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齊賢鎮中心小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一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蔣海燕   

一、設計思想

利用連加、連減的計算經驗直接嘗試計算加減混合試題。通過學習經驗的遷移讓學生大膽嘗試計算。隱退教師角色,促使引導學生自己來嘗試,自己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重視開展討論交流活動,充分開展學生的差異資源。發揮優生的作用,開展互幫互學,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使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一)課標解讀

學習數學是為了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學學習,應使學生在興趣與動機、自信與意志、態度與習慣等幾方面得到發展。因此教材結合計算的教學,安排應用數學解決問題,初步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二)內容分析

“加減混合”在教科書75頁。它安排在“連加連減”之后,與之采用了同樣的編排方式,目的是使學生能聯系連加連減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混合計算。教材安排的生動的插圖,有利于學生從看著第一步算出的得數計算第二步,逐步過渡到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記憶在頭腦里去完成第二步計算,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學情分析

在上節課中,學生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的算式意義和計算方法,對于需要兩步才能計算出結果的算式,基本上已經掌握要先計算第一步的得數,再用第一步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進行第二步計算。本節課的加減混合,也需要進行兩步計算.有了前一節的基礎,就能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本課知識的學習。但還是不能忽視加減混合計算的另一個難點-----由于前后兩例題計算步驟所采用的計算方法不一致,使計算過程不能順利進行,因此,教學時非常有必要創設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第一步計算和第二步計算的意義。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初步理解并掌握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數學思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解決問題:能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鞏固等學習活動,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培養與人合作,有條理、清晰地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情感與態度: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計算加減混合式題的方法,能熟練地口算出得數。教學難點是記憶第一步的計算得數。教學關鍵是理解算式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和培養心記能力。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利用連加、連減的計算經驗直接嘗試計算加減混合試題。通過學習經驗的遷移讓學生大膽嘗試計算。

2、隱退教師角色,促使引導學生自己來嘗試,自己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

3、重視開展討論交流活動,充分開展學生的差異資源。發揮優生的作用,開展湖互幫互學,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使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回憶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件準備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在操場上畫好游戲的圖形。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課件準備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復習準備

看算式編故事,然后說說計算的順序。

3 + 4 + 2 =          7 - 3 - 2 =

師:小朋友看著這兩個算式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可以說說你身邊的事。(請學生自由說,如:森林里3只小鹿在找食物,沒過多久跑來了4只,后來又跑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鹿?)讓學生說說計算的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讓學生說說在7 - 3 - 2 =的計算中第二步是哪兩個數相減。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看題說故事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算式意義的理解,把抽象與具體相結合,便于學生理解,與實際接軌。同時還讓學生說計算的步驟這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2、激情設疑。

電腦出示森林與湖水,天鵝們快樂嬉戲。

瞧!這里都有些什么?

根據學生對畫面的描述,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知。

師:為迎接我們的到來,小天鵝們跳起了天鵝舞。

(1)教師電腦演示:4只天鵝在湖面上,又飛來了3只天鵝。)看到這一情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師:要算湖里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教師根據回答板書:4 + 3

(2)教師操作屏幕,上面出現湖里7只天鵝飛走2只的場面。

師:湖里的2只天鵝洗完了澡拍著翅膀飛走了,現在還有幾只天鵝?接著我們該怎么列式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4 + 3的后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并讀算式。

⑶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言。)

⑷引出課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 類比探究算法。

⑴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說)

(2)那么4+3-2該怎么計算呢?

①學生討論。

②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敘述過程在屏幕上的算式中4+3-2中標明計算順序。

③教師小結。(板書得數“5”。)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找到新知識的切入口,有效突破新知的重點。】

2、 學習例2。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生了新變化。(電腦演示修改后的例2:湖中5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你能把圖意說給大家聽嗎?

⑴學生說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⑶誰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⑷試著計算5-2+3。

⑸交流匯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5-2。根據學生說的教師在屏幕上閃動

師:為什么先算5-2?

生:因為圖畫上是5只天鵝先飛走2只,只有用減法先算出5只天鵝飛走2只湖里還剩幾只后,才能算出飛來3只后湖里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師: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相加?

生:是5減2的得數3與3相加。(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個方框里寫上2,并在屏幕上閃動                                                    

2、 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設計意圖:教學時扶放結合,觀察概括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反饋練習

1、乘汽車(電腦演示:車上有6位乘客,到了車站后走下了2個,但又上了3個。)。

⑴說圖意。

⑵提數學問題。

⑶列式計算。

2、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上擺上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添加4根。讓學生根據小棒擺的過程把算式7-()+()=()填寫完整。并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3、室外游戲。

⑴教師事先在操場上畫好圖。

⑵帶領學生來到操場分別選三位同學分成兩組進行活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3 -2  +4  -5  +3

8-6 +4  +2  -3  +5

7+2 -3  -4  +5  +3

1+4 -5 +7  +2 -5

8-1  -3 +6  -7 +3

2+6  -6    +5  +3 -8

[這樣有助學生在活動中實際感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4、回教室,繼續練習。

⑴出示:“做一做”。

⑵學生列式計算。

(四)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運算

4 + 3-2 = 5           5-2 + 3 = 6

 7                    3

十、作業設計

  《數學課堂作業》35頁

十一、鎮街交流意見

    

十二、教師使用體會

[問題研討]

1、 怎樣才能讓這節課中的各個環節更有趣味性,更能讓數學走進生活,融于生活?

不為學而學,只為用而學。

  [參考資料]

  《教師數學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至113頁。

  《新課標教學大講義》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