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3整理與復習|北師大版(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100以內加減法、統計、有關購物活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整理與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對學過知識的回顧與反思,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認真反思的意識。

3.通過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整理與復習(二)”是對100以內加減法、統計、有關購物活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整理與復習。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關知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主動學習和認真反思的意識。

從教材安排的意圖上看,該主題改變以往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從教材安排的內容上看,該主題分為三部分:你學到了什么、我的成長足跡和一些練習題目。“你學到了什么”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我的成長足跡”目的在于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體現了《標準》倡導的記錄學生成長的理念,是學生自我評價的一種方式。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完100以內加減法、統計、有關購物活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回顧與反思對這些內容進行整理。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歸納、概括的能力較差,所以本節課在教學“你學到了什么”時,應注意給學生一些提示,采取看圖說一說的形式。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的智慧樹上又結出了新的果實。說一說是什么。

(電腦出示智慧樹圖。)

生1:100以內加減法。

生2:統計。

生3:購物中的數學。

師:每個果實中都有一些問題,把其中的問題全部答對就能得到智慧果實。大家齊心協力,得到這三顆果實,好嗎?

(評析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學生感興趣的“摘智慧果實”出發,創設情境,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的游戲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二)學習新知

1.活動一:學到了什么

(1)師:我們先闖第一關。

點擊智慧果“100以內加減法”,電腦出示:

25+2165-22

25+2765-29

①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與大家交流。

②比較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③計算。

59+8 27+25  99-38  31-24

63-9  38+46  50-23  77+23

88-55  43-34  12+9  63+36

師:計算后,想一想你打算將上面這些題分幾類?怎樣分?

生1:我們組有兩種分法,一種是分成兩類,加法一類,減法一類。另一種是分成四類,不進位加法分一類,進位加法分一類,不退位減法分一類,退位減法分一類。

生2:我把得數大的分一類,得數小的分一類。

(這一分法引起爭議。)

生3:我認為這種分法不科學,不知道哪個是大數,哪個是小數。

生4:我也覺得不行,因為沒有一個范圍。

師:(問生2)你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嗎?

(生2點點頭,表示贊同。)

師:分類的標準必須是確定的、統一的。我們幫他把這個標準完善一下。

生5:得數大于50的分一類,得數小于50的分一類。

師:這樣行嗎?

(大家表示贊同。)

師:想一想,如果按分四類的方法進行分類,結果是什么?

(學生說答案,電腦顯示。)

(評析 教學中對每一道題都要用好、用到位,發揮應有的價值。該練習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進一步理解概念,有利于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和創新個性的形成,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促進高層次思維的發展。)

(2)點擊“統計”,電腦出示。

①根據近來一周的天氣情況,在圖中涂一涂,再回答問題。(教師出示搜集的近一周的天氣情況材料。)

②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一周()天的天氣情況

③哪種天氣多些?哪種天氣少些?

④根據所作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點擊“購物中的數學”,電腦出示:教材86頁第三幅圖。

①算一算:用30元5角能買哪樣體育用品,并計算出應找回多少錢。

②數學游戲:同桌兩名同學輪流進行。

A.轉轉盤,確定你有多少錢。

B.出示活動一中的體育用品及價格,選擇你想買的東西,并算一算。

C.填寫下表。

你有多少錢 你想買的東西的價錢 找回多少錢 

2.活動二:成長足跡

師:通過“摘智慧果實”的活動,我們把這一階段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整理和復習。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提綱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與你的同伴談一談。

(1)你還有哪些收獲?

①最滿意的一次數學作業。

②印象最深的一堂數學課。

③用數學解決了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2)你還有哪些問題?

生1:我印象最深的數學課是“跳繩”那一節。因為在計算62-48時,我是這樣算的:將48減掉8湊成整十數40,再用62也減掉8得54,最后算54-40=14。老師夸我的算法與眾不同,有創意,我非常自豪。

生2:(舉起自己的口算作業)我最滿意的作業是這張口算練習,因為這張練習我3分鐘做對了16道題,比原先多算了4道題,我覺得自己有進步了。

師:老師也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大家鼓掌為他加油。

(評析 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生3:有一天,我和爸爸練自行車時,我發現前、后車輪都有16根車條,算了算一共有32根車條,我用到了學過的百以內的加法解決問題。

生4:昨天晚上我家包餃子吃,包了70個餃子,5個合子。我吃了7個餃子,3個合子;爸爸吃了25個餃子;媽媽吃了16個餃子,2個合子。我算出還剩下22個餃子。我是這樣算的:70-7-25-16=22。

生5:一天,我去超市,看到香蕉是每千克5??00元,我誤以為是500元一千克,爸爸告訴我是5元錢一千克。

(評析 通過“用數學解決了生活中的什么問題”,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積極關注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三)總結:誰能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1.改進活動方式,激發興趣

在教學“你學到什么”時,采用 “摘智慧果實”的游戲形式,利用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2.注重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探究

本節課教學注重采用小組合作、同桌交流等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謀劃策,在相互交流中擦出思維的火花、相互補充,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在課堂上創設“成功” 的情境,讓學生回顧自己成功的經歷,欣賞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這些都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教師信任的眼神、及時恰當的表揚以及來自同學激勵的掌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編者點評〗

本節課采用游戲的形式巧妙地對100以內加減法、統計、有關購物活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幾個單元的內容進行了整理與復習。整個過程結構清楚,流暢自然。教師大膽地放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通過有目的地觀察、交流與討論,使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思維活躍。在學生回顧自己學習過程的體會與進步過程中,注意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使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教師注意挖掘練習的功能,如“活動一”中計算練習的設計,學生在鞏固計算的同時,教師設計開放性的問題:想一想你打算將這些題分幾類,怎樣分?這樣的數學練習既完成鞏固知識的功能,更進一步拓展數學練習“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等方面的功能。

另一方面,本節課是100以內加、減法的整理與復習。整節課一改往常復習課上大量做題的設計安排,注重知識的整理,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去探索,去發現。教師有意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分類整理、歸納總結的過程,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課堂上盡力給學生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