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河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課。
二、獨立閱讀課文,思考:黃河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指讀課文,正音,交流生字詞語。
2.小組討論:說說黃河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語句的學習。
(體會到:黃河水利資源豐富,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灌溉,無私地滋潤著
兩岸的土地,養育著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所以被稱為"母親河"。)
四、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1.黃河除了被稱為"母親河"外,還給我們的中華民族帶來什么災難?
為什么會帶來這些災難?
2.結合課文,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談談認識。
3.針對這種情況,你有什么感受?想說點什么?
五、質疑問難。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課時小結。讓學生談感受體會。
教學后記
[黃河之水天上來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寶玉挨打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