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練習課/整理與復習/復習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5-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 練習課 課時 五                    (34)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掌握簡單的分數的認、讀、寫。

2、 掌握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方法。

3、 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 比較簡單的分數大小;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

2、 能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進行交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1、 這個單元,我們認識了“數學家族“里的一位新成員--分數。誰能說一說我們學習了哪些關于分數的知識?同桌互相說一說。

2、 全班交流。

師板書:

(1) 分數的意義。

(2) 分數的讀寫及各部分名稱。

(3) 比較分數大小。

(4) 分母相同分數的加減法。

3、 請大家分別對每個知識點舉1-2個例子,與同桌交流。

二、課堂練習

1、組織學生訂正練習三弟1、2題。第1題,提醒學生要數清總分數。

2、指導完成第3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指導學困生。

3、指導完成第4題,鼓勵學生直接寫出答案。

4、指導完成第5題。

弄清每個人吃了這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再計算。

5.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第5、6題,然后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有難度的可以在小組內商量解決。

6.第7題不要求學生都會做,但卻都要

去思考。可以啟發學生用局部平移或旋轉地方式,把復雜的圖形變簡單些,問題可能也會變得容易些。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三、全課總結。

通過練習,你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自由說。 學生交換作業,互相批改,互相評價。

可翻書回顧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并和同桌說一說。

1、學生獨立完成后,當“小老師”檢查同桌作業并交流做法,評價作業。

交流本單元所學知識。

2、獨立完成,共同訂正。

根據板書與同桌互相舉例。

3、學生獨立完成,指明驗證答案。

4、理清題意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學生獨立完成第5、6題。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學生獨立思考后,用自己事先準備的圖局部平移或旋轉。

可小組內交流,以好生帶動差生。

板書設計

練習課

教學反思:

學生在解答教材第1題橫排第3幅圖時,出錯比較多,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延長圖中原有的線,在此基礎上,學生能一眼看出把圓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站了其中的幾分之幾。看來有的土模需要師生間的思維碰撞,學生才會明白。

課題 整理與復習 課時 五                   (35)

教學目標:

1、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感受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 能從直觀圖中比較分數的大小,并能進行簡單分數的加減計算。

3、 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的意義,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 理解第67頁第2幅圖兩個杯子不一樣大,各杯的三分之一不一樣多。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看圖聯想,梳理活動

1. 出示教材69頁第一幅圖,問:你學會了什么?

2. 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

4. 這幅圖與我們學過的哪部分知識有關?(這部分知識我們已整理過,學生翻書回憶)

板書:

分數

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會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會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板書提問:

A.在理解分數的意義時,你認為應注意什么?

B.怎樣比較分數的大小?舉例說明。

6.整理學習方法。

你是怎樣學習這一單元的?

指名口答,只要合理,都應肯定。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看圖,出示教材67頁第8題。

1、 完成(1)、(2)題。

     2、同桌交流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三、直接比較分數的大小。

1.教材第70頁第1題,說一說題的意思。

(1)出示第1題,告訴你的同桌兩個分數的意義,并說明怎樣涂色,比較它們的大小。

(2)獨立做后2題,屏幕展示講評。

(1)利用圖(1)情境讓兩位同學示范喝水,比較二分之一與三分之一的大小。原因:這兩個分數對應的整體是相同的。

(2)利用圖(2)情境,同桌2人實驗,明白大杯的三分之一比小杯的三分之一多。原因:與這兩個分數對應的整體是不相同的。

(3)想一想;比較分數的前提是什么?

教師引導:如果分子都是1,如圖上,第二幅圖,小男孩和小女孩都喝了1/3,為什么這兩個1/3不相等呢?從而引出:這些分數大小時對應的整體是相同的。

四、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1、教材第70頁第4題的第1、2豎行,先計算,再說明算理。

2、重點指出:四分之一加四分之三等于二。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看圖獨立思考。

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答案:

2、 每個人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

3、 男孩子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

4、 穿藍衣服的男孩先吃了四分之一,問還剩幾分之幾沒吃?

理解:整體1可以是1個物體,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

是否把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4個小朋友每人吃了四分之一,問共吃了多少塊蛋糕?

   拿刀的小朋友把他的一份給另一個男孩,問另一名男孩比其中一個女孩多吃了幾分之幾?

   進一步認識同分母分數加減的運算規律: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明白:動手實踐是探索新知的重要途徑。

學生獨立填空,全班交流,驗證答案。

學生可能提出:

1.跳小繩的占總人數的 幾分之幾?

2.跳大繩的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3.跳繩的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同桌相互說一說,明白5/8>3/8。

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訂正答案。

仔細觀察、思考。

同桌之間互做實驗,然后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

生1:分母相同。

生2:分子要是1。

體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時,分數對應的整體必須相同。

獨立計算,說算理。

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板書設計:

 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會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會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反思:

教材第69頁的第一幅圖要充分讓學生開展提出數學問題的活動。67頁的第8題也是非常好的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素材。

課題 復習面積和面積單位 課時                       (36)

教學目標:

1、 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

2、 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 初步評估和反思。

4、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單位間的有條理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1、 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合作學習,梳理知識。

1. 回憶在“面積”這一單元,你學會了什么?

(1) 面積的含義

(2) 認識面積單位

(3) 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進行換算

(4) 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5)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 依板書提問:在理解圖形的面積含義時,應注意什么?

3. 你們都學會了哪些面積單位?距離說明它們分別用來測量什么?拿出學具說給你的同桌聽。互相交流。

4.請分組把你認識的面積單位從大到小排列,并說出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生說師板書:

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評估、反思。

1.獨立做第70頁第3題。

2.小組自評,反思。

3.全班評估,反思。

三、綜合應用知識。

1.出示第69頁第2幅圖。從圖上獲得了什么信息?

2.電腦出示鋪瓷磚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鏡,產生問題。

3.小組合作:提數學問題,并想出解決的辦法。

4、全班交流,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生認真傾聽。

5.重點引導學生講思路:為什么改寫單位。

四、合作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討論:我的成長足跡。

(1)我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2)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讀物……

(3)我學會了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2.分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小組總結匯報,師總結板書

生獨立思考,自由說:

學過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等。

平方厘米可用來測量橡皮、書本等的面積……米可用來測量教室的面積、黑板的面積等……

學生討論,小結:圖形必須是封閉的。

獨立做提。(可以拿出面積單位比一比,再思考。又組長主持討論、評估、反思)

生獨立看圖

小組合作學生可能提:

(1) 房間面積?

(2) 瓷磚面積?

(3) 需要多少塊磚?

小組匯報,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1) 面積的含義

(2) 認識面積單位

(3) 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進行換算

(4) 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5)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這類題目時,有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時沒有注意題目中所給數據的單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