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及邏輯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問題.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回答:
0.4米=( )分米 0.06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毫米
0.6米=( )厘米=( )毫米
2.比較下面各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0.84和0.8402.54和25.4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教師:小數點告訴我們小數的大小會發生變化,那么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呢?小數大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教學例1.
出示例1:把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板書:0.004米)
教師提問: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了多少米?(板書0.04米)
同桌討論:把0.004米的小數點轉化為0.04米,小數點是如何變化的?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呢?
教師讓學生把0.004米和0.04米化成以毫米為單位的數.
(教師板書: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從4毫米和到40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擴大10倍.
教師提問:把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得到什么樣的小數?
教師讓學生把這兩個小數轉化成為毫米為單位的數.
(板書0.4米=400毫米
4米=4000毫米)
小組討論: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小數有什么變化規律?
使學生明確: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1000倍.
(2)讓學生從上往下觀察這四個式子,并把二、三、四個式子同第一個式子比較,引導學生找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3)完善結論.
教師提問:在例題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教師總結概括: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4)練習.
下面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多少倍?
3.7237237.2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l)教師提問:例1中的四個式子,如果從下往上看,4米變化為0.4米,0.04米,0.004米,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原來的數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
(3)引導學生概括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律: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4)做一做.
下面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 0.50650.6 0.0506
4.教學例2.
(1)出示例2.
(2)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填書.
5.教學例3.
(1)出示例3.
(2)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填書.
三、鞏固發展.
1.下面的數,如果去掉小數點,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0.70.250.006 0.5062.4
2.下面的數,如果小數點都有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左邊,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36.8 5.41 7.295 128.6
3.填空題.
(1)6.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位是60.3,擴大( )倍.
(2)8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是( ),縮小(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