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體驗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出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通過分析的出結論。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操作的歡樂。
【教學重點】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有一天,孫悟空化了4張餅回來八戒急著要吃,孫悟空為難八戒說:“想吃餅也容易,先回答幾個問題,答上來就吃!”這下可饞壞了八戒,聰明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八戒嗎?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小組活動
(1) 出示教材27頁“分一分”的第(1)、(2)題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片代表餅,動手分一分。
每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2=2(份)
每1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1=4(份)
師:每1/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把每個圓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以分成8份。4÷1/2=8(份)
師:每1/4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學生對那個手操作,把每個圓片都平均分成4份,一共可以分成16份。
4÷1/4=16(份)
(1) 出示教材27頁“畫一畫”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在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2)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28頁“填一填”“想一想”
師:通過剛才的“分一分”、“畫一畫”、“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動,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1、 學生獨立完成28頁的“試一試”。
集體反饋,同桌之間訂正。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數除以一個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三、 課堂練習,鞏固運用
書本練一練
四、 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聰明的小朋友們,八戒在你們的幫助下吃到了餅,也有了新的收獲,你們知道它的收獲是什么嗎?
(學生談收獲)
【板書設計】
整數除以分數
a÷ =a× (b、c≠0)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中的第三節課。本節課旨在借助圖形語言,在操作活動中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為此,根據本節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個體經驗,本節課做了如下三個層次的設計:
第一層次:“分一分”的活動。通過學生動手分餅活動,讓學生經過觀察、比較與思考,發現整數除以整數與整數除以分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借助圖形語言,初步感知體會“除以一個數”與“乘這個數的倒數”之間的關系。這樣做不僅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更好理解分數除法意義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即分數除法的意義可聯系整數除法的意義進行學習。最后,通過啟發性的問話:“觀察這一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激發學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層次:“畫一畫”的活動。在第一層次分餅的基礎上分線段,雖然線段圖比圓形圖更抽象,但學生已有分餅的經驗,所以學生根據問題不難列出算式,怎樣求出結果就成為這一操作活動要解決的問題。其中(1)(2)小題比較容易,學生從圖上可以看出結果,關鍵是第三小題不容易突破,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主要是讓學生弄清第(2)小題的算理,再將此方法遷移到地(3)小題。
第三層次:“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動。由于學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礎,這部分比較大小的題目,他們不難填出答案。但關鍵是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從而發現題目中蘊含的規律。這一活動是學生對前面問題思考過程的整理,對分數除法意義進一步的理解。
第四層次:實踐應用活動。是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內化知識的過程。
第四課時 分數除法(二)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體驗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重點】
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
【教學難點】
在小組間交流合作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一課我們學習了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你們還記得嗎?老師考一考你們好嗎,看題目。
通過提問,全班訂正,導入新課。并評價。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題目。
提問學生解方程的規律,并指名說一說第一小題的解法。
其它題目獨立作,全班訂正。
三、課本第三題
指名說出題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題
1、先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小組間交流發現了什么規律。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整數除以分數
除以真分數商大于整數
整數除以分數 除以1商等于整數
除以假分數商小于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