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67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這節課是學生認識人民幣后的一節實踐活動課。教材以學生的購物經驗和已經學習的關于加、減計算和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為基礎,分為兩部分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讓學生在提供的購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幾個問題;第二部分讓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經歷購物過程,積累購物經驗。
[教學目標]
1.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2.培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獲得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1.情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今天是我們的好朋友小叮當最開心的日子,因為他的叮當百貨商店正式開門迎客,來,讓我們一起去瞧瞧。(課件演示:小叮當站在店里高興地接待顧客,身后是許多的商品。)
[評:由學生喜歡的形式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愉快的畫面將學生帶進了一個趣味性很濃的購物情境中。]
2.提出、解決問題。
談話:這里有這么多商品,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價錢。
指名口述柜臺上各種物品的價錢。
課件演示,引出下列問題:
(1)唐老鴨:小叮當,我想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鉛筆盒。
提問:誰能幫助小叮當想想要收多少錢呀?指名回答。
(2)加菲貓:小叮當,我要買一本字典和一個書包,可我今天帶的都是十元人民幣,我大約要付幾十元?
引導學生對此問題進行討論。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大約要付50元錢的?
引導學生根據這個問題提同樣問題并請同桌同學進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當,我就帶了30元錢,我想買一個小熊貓和一個布娃娃,夠不夠?學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提問:誰能像白雪公主這樣提個同樣的問題讓大家動腦思考一下?
分組活動,提問題并解答。
(4)海爾兄弟:小叮當,我們有50元錢,買貨架上的物品,最多能買幾件?
談話:我看,這是聰明的海爾兄弟故意要考考小叮當,同學們,我們小組討論討論,幫小叮當解答這個問題,好嗎?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去。
提問:誰還能像他倆一樣,根據這些物品的價格提幾個小問題嗎?
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后教師再請學生解答。
[評:教師充分利用學生購物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解決購物時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編制類似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情感,為后面學生購物活動做好鋪墊。]
二、組織學生進行購物活動
1.進行分工。
談話:剛才同學們幫助小叮當解決了那么多的問題,現在小叮當想請一些同學到他店中當小售貨員,幫他賣貨,誰想試試?
教師將學生分成售貨員和顧客,并為售貨員佩帶上標志。
2.明確購物程序。
談話:剛才我們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樣購物的,想想我們在購物時,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問題怎么辦?
3.學生進行活動。
學生到課前準備好的玩具柜臺、學習用品柜臺、日常用品柜臺進行購物活動,教師也要參與到活動中,整個活動要體現出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師商量、討論。教師一方面要注意觀察學生提出了哪些問題,同時引導顧客向售貨員提出不同的問題,也幫助售貨員向顧客提一些問題,另一方面要在學生碰到困難時給以適當的幫助和提示。
4.匯報討論。
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匯報,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
(1)教師先請幾位學生匯報一下活動中提出了哪些問題或遇到了哪些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讓大家討論一下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請幾位顧客進行匯報:你原來有多少錢?買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錢?現在還剩多少錢?讓同學判斷算得對嗎?
(3)請小售貨員匯報結果:一共賣出多少東西?收入多少錢?
[評:創設分柜臺購物的真實情境,讓學生人人參與簡單的購物活動,充分體驗如何取幣、付幣、找幣,學會與人合作,體驗交易的過程,同時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通過匯報,使學生深深地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對學習的好奇心,引發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活動總結
談話:今天小叮當百貨商店可真是生意興隆。聽聽小叮當說些什么?
課件演示小叮當的話:謝謝大家,通過今天發生的事,使我懂得以后要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好學好問,這樣再也不會被別人提出的問題難倒,你們說對嗎?
提問:現在誰想說說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獲?
通過學生發言,教師做簡短總結:今天通過實踐活動,我們發現原來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我們做有心人,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和找到更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
四、實踐作業
談話:今天我們進行了有趣的購物活動,回家以后,請大家運用學到的知識和爸爸媽媽
一起去商場購物,好嗎?
[評:使課內的學習活動得以延伸,再一次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享受成功的樂趣。]
[總評]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有如下特點:
1.注重合作,師生互動。
解決問題的過程注重學生討論合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一些比較困難的題目,通過師生互助也順利完成,達到教學目標。
2.問題巧妙,由淺入深。
教師設計的問題環環相扣,由易到難巧妙自然地過渡,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解答問題的方法,同時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發揮最佳效果。
傳統的教學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單調、枯燥。多媒體集音、像、動畫于一體,以生動的卡通形象,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寓教于樂。
總之,整堂課以購物活動為主線,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充分體現了教師嶄新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