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四。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2、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3、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體會估計的重要性。
1、 情境激趣、提出問題。
(1) 師生交流對農村的感受和印象。
問:小朋友們,誰去過農村呀?說說你對農村的印象和感受嗎?
請有過對農村親身感受的孩子說一說對農村的親身感受。
教師引導:是啊,美麗的新農村,農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老師繼續帶同學們走進新農村,和農村的小伙伴手拉手,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好嗎?
(2) 課件展示走進農村的場景畫面。
場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學操場。
場景二:白菜園。
場景三:小樹林。
邊展示邊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提出問題。
課件定格三個場景,問:看著這三幅畫面,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樹苗?
教師有順序的將這些問題板貼。
2、數一數,初步體會估計的重要性。
(1)數一數。
問:數一數,你能很快地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給學生時間一定時間,讓學生數數看。
(2)談體會:
問:你得出結果了嗎?遇到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因為數量太多,一時數不過來、也數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擋住了,看不著,沒法數。
(3)我數出了每行有6個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會算。
……
(3)教師引導:
遇到數量較多的物品,我們一下子數不過來,就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計一下大體數量,今天我就來學習數量的“估計”。板書:估計。
補充板書:大約
大約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大約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約有多少棵小樹苗?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尋找估計策略。
1、 探尋估計策略。
(1)明確問題:大約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課件展示場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學操場。
(2)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教師提出要求:仔細觀察畫面,動腦筋、想辦法,請你自己先試著估計一下。
(3)小組內合作交流。
你是怎樣估計的?在小組里和身邊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4)小組匯報,向全班介紹估算方法。
可能會出現下面方法:
兩橫排大約是30人,用筆把兩橫排圈出來,六橫排圈了3個圈,大約是90多人;
兩豎行大約是10人,把兩豎行圈成一圈,16豎行可以圈成8圈,大約是80多人。
數出每豎行有6人,10豎行是60人,再加上6豎行36人,一共是96人。
一半有8豎行,每行有6人,一半有48人,兩半合起來大約有96人。
……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用筆筆圈一圈,估一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估計正確率。
(5)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普遍都采用數出有幾行、有幾列,然后通過確定一部分來估計全體的方法,還有不少同學用到了估算。估計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是正確的,結果不一定完全相同,
2、鞏固估計策略。
問題一:大約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課件展示場景二:白菜園
(1)學生個人嘗試估計。
教師提出要求:仔細觀察畫面,請你自己先試著估計一下。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會出現下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 有5行,每行6棵,共30棵),再推想8畦白菜大約有多少棵(2畦大約有60棵,4畦大約有80棵,8畦白菜大約有240棵。)
先估計2畦白菜有多少棵(2畦白菜 有10行,每行6棵,共60棵),8畦白菜4個兩畦就是有4個60棵,大約有240棵。
……
(3)教師小結:估計的時候要有一定根據,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估計。
問題二:大約有多少棵樹?
(1)教師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誰估計得最快、最準。
學生比賽。
(2)交流估計經驗。
請估計的最快最準的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估計方法。
三、走進生活,鞏固拓展,完善估計策略。
1、估計“給爺爺的一封信”的字數。
(1)課件出示小明給爺爺的一封信,請一名學生讀一讀。
師生交流讀信感受。
(2)教師提出要求:請你估一估小明大約寫了多少個字?
學生嘗試估計后,全班交流估計的結果和估計方法:
A、 先估計1行的字數,再算幾行的方法。
B、 先估計空白的格數,再整頁寫滿的字數減去空白的字數。
C、 用割割補補的方法,將開頭一行的字補到第三行中,湊成一整行,再按(1)的方法進行估計。
……
2、教材25頁自主練習第2題。
估一估,大桶里能盛多少個乒乓球?說說你的理由。
引導學生觀察大桶的體積大約是小桶的2倍,所以大桶能裝的球大約是小桶的2倍。
3、教材26頁自主練習第3題
大約還能再放多少盆花?
“還能再放”是什么意思?
然后學生獨立估計,全班訂正。
4、教材26頁第5題
學生獨立估計后,全班訂正,交流估計的方法。
5、課外實踐:
在學校操場上走100步,估一估有多少米?
想一想1000步大約有多少米?
圍學校操場走一圈,數一數走了多少步,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米?圍繞這個問題請你寫出一份小實踐報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四。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2、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3、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活動一、交流課外實踐小報告:
1、談話:昨天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實踐作業:請同學們圍學校操場走一圈,數一數走了多少步,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米?現在誰想向全班同學介紹一下。
2、全班交流實踐結果及估計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策略:
(1)先確定一步的長度,來推斷100步的長度,進而推斷幾百步的長度。
(2)先確定10米或100米大約走幾步,再看看總步數中有多少個10米或100米
……
活動二、走進生活估一估。
1、課件出示運動場看臺圖片。
(1)教師引導:學校運動場有這樣的四個看臺,請你估計一下學校運動場看臺大約能坐多少人?
(2)學生獨立尋找估計策略。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估計策略。
先估計一個看臺有大約有多少人,再推斷四個看臺大約有大約有多少人。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一個看臺大約有多少人(估計一排和六排大約有30多人,二排和五排大約有30多人、三排和四排大約有30多人,所以每個看臺大約有100人。)
2、課件出示三糖罐
大約( )塊 大約400塊 大約( )塊
學生估計,并說出理由。
2、課件出示作業本情景圖:
教師引導:這是同學們的作業本,你能幫助小女孩估計一下作業本的數量嗎?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估計并說出理由。
活動三:數字組合(教材26頁第六題。)
(1)教師引導:估計一下,你能用0、5、1、2這四張數字卡片擺出多少個不同的四位數?
(2)小組合作研究,擺擺看。
(3)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擺得最多、最全。
小組匯報交流,請擺的擺得最多、最全的小組介紹一下成功的經驗,怎樣才能有規律、有順序、不遺漏的擺出18個數字來。
(4)這四張卡片擺出的最大的四位數是幾?最小的四位數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