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上冊第93~9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來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培養觀察、推理與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3.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坐標的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4.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養成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習慣。
教學重點: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來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歌曲《我和你》,提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去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我想同學們肯定非常喜歡這些出色的運動員是嗎?今天老師帶來了部分運動員的照片,想看嗎?(課件出示照片)
2.這些運動員中,你最喜歡誰,把他的名字寫在學習卡上,然后在反面簡單描述一下他在屏幕上的位置,我們做個猜猜看的游戲。
3.讀學習卡,同學們猜,(一個人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猜測,讓同學們產生疑問)過渡:怎樣才能更清楚的更簡單的表示出一個人的位置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設置疑問,引出數對
(一)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1.咱們先以同學們的座次為例,剛才你們說到的豎排指什么嗎?(學生指一指)在數學上稱列,從哪開始數,你們有兩種數法,習慣上從左往右數。(板書左右)那從觀察者的角度,也就是以老師的角度來看,誰是第一列,請起立,第三列、第五列。
2.橫排指什么,數學上稱行。從哪開始數,(板書從前往后)誰是第一行,請起立,第三行。
3.誰站了兩次,為什么?
4.現在你能更清楚的告訴我你在教室內的位置嗎?你朋友的位置,你班長的位置。
(二)、發揮想象,創造符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1.同學們用簡短的語言表述了班長的位置,數學講究簡練,那你能用更簡練的方式表示班長的位置嗎?小組討論
2.展示小組的意見,全班評價,找出最簡單最清楚的方式。
小結:你們真厲害,用一對數就表示出了一個人的位置,知道這在數學上叫什么嗎?(板書數對)數對表示法是確定位置的一種方法,它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明的,看來同學們又當數學家的潛能。
3.那現在用數對表示出你在班內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
4.老師說數對,聽一聽是誰的位置,請你站一下好嗎?(3,4)(2,5)(5,2),比較后兩個,你有什么發現,(4,Y)怎么回事?(讓學生體會數對表示法,兩個數字缺一不可)
5.小結:在用數對表示位置時應該注意什么?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過渡:同學們用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自己在班級內的位置表示的這么清楚、簡單,可能是太熟悉這個班級了,老師帶來了我們班的座次表,(課件出示)
1.怎樣確定王紅、李娟的位置,(讓學生說一說列、行)然后說出數對。
2.把學生換成圓點,再來找一找王紅、李娟的位置。(指名上來指一指)
3.根據數對在方格圖中找位置。
數學家想了更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圓點用橫線和豎線連起來,(出示表格),你能看懂嗎?再來找一找王紅、李娟的位置。(指名上來指一指)
4.學生在表格上找出這些同學的位置,(3,2)、( 4,4 )( 1,4)、(3,3)、( 3,4 )、( 2,4)、比較一下有什么發現?作為未來的數學家,你想告訴大家什么結論。
三、學以致用
剛才我們研究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現在回到上課時的游戲中,姚明的位置能更清楚的告訴大家了嗎?把你喜歡的運動隊員在屏幕中的位置用數對表示出來,再玩猜猜看的游戲。
四、拓寬視野,總結延伸
1.用數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
2.介紹笛卡爾發明數對的故事,進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