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后語 推薦度:
- 歇后語笑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1
1、猴子偷了黃連來自找麻煩;硬吃
2、黃廉木做的木魚外面象樣,心里是苦的
3、五倍子與黃連混在一起就成了五倍子
4、用糯米來代替紅薯顯然是不利的
5、把豆子咬在嘴里,你會吃苦頭的
6、綢緞上繡著牡丹,作為錦上添花
7、在領巾上繡牡丹,增加花朵;錦上添花
8、踩在葫蘆上的應該是兩個葫蘆
9、吃完飯,黃蓮勸兒媳婦吃點苦
10、黃蓮木使手盤苦打;痛苦的人
11、黃蓮刻了這位痛苦老人的生日
12、一英畝土地上長著一個大紅薯
13、沒有莖的葫蘆,握不住柄;搞不懂
14、甘薯掰下了一塊土豆,然后把它的關節拿了下來
15、照顧好一件事,失去另一件事
16、喝滿了黃連水,喝滿了肚子苦水;充滿痛苦的
17、我不知道葫蘆里裝的是什么藥
18、被鋸的葫蘆保持沉默;兩塊;沉默
19、為一個熱的紅薯而戰不是男人的事
20、楊先生的葫蘆里全是鬼;填飽肚皮的鬼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2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
搟面杖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廚具,包餃子、做面條、烙餅都離不開它,用處多多。但是設想拿搟面杖來吹火會是什么情況呢?結果無疑是吹不著的,因為……有一則歇后語講出了其中的關竅——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解釋:
(比喻某人對某事一點也不懂),因為搟面杖是實心的,用其吹火當然是氣通不過去了。
“一竅不通”中的.“竅”:本義是窟窿洞孔,此指心竅喻義事情關鍵。
關于“一竅不通”
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
一家財主的兒子跟老師學習,學來學去也沒學會。財主很關心地去問老師:“我家孩子學得怎么樣啊?”老師想來想去,怎么說呢說學得好吧,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說學得不好吧,又怕財主生氣。后來老師想出了一個萬全的說法:“你們家的孩子,七竅通了六竅。”財主一聽分外高興,七竅都通了六竅,很不錯了。殊不知老師的意思是:一竅不通。
“一竅不通”意思很簡單,比喻一點兒也不懂。這個成語不是來源于一個笑話,而是另有出處:
殷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ying虐無度,致使國勢危在旦夕。當時多人都不敢勸諫紂王而暗自嘆息。紂王的叔叔比干,以為自己是他的叔叔,如果規勸他,他一定會悔悟。于是大膽以死力薦,勸紂王修善行仁,改邪歸正。沒想到紂王聽后反而惱羞成怒,將比干殺死,剖腹驗心,想看看比干的心是怎么長的。
孔子聽說了件事,氣憤地說:“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孔子的意思是紂王的七竅一竅也不通。如果有一竅是通的,比干也不會死的。
現在的“一竅不通”,仍被人們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如“對于這道題,我真是一竅不通。”“她對計算機技術,一竅不通。”
類似的歇后語:
棒槌(洗衣時用捶打木棍)吹火——一竅不通
抱著搟面杖當笙吹——一竅不通
扁擔吹火——一竅不通
耳聾鼻塞嘴啞——一竅不通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
實心竹子吹火——一竅不通
實心竹子——一竅不通
彎扁擔吹火——一竅不通
眼瞎耳聾鼻塞嘴啞——一竅不通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3
搟面杖吹火—— 一竅不通
大水沖了龍王廟—— 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孫悟空大鬧天宮—— 慌了神
豬八戒照鏡子—— 里外不是人
孫猴子坐天下——手忙腳亂;毛手毛腳
沒眼的笛子—— 吹不響
騎馬不帶鞭—— 拍馬屁
秋后的螞蚱—— 沒幾天蹦頭;蹦跶不了幾天
孔夫子搬家—— 凈是書(輸)
瞎子點燈——白費蠟
: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相關文章:
關于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02-21
吹火筒美文02-03
又見吹火筒散文07-21
因風吹火的成語接龍06-13
順風吹火成語解釋06-22
《搟面杖的故事》閱讀習題及參考答案06-17
《搟面杖的故事》現代文閱讀及答案12-03
很難的諧音歇后語_歇后語01-25
形容貪婪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