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蘇教版小學數學計劃1-6年級全套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蘇教國標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8-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全冊總目標 1、數與代數。

(1)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2)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一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能結合具體情境

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3)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

(4)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噸,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1)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經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統計與概率

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情況分析

教學措施

1、努力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因人因材施教。

2、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一絲不茍、認真作業,細心檢驗的學習習慣。

3、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學具、電教圖片等教學手段,使學生腦、手、口、眼同時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表達等能力及創新意識。

4、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5、教師教學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教學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6、教師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7、教師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 單元 課題 課時 時間 單元教學要點 綠色環保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

1 除法 13課時 第一周

第三周 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百數或整十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被除數各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或被除數前兩位上的數能被整除),并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3、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驗算的重要意義,掌握驗算的方法,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4、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估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5、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利用練習中的植樹活動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

2、組織學生開展計算小競賽。

3、每人講一個數學家的故事。

2 年、月、日 7課時 第四

第五周

1、通過觀察年歷,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天數。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合作的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4、在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年、月、日和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了解農作物的 生長周期。

2、每人制作一份2008年的年歷 。

3、我們全家的生日

3 平移和旋轉 4課時 第五周

第六周 1、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

2、通過聯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通過設計圖案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體驗幾何圖形的美。

4、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世界,提高應用數學意識。感受數學

美麗的花邊

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

單元 課題 課時 時間 單元教學要點 綠色環保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

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的情感。

4 乘法 12課時 第七

第八周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的過程,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各位都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并會簡單的估算。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有關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或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1、利用練習中的植樹活動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

2、計算比賽

5 觀察物體 4課時 第九

1、 通過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形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認識。

2、 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3、能通過對4個同7、 樣大的正方體拼擺成的物體的觀察,正確選擇或描述出相應的視圖;知道從同 一個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得到的視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夠依據同樣的視圖要求,拼擺出不同形狀的物體。

4、能夠按要求進行有條理的觀察、有根據的判斷;能夠根據圖形或實物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能夠在拼擺活動中,有計劃地進行嘗試并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操作以及在操作中發現的問題。 每兩人準備12塊同樣大的正方體木塊。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的不同面;

學生看圖辨別從哪個方向觀察的。

6 千米和噸 6課時 第九

第十周 1、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 在課前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9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踐活動:了解千米,每人步行一千米。

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 單元 課題 課時 時間 單元教學要點 綠色環保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

3、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培養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的能力。

14、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7 軸對稱圖形 5課時 第十一周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事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4、通過實踐活動,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意識。 1、尋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照片等,與同學分享。

2、奇妙的剪紙

8 認識分數 10課時 第十一

第十三周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比較熟練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使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通過操作,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1、應用題思路過關

2、分數計算比賽

9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4課時 第十三`十六周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能利用已有的對面積、面積單位以及面積面積計算方 1、實際測量、算面積的競賽。

2、根據面積與長或寬制作長方形。

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 單元 課題 課時 時間 單元教學要點 綠色環保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

法的理解,合理選擇不同策略,比較、計算或估計一些物體和平面圖形的面積。

10 統計 5課時 第十六

第十七周

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使學生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1、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分析和處理數據,從而根據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

2、設計調查活動,感受并鞏固平均數的方法。

11 認識小數 7課時 第十八周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在通過探索、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小數和應用小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感受愛國主義的教育。法的理解,合理選擇不同策略,比較、計算或估計一些物體和平面圖形的面積。 1、搜集關于小數產生和發展的資料,進行閱讀、交流。

2、進行一位小數大小比較和小數加、減法的過關比賽

12 整理與復習 6課時+機動 第十九周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提高數學思考的能力。

2、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經歷回顧學習情況和整理知識、方法的過程,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初步培養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

1、知識點單項過關。

2、進行實踐性項目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