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進。
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習用橡皮泥創作出有趣的圖形、文字來裝飾名片;
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會表達、學會交往。
本課的教學難點:
設計要大膽、新穎,要有兒童特色。
我在教學程序安排中,先讓學生欣賞,通過學生看故事,欣賞作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提問,并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去釋疑問題,尤其是學生提到的關于對橡皮泥的技巧問題,“小明的名片的底版效果是怎么做的?”、“名字是怎么做的?”、“名片的小圓圈是怎么做的?” …… 等等不同的問題,我都盡可能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說答案、做示范,這不僅解決了課堂的重難點,也讓他們在自由的課堂環境中暢所欲言。我認為這種思維方式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使探究活動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問題得到滿意的答案。
第二是小組合作比賽,我的設計意圖是想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既可以檢查學生對設計步驟的掌握情況又在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的基礎上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捏一捏,不僅滿足了學生的生理需求,同時也為學生的作業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這個比賽從小組合作延伸到個人創作,使部分認為有困難的同學消除顧慮。(課前調查:喜歡用橡皮泥創作的學生占85%)
第三步是個人自由創作,由于學生對愛好、興趣從行為表現轉到造型表現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學生創作前加插了“猜一猜”的環節,使學生通過欣賞對自己的創作有一定的幫助,再讓學生說說對課題“新穎”的理解,讓學生在欣賞、討論中解決難點。
反思與研究
發現探究--擴展思維的空間
如何上好《新穎的泥名片》這一課呢?教學對象是7、8歲的孩子,他們學習知識和生活經驗不可能有太多的積累,但孩子對橡皮泥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有著獨特的童趣想象。課的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課件使孩子們欣賞作品、閱讀課文,提高了學生欣賞的能力、擴大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在小組的討論中,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盡情的“說”--說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說出自己對作品的想法等等。在許許多多的問題中,學生的智慧得到發揮、想象得到表現、經驗得到肯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指出教師要具備對學生的充分的信任,要相信他們,讓孩子在課堂中有充分的表現,盡可能地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中有學生說了一個問題“老師我想知道橡皮泥是怎么做出來的?”這是一個屬于課外的知識,但是竟然還有學生高高地舉起小手,“老師,我來幫助他!”,“橡皮泥是面粉做的,先加上顏色再放進微波爐里加熱一下就變成了我們的橡皮泥了!……”盡管學生所說的還值得我們老師在課外做調查,但是學生的這番充滿童趣的想象、散發智慧火花的話語使我更加肯定了教學環節安排的正確性,由于通過欣賞、討論后,學生中出現了非常有意義的問題、想法,從而使孩子們發現了自己學習上的不足、發現了自己生活上的已有的經驗、發現了自己解決的問題能力。我因勢利導把學習的方法傳遞給學生“這個問題,我們作為課外知識自己在課后通過查閱課外書、網絡資源等方法調查橡皮泥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好嗎?”
創造表現--開發智慧的潛能
本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兩方面的活動:
1、學生們在進行一系列激趣的活動(欣賞-討論-合作)后,學生進行大膽的自由創作,這既符合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又激發了兒童的興趣,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讓他們在創作的天空下自由地創造,享受自己成功的快樂。
2、
欣賞評價--享受成功的愉悅
孩子們的作品是他們內心世界語言的表達,所以在學生作品展示的環節里先讓學生去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再讓他們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讓他們說一說是什么地方最值得自己學習的。小孩子們都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他們會學著老師去表揚自己心目中的好讓孩子的個性在課堂上輕舞飛揚
--由《新穎的泥名片》一課所悟
江南新村第一小學 梁仲楣
思考問題
如何把握課堂內容和課堂結構去啟發學生,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提高創造能力。
案例描述
一、背景
“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引發了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引發了我們對教育教學本質的重新認識。這次教育改革使我們從教者面臨著一次洗心革面的抉擇,它不僅僅是教材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從教者面臨者頭腦的革新、教育理念的徹底轉變,尤其是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作為教師應該從哪些體現新理念的角度去進行課堂教學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討論和探索的問題。
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是通過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方式研究的基礎上開展探索活動為主題引導,通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互動學習體現探究性學習方式中的自主性、實踐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活動中發展思考能力,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二、實錄
在資源豐富的多元社會中,孩子們接觸影像、平面、立體等各類的資源非常多,養成孩子們具有“視覺”超強的能力,而缺少動手操作。因此本課以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為主線,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學生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始終。第一,強調親身體驗參與:要求學生不僅要用大腦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雙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第二、重視探究經驗: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學習資源,鼓勵學生經過探究,自己“發現”知識,并配合孩子的肢體開發進入造型設計的藝術課程--橡皮泥的名片設計,通過這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1、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提問
善于觀察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條件,在觀察的基礎上,要引導好學生學會提問,因為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學環節的欣賞部分給學生安排了“說”這一環節,學生在欣賞了許多漂亮的作品后,總會想提出問題、想發表自己的見解……我于是激勵學生大膽地“說”。
生:我想知道小明的名片的底版這么多的顏色是怎么做出來的?
師:誰來幫助她?
生:是不同顏色的橡皮泥一點一點地放上去的。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是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搓出來的。
師;誰還有不同的答案?
生:是在底版上粘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再把它們“搞”在一起。
師:怎樣“搞”?
師:請你在投影儀上示范一下好嗎?
生:(邊示范邊講解)老師引導學生糾正剛才方法中所說的“搞”,應該是用手指頭“抹”,
并小結整個步驟:選→壓→按→抹。
從特定的問題出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選擇問題→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新問題→再解決新問題……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活動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中得出各種不同的結論,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自己“發現”新的知識。
2、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探究性學習是一個障礙重重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與他人交往、合作,從而獲取同學的幫助。因此在小組比賽中,我讓學生在解決本課的泥名片的基本要素、方法與步驟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中,讓學生學會參與,積極投入到探究的環節中。
(課前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份分步的作業:①橡皮泥底版②條狀的名字③裝飾用的圖案)
師:我們來比賽,看哪個小組做得最快!
小組內對話:
生1:應該先放上名字!
生2:先放這些花紋!
生3:底版要有裝飾才能加名字!是老師說的!
生4:那先放名字再加裝飾不也一樣可以嗎?
生1、2:對啊!這樣做也行啊!
生3、4:那我們快做吧!
……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不但學會了質疑、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學會了與小伙伴的交往、學會與小伙伴達成共識……最重要的是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了自己新的體驗。
在創設“參觀美術館”這一活動情景中,我讓學生不但了解名片的作用還讓學生活用名片。
師:你們學會了設計名片,但知道它的作用嗎?
生:可以告訴別人自己的名字。
生:可以讓別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生: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認識新的朋友。
師:說得真好!請你上來和老師交朋友好嗎?
生:老師您好,我叫童童。
師:童童你好,真高興認識你!謝謝你的名片,設計得真漂亮,這小畫筆是什么意思?
生:我的愛好,我喜歡畫畫,也喜歡學習,所以我做了兩枝筆,一枝鉛筆、一枝畫筆……
師:你們也可以向她這樣介紹自己給新朋友認識嗎?
生:好啊!
生:(活動--找朋友介紹自己)
……
學生通過互相的對話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與小伙伴的交往中要爭取主動、學會與小伙伴溝通、培養與小伙伴之間的友愛感情,為自己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
3、讓學生學會總結、學會評價
師:讓我們來評一評自己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個泥名片?說一說,他(她)的名片
設計好在哪里?
生1:我最喜歡這個名片,因為它的外型很特別,象一個小房子、這些小洞也很好看。
師:你知道這些小洞是怎么做的嗎?
生1:我也想問她。
生2:我是用了小梳子的齒扎進橡皮泥里就出現了這些小洞。
生1:還有你做這房子是什么意思?
生2:房子是我的家,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住很開心。
師:還有同學想表揚其他同學的作品嗎?
生3:我喜歡這個名片,因為它的名字上加了一些紅豆裝飾,很好看。
生4:我的小豆是上科學課的時候用過的,我想把它鑲嵌在橡皮泥里會很好看,所以我把它加上去了。
師:你真聰明!能夠發現自己身邊的事物并將它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作為裝飾。
生5:我喜歡我的作品,我的車是在天空上走的,上面還刻著我的名字,老師說好看嗎?
師:“刻”?怎么刻?
生:我用尺子刻出來的。
師:老師不但要表揚你利用了尺子來做名字,更要表揚你豐富的想象力,你真值得讓大家學習!
學會總結、評價也是探究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評一評自己的作品,說一說,最喜歡哪一個泥名片、名片設計好在哪里等這些問題使讓學生在互評中了解自己在課堂活動評價表向學生提出五方面:情感態度、合作交流、學習能力、活動過程、作品展現,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作品,這種學生自我展現、互相評比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美術語言,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推動。學生們會說“她的泥名片的色彩很好看,非常鮮艷。”、“這個泥名片的外型象一個小房子很特別,很可愛。”、“
[新穎的匿名片(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銷聲匿跡造句
2.名片禮儀常識
3.匿名謗書閱讀答案
8.新穎的簡歷模板
10.《樹枝與名片》閱讀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