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數學51頁、52頁
教學目標:
1、 經歷分蘋果的實踐操作過程,使學生初步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體會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2、 結合實踐操作,經歷用豎式表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操作、觀察、探索,并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 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 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具準備:蘋果(圖片)、課件
學具準備:若干個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猜手指游戲,當學生感到驚訝時告訴學生這里還有一個數學知識在里面呢,你們想學嗎?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以舊引新
(1)復習舊知
師:(出示15個蘋果圖)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幾盤? 你是怎樣計算的?
師:可以用除法(板書)解決。
(2)探究新知
出示16個蘋果,如果每盤放5個,想想會出現什么情況,同桌拿出圓片擺擺看。
(3)根據同學的匯報結果填表格
小結:剩下的1個蘋果不能再分了,這種情況就是平均分后還有剩余。
(4)如果是17個、18個、19個呢?
請同桌合作,拿出圓片分分,把分得的結果填在表格里。
(5)師指著表格,你能把剛才分得的結果用算式表示嗎?并指出各表示什么。
選第一個式子板書
16÷5=3(盤)……1(個)
( 6)讓學生逐一列豎式,并說出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師指著表格說,拿東西來分,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剛好分完,第二種是還有剩余的,像這樣的分法我們把它叫做有余數的除法。補充板書:有余數
(7)觀察黑板上的豎式,觀察比較余數和除數,說說有什么發現?
師(舉一反例)說說余數比除數大可以嗎?為什么?
三、拓展應用,強化新知
1、判斷對錯,對的√ 錯的× (投影出示)
2、在框里填數(投影出示)
3、回到課前的游戲
四、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