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學會了 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的意義,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
2、借助資料復習萬以內數的讀寫、大小比較、估計,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減及幾千幾百加減幾百等知識點,感受大數的意義,建構起本單元的知識結構體系。
3、擴展資料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首先我們回憶一下,在這一單元你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我們的家鄉山東,看看同學們是否真正學會了這些知識。
二、創設情境,建構知識體系
(一)出示材料:《蓬勃發展的“孔孟之鄉” 》,從計數原理入手復習。
1、學生閱讀思考:在這段話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經學到的計數單位?
學生可能答:個、十、百、千、萬。
2、這些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可能答:十個一是一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
3、共同小結:10個小單位合成一個大單位,我們學過的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從右到左)萬千百十個,任何一個數都是由若干個計數單位組成的。(板書:計數單位)
(二)針對萬以內數的讀寫、大小比較等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1、你能發現我們“孔孟之鄉”中的數字嗎?(學生讀數)
2、你能把橫線上的數字寫出來嗎?(學生寫數)
投影展示學生寫的數:2077、4393、510
3、你知道這三個數有多大嗎?
學生可能答:2077是由2個千,7個十和7個一組成;4393是由4個千,3個百,9個十和3個一組成;510是由5個百和1個十組成。
4、你能將這些數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嗎?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1、4393>2077>510
2、510<2077<4393
5、同學們在比較數的大小時有什么好方法嗎?(板書:比較數的大小)
(學生回顧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從位數多少、數的組成和近似數等方面考慮。)
6、你能從文中再發現幾組數進行比較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學習,匯報結果并說出理由)
7、小結:同學們想到了很多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這個數大,位數少的這個數小;位數相同時,從最高位開始比較,最高位大的數大,最高位小的數小。
(三)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1、你能估一估這段資料有多少個字嗎?(學生自由交流)
同學們的答案不同,那到底誰的更接近呢?首先讓我們想想估計的方法。(板書:估計)
學生總結估計的方法:1、先估計一行有多少字,再數出有幾行的方法。
2、先估計空白的格數,用整頁紙寫滿的字數減去空白數的方法。
3、同學們估計出了這段資料的字數,看來同學們在估計時很有策略。老師這兒有一段資料,你能很快估計出這段話有多少字嗎?
4、對比出示:資料:《青島簡介》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
濱城市。全市海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
線730公里。全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
區1102平方公里,所轄膠州、膠南、即墨、平度、
萊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現有海島69個,岸線總
長132公里。青島現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5種,中
國馳名商標6個,有4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12家企業入選國家500強企業,市級以上名牌產品
共168種。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匯報結果及方法)
4、小結:在剛才的估計中有的同學速度很快,看來我們還可以采用比較估計的方法,對比這兩段資料的篇幅進行估計,是一種好方法。
(四)根據這些資料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解答時說出口算原理)
小結:同學們之所以算得這么快關鍵是掌握了算理,把整百的加減法和幾千幾百加減幾百換成了一位數或兩位數間的加減法。
(五)同學們再讀這段資料你從這些數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思想)
小結: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感受到了山東的蓬勃發展,山東的美,作為生長在山東的我們怎能不為之自豪呢?那就用我們善于發現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吧,你一定會有更珍貴的發現。
三、全課小結:請同學們談談今天的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個、十、百、千、萬等計數單位間的關系;萬以內數的讀寫和比較以及估算等,同學們對萬以內的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四、布置作業:請同學們也來收集這樣的資料與同伴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