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蠡墅中學 文章作者:王耀春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對學校工作的管理中,首先的是實現教育思想的領導,尤其是校長,要以一個教育者的思想在學校的每一個領域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將他的思想變為全體教師的思想,進而推動各項工作的進行。”基于這樣的認識,近年來,我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在常規管理方面提出了“給教師以平臺,還學生以空間”這一指導思想,實踐下來,收到了初步成效。下面就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談談我們學校在常規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煼e極性的調動,潛能的激發,角色的定位,是提高常規管理水平的不竭動力。
1、平臺創立的前提是作好情況分析。近兩年來,我校聘任的新教師達30多位,全校教師年齡不到30周歲的多達90%,他們中不乏各種層次的人才。因此,學校始終把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從2001年開始,“培養青年教師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就列為宜興市級課題。學校團委通過支部改選、調查摸底,建起了青年人才庫,確定了“人盡其才”的行動策略。
2、創設平臺,即提供給教師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青年教師從走出大學校門到踏上工作崗位,專業知識豐富,工作熱情高漲,缺少的是實戰經驗。學校創設的平臺從實踐上滿足了青年教師渴望探索、渴望成功的心理;從機制上體現了青年教師“出道-成長-成功”過程中不間斷的“保溫”功效。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參與管理的平臺。學校堅持“信任第一”的原則,要求每位青年教師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念,打破學科、年級的界限,大膽放手,讓青年教師參與學校各項常規管理工作。根據青年教師的不同興趣專長,分設“自助餐式”的崗位,象課堂教學研究,學生思想工作,宿舍餐廳管理,校園文化宣傳活動等,由青年教師自主選擇,輪流上崗。象孟莉老師負責的青年志愿者活動,盧小兵老師負責的校園論壇,江志強老師負責的為寄宿生服務的天氣預報等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二、自我培養的平臺。我們深知,“觀念是先導,關鍵是教師”,為適應新世紀教育的發展要求,我校面向全體青年教師提出了“知識結構多元化,教學能力復合化,課堂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今年下半年,圍繞“師德建設,師能提高,師藝升華”三大目標,具體做了以下工作:一是9月份的教材分析,二是10月份的說課比賽,三是11月份的課堂才藝展示,最后陳廣勝、林秀娟、馬娟娟、孟莉四位老師脫穎而出,并推薦參加市級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
第三、推陳出新的平臺。我校在常規管理上有一個傳統,就是在每月的常規管理例會上,都要推出一位新人,一件新事。今年上半年,面對政教工作的嚴峻形勢,3月份確立了“查找不足”的工作思路,全體班主任找出了前階段工作中的存在問題達數10條,突出加強了安全、網吧、法紀等方面的教育,從而確保了學校管理危急期的平穩過渡;下半年我校成立了由五位青年教師組成的課堂評議小組,體現了評判角色的轉換;每兩周一次的青年教師論壇,更是把青年教師推向改革前沿,王路寶講的“探索‘教’、‘學’”之路,孔學蘭講的“啟發-創新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都給全體教師帶來了撲面清新的感覺。在行為規范管理方面,潘秋爾老師負責的餐廳管理卓有成效;陸晨波老師首創的“每周家校聯系單”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蔣雷明老師負責的星級宿舍評比解決了許多寄宿生管理中的疑難雜癥。
現在來看這個平臺的運行情況,我們力爭體現了柏拉圖提出的“二八定律”原則,既培養了20%的骨干力量,又集中了80%的精力做好20%的事情,20%的事情看起來比重不大,但卻是牽動常規管理全局的事情。另外,在平臺的運作過程中,我們提出了一個“錯位發展”的思路,即做到揚長避短,“有所為有所不為”,基本實現了平臺無盲區,無死角,每個青年教師都找到了自己的強項和落腳點,從而為學校整個常規管理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二、“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弊鳛槌R幑芾淼闹黧w對象--學生,我校還給他們一個全新的“空間”--就是讓校園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這是贏得常規管理成效的重要保證。
1、空間的內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陶行知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可以說,現在“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扎扎實實”的應試教育,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窒息了學生們的勇氣和智慧。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理直氣壯地提出了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空間,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學生人人地位平等,人人創造機會,人人有所追求,常規管理中,寬容每一個過失,期待每一點進步,欣賞每一個閃光點,贊許每一點成功,“尊重差異、張揚個性”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全新的演繹。
2、空間的載體是學生會。2002年下半年,我校組建了學生自治組織--學生會。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管理”的宗旨。據統計,三個學期來,參加競選學生會不同管理崗位的學生達300多人,占高中學生數的30%,學生會干部在這些崗位上履行職責,幫助我們了解了許多第一手的情況。具體來講,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常規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信息反饋卡及時把一周工作的情況反映出來,包括紀律、學習、校園環境、活動和合理化建議5個方面,起到了溝通渠道,檢查督促的作用;在行為規范管理方面,學生會的觸角已滲透到學習、安全、紀律、衛生、生活、秩序等各個方面。從而促使校內的自行車推行、餐廳排隊就餐等要求成為了學生們的自覺行動。
二是校園文化建設,突出了校本意識,開展的“我愛蠡中”系列活動,使得“今天我以蠡中為榮,明天蠡中以我為榮”成為校園生活的主旋律;高三備考格言的征集,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學生比學趕幫超的熱情;校園新聞網突出宣傳學校發生的大事,引導學生聚焦熱點,體現了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校園之星的評比,“奉獻的是亮點,收獲的卻是燦爛”;發展的“燕泥文學社”、“麥田咖啡屋”、“讀書俱樂部”更為“服務同學、服務學校、鍛煉自己”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我們現在可以這樣講,學生會的工作已成為學校常規管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實踐告訴我們,還學生以空間,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塑造成功,張揚個性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成功之法,關于這一點,我校已申請“宜興教育時空”作專題報道,題目就是:探索“生本”之路。
三、“自新應似長流水,日夜奔流無歇時”。正如人類認識真理之路永無盡頭一樣,新世紀的教育呼喚我們在常規管理領域深思以下課題:
1、常規管理重在樹立全面發展觀,它包含著體現時代特征的教育觀、價值觀和質量觀,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作為一名管理者,只有樹立起一個拋棄浮躁、遠離功利、健康科學的全面發展觀,才能發現并挖掘學生身上巨大的發展潛能,才能從學生身上那些并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的行為中找到亮點,并看到明天的輝煌。
2、常規管理貴在超越傳統、超越自我,其實質是動態運行!吧枰逃呐嘤,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背R幑芾碛幸粋泛化的過程,從校長、教師、學生到家長、社會,共識面越來越廣泛;有一個深化的過程,從提出觀點、經過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論、反思,到精確、完善,理解越來越深刻;有一個物化的過程,從觀念、設想、方案,到操作、評估、反饋,效果越來越顯著。
3、常規管理新在管理他人、教育自我,其目標是塑造成功。“校園無小事,事事育人,校園無閑人,人人育人”,面對未來,如何尋求常規管理的最佳切入口,凸現人格魅力的教育作用,獲取教師和學生在管理中的雙贏,讓“滲透”、“滋養”、“傾聽”、“選擇”、“賞識”、“尊重”、“溝通”、“激勵”、“成功”等等富含時代感的易于打動心靈的詞匯融入管理的思想和實踐之中,更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
[給教師以平臺 還學生以空間]相關文章:
1.踩空間好句子
2.空間說說大全
3.空間心情說說大全
4.情感語錄說說空間
5.空間說說句錄
6.qq空間說說
7.QQ空間兄弟說說
8.空間晚安說說
9.QQ空間說說留言
10.經典空間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