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蓖ü練習,鞏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2本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比醚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服務生活的價值。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例2的圖片紙、剪刀。
學具:例2的圖畫紙一張、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剛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誰能說說這兩種圖形的面積分別應該怎么計算?
學生回答。(略)
教師: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上述知識。
二、教學例1
1背氏中畔。课汲鍪纠1的情景圖,并出示相應的信息。
2閉頁鑫侍狻
教師:從這道例題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請找出此題的問題是求什么。
3碧致勱夥ā
(1)學生分組討論:
①理解油菜籽的產量主要與什么相關。(地的面積)
②土地是什么形狀?(長方形)
③長方形地的面積怎么計算?(長×寬)
(2)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學生獨立解決此問題。
三、教學例2
1背氏中畔?渭出示主題圖及相關的信息。
2憊鄄旆治。该彩~氐淖槌汕榭鍪竊躚的?有哪些形狀?
3背鍪疚侍。两个问甜倳r出現,請學生分別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別是哪部分。
4碧致勱餼觥
(1)草坪的面積怎么算?
①左、右分開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來組成一個大長方形,再計算。當學生說出第2種方法時,請他到展臺上來動手操作,演示如何組合(用剪刀剪開再組合),全班同學也模仿操作,體會組合的過程。
操作完后要標注各邊的長度,再獨立計算。
(2)小路的面積怎么算?輔滿小路要多少塊磚?
①找出剛才剪下的“小路”,說說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生獨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活動(第53頁)
要求:
1狽中∽楹獻魍瓿傘
2碧致鄢齷疃的步驟。
3狽腫榛疃。
4比班交流方法與結果,互相評價。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實踐活動:考察素質教育基地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61~6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筆寡生能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兩位數乘法等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
數學的理解。
2迸嘌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比醚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1碧岢鑫侍
教師: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很多數學知識,你們能運用這些知識
解決問題嗎?
教師:今天我們將到課外去學習,讓你們運用數學知識到實踐活動基
地去解決問題。
教師:(介紹實踐活動基地的情況)有種植區、養殖區、氣象觀測區…
…
2比撾穹峙
教師與學生一起確定各組在活動基地中重點解決的問題和各自要做的準備工作。
二、活動過程
1苯餼齬園中的數學問題
(1)解決玉米地的數學問題。
教師:這塊玉米地是什么形狀?(長方形)現在要算一算這塊地有多少
株玉米?你有哪些解決辦法?
學生合作估測面積,估算玉米地有多少株玉米。
教師:想一想,解決剛才這些問題,你們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2)解決桃園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你能發現桃園中的數學問題嗎?
教師: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教師:這兩個問題我們能解決,看一看,每棵樹大約能收34千克桃,
桃子現在每千克能賣2元。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教師:想一想,剛才解決這些問題,又用到哪些數學知識?
2苯餼銎象觀測區里的數學問題
(1)學生分組,課外到氣象觀測區觀測一周里氣溫、濕度、風向情況,并做好記錄。
(2)交流。
3苯餼鲅殖園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你知道養殖園有多少只兔子嗎?有哪些辦法解決?
學生動手數,計算。
討論:(1)你知道兔子有哪些生活習性?
(2)你知道兔子一身有哪些經濟價值?(該問題重點引導學生從兔子的毛、皮、肉
、糞便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去發現兔子的經濟價值)。
三、總結反思
教師: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談感想、收獲,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