的物體時所看到的不同形狀。2、通過實際操作,結合學生的合理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幾個立體圖形組合而成的較復雜的物體時所看到的不同形狀。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從某些角度觀察物體時,會發生遮擋的情況。

課  型 新授課 教具 數碼相機 正方體若干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咱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分別從那些面來觀察物體?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一個正方體,并擺放到合適的位置。)同學們,這是一個正方體,我把它擺到這個位置上。請每個小組也拿出一個正方體,像老師這樣擺到你們桌子的正中央。

請同學們觀察這個正方體,從你現在的方向看過去,你看到了什么?

   依次添加到2個、3個正方體(擺成一排),讓學生從各自角度觀察,看到了什么圖形。

質疑:我們已經在桌子上放了三個正方體,為什么左、右兩邊的同學還是只看到了一個正方形呢?

2、如果我像這樣再加一個正方體(在右側的一個后面擺一個正方體),這就成了一個由兩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從正面、上面和左面觀察這個物體,你可能會看到怎樣的形狀呢?

請各小組像老師這樣,再添加一個正方體。

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是否與你剛才的想象相同呢?

同學們,從正面觀察,你們看到怎樣的形狀?

由復習導入,直接進入正題

分小組進行,

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通過具體操作,讓學生直觀感受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生的遮擋情況

逐漸增加難度,循序漸進

學生實際觀察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從上面觀察、從左側觀察和從右側觀察分別看到什么圖形呢?

能不能把你們看到的畫到紙上。開始吧!注意寫

清觀察角度。

三、應用規律,拓展延伸

如果我們把這兩組正方體適當分開,再把這一組豎著擺放,這就組成了教材P41頁做一做圖中的樣子,請看大屏幕:

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然后獨立完成。

質疑:(1)從上面觀察,為什么紅色的這一組的正方體只看到了一個正方形呢?

(2)為什么從左面看,綠色的小正方體不見了呢?

四、動手拼組,大膽想象

(課件出示42頁第4題)我從正面觀察,看到了這樣的三個正方形,同學們猜一猜我觀察的物體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小組合作擺一擺。擺好之后,請老師看看!開始!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教師用數碼相機實際拍照,幫助學生理解

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學生答疑

擺得過程教師巡視,注意體現擺法多樣性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練習九第1、2題

計 觀察物體

   從正面觀察      從上面觀察       從側面觀察      (注意遮擋情況)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題 簡易方程 主備人   王桂玲

單元

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學過的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學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

單元

重點 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解簡易方程

單元

難點 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解方程的意義

排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以及簡易方程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的運用。

    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用○、△或□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本單元的內容分為兩節,第一節的主要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第二節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簡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單元的知識大多比較抽象。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相關認識基礎,關注由具體實例到一般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無論是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還是學習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質,既要發揮具體實例對于抽象概括的支撐作用,又要及時引導學生超脫實例的具體性,實現必要的抽象概括。

本節內容可以安排3課時進行。

備注

第四單元單元備課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蔡春明、張樂儉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四單元

課  題 用字母表示數

學習目標 1、 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數。

2、 讓學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向學生滲透符號化思想。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生本理念。

重點難點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會用字母表示數。

2、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圍。

3、用字母表示數時省略乘號的簡便寫法。

課  型 新授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設疑導入,初步體會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出示:a=(b+c)÷2×1.08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將來能長多高?這是一個預測身高的公式,看到這個公式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師:今天我們就試著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字母。

二、探究新知:

(一)用字母表示數

1、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數(出示例1)

同學們請觀察后回答其中的  、  、a 、 x分

別表示什么數?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討論結果

結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符號

或字母表示數。

2、進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數。

(1)     +    +     =12

                       =?

(2)n×5=15     n=?

師:請大家再認真觀察一下,上面的    、n

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3、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1)2   4    6    m    10   12    m=?

(2) 1   3    5    7    x    11    x=?

請大家想一想,上面的m  、 x可以表示什么

數?

(二)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回憶運算定律 2、 設疑導入約2分鐘

1課件出示公式,學生回答發現。

2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約16分鐘

1、課件出示例1學生分小組交流

師指定一組匯報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

   讓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路。

3、 學生小組內交流結果與思路

1、 學生回憶學過的運算定律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師:請大家想一想,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

律,都是怎樣用字母表示的?

2、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便性

師:哪一組愿意把你們的成果向大家展示

通過剛才的展示交流你發現用字母表示和

用文字表示有什么不同?

3、 介紹乘號的不同表示方法

教師概括:字母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省

略,也可以用小圓點代替,其他情況不行。

三、質疑: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數學樂園

1、省略乘號寫出各式(課本49頁第1題)

2、把結果相同的式子連接起來(課本49

頁第二題)

3、判斷:A×7寫作7×a

         12+x寫成12x

         1×t寫成t

五、前呼后應。還記得這個公式嗎?

a=(b+c)÷2×1.08,猜猜這里的字母分別

表示什么?

六、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體會到了

什么? 現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按照屏幕上

的格式把它寫下來

2、學生分組展示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用字母表示簡便

3、 投影出示教師填寫的表格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教師

進行小結。

三、質疑2分鐘

四、數學樂園10分鐘

1、集體訂正

2、指一組匯報

3采用打手勢的形式比比誰又對又

快。

五、2分鐘。學生猜猜教師點明。

六、3分鐘。學生自由暢談

整理好課上的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表格,注意運用簡便寫法

計 用字母表示數

              乘法交換律:a×b=b×a

可以寫成ab=ba或ab=ba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梁蕰秋 陳寶勝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四單元

課  題 簡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二)

學習目標 1、在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的同時,介紹“平方”的書寫方法以及數與字母相乘的書寫習慣,進而教學代入求值。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教會學生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介紹“平方”的書寫方法以及數與字母相乘的書寫習慣

課  型 新授課 教具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咱們學習了用字母來表示數和運算定律,你還記得那些知識點呢?

其實,字母還可以用來表示公式及數量關系,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相關知識。

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們學習過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誰能起來說一說?

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如何用字母來表示公式。

我們通常用S表示面積,用C表示周長,用a表示正方形的邊長,你能嘗試著用字母來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嗎?若有困難可以小組商量,開始。

兩個相同的字母相乘,它們之間的乘號不但可以省略,還可以怎樣寫?它怎樣讀?表示什么含義?

S=aa=a2

教師再次強調 a2表示兩個a相乘,是a×a

2a表示兩個a相加,是a+a

為了助學生理解,可以出幾個習題練習一下。如32、52、72、

直接導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采用先獨立思考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既有利于讓學生鍛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利于互相幫助

教師一邊問學生,一邊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

隨機練習加強學生理解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在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時候,誰寫在前面?

2、針對剛才咱們所學的用字母表示公式,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那現在我們來做個練習,檢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況。若有困難可小組同學商量。

求下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6cm

教師強調先寫字母表示的公式,在帶入數字計算。

三、練習鞏固

1、用字母表示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b       S=---------------

                           C=---------------

       

        a

把例3第二問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強調,加深學生的印象

學生自己嘗試寫出,教師可以對學困生加以指導

《學習樂園》相關習題

計 用字母表示數

正方形:面積 S=aa=a2

          周長  C=4a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備人單位 羅村鎮中心校 主備人 劉瑞霞 呂敦樹

備課年級 五年級           備課單元    第四單元

課  題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學習目標 使學生學會根據所給條件寫出兩步運算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進一步掌握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為學習用方程解應用題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 正確寫出兩步運算的含有字母的式子并能熟練運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

課  型 新授 教具 課本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一、結合實際題型,引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例三

一個商店原有120千克蘋果,又運來10筐蘋果,每筐重a千克。

(1)用式子表示出這個商店里蘋果重量的總數。

一、5分鐘

讓學生做題,并進行講解。引出這一節課的課題:學習怎樣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二、18分鐘

1、讓學生自己嘗試回答

2、引導學生交流并思考下列問題:

(1)要求商店一共有多少千克蘋果,需要先求什么?

    (2)怎樣求又運來了多少千克蘋果?

   (3)怎樣求一共有多少千克蘋果?

3.通過討論,得出商店共有120+10a千克蘋果。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法學法及時間

(2)根據這個式子,求a等于25時,商店一共有多少千克蘋果?

2、再多做幾個這樣的練習,達到熟練掌握。

三、鞏固練習

(4)若知道a=25,求出此式子的值?

若a=10,請學生口述計算過程和結果。

三、12分鐘

預習新課。

計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120+10a

A a =25 

A a =10

教后小記

備課組長審閱簽字及時間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