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型玻璃》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急促、報警、盜竊、犯罪、嫌疑、金屬、銀行、圖紙、即使、規定、窗簾、保持、噪音、集中、處理、對付、研制、奇跡、博物館、安然無恙、藕斷絲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介紹的5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了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積極性和為科技事業的發展進步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質疑、探究掌握本課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2.學習運用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題
我相信同學們都見過玻璃,而今天這篇課文將給我們介紹幾種我們從沒有見過的玻璃:--《新型玻璃》
二、出示自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并且能正確讀寫“急促、報警、盜竊、犯罪”等詞語。
2.知道課文介紹了幾種玻璃?
三、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讀課文,能將字音讀準,語句讀的通順連貫。
2.自學生字:
畫出文中的生字詞同桌互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幾種新型玻璃?
四、學生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是否達到了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易讀錯的字音。
2.生板書文中的生字詞,共同學習。
3. 自主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幾種新型玻璃?
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幾種新型玻璃?他們都有什么特點和用途呢?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
二、出示自學目標
朗讀課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2.課文清晰地給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紹時使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三、出示自學指導
1.朗讀課文,小組討論: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2.畫出課文在介紹五種新型玻璃時所使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四、學生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小組匯報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2、說說介紹五種新型玻璃時所使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六、當堂訓練
將自己最喜歡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也可以是課文中介紹的)的特點、作用等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并講述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七、小結:
你覺得今天的語文課,學得怎么樣?學了課文后,有什么感觸?
八、板書設計:
新型玻璃
種類特點作用
夾絲網防盜玻璃自動報警防 盜
變色玻璃能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自動窗簾”
吸熱玻璃吸熱,阻擋冷空氣可使室內冬暖夏涼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強度減弱
夾絲玻璃非常堅硬,不易破碎適于高層建筑使用
教學反思:
12、《假如沒有灰塵》
學習目標:
1、認識課后生字,正確讀記由生字組成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5、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究興趣。
6、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過程與方法:
1、聯系上下文,在閱讀中掃除字詞障礙。
2、圍繞“自學提示”展開討論學習,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以辯論會的形式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灰塵的優缺點。
教學重難點: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2、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大家都見過灰塵吧,是不是很討厭它?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目標
1.將課文讀通順、解決文中的生字詞
2.熟讀課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塵都有哪些特點,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學指導
1、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得正確、流利,生字多讀幾遍,能熟練認讀。
3、熟讀課文,思考:⑴灰塵的特點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幾種說明方法、我們都學了哪些說明方法?
四、學生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詞。
②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③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要及時表揚合作很好的小組。
六、當堂訓練
①指名讀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人們看成有害的東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②你還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結:
我們能這樣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課文用了什么方法來告訴我們的?(數字、假設)
八、板書設計: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 列數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藍色 做假設
具吸濕性 調節氣候,氣象萬千 做假設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習作三
學習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學當一名“小小推銷員”
2、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說明方法寫說明文。
3、培養學生樹立初步的“職業道德觀”
4、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內交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
2、通過和學過的課文聯系比較和現場實物觀察,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說明文。
教學重點:
1. 口語交際時應注意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講清楚你的“商品”
2. 盡可能地運用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作。
課前準備:
1、搜集一些有關商品推銷的知識、故事,豐富對商品推銷的認識。
2、每人準備一兩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過觀察、參觀、訪問、閱讀說明書、查找資料等方式,盡可能多地掌握這種物品的有關資料。
3、有關推銷商品的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讓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別人的喜愛,讓別人心甘情愿地把它買下來嗎?那我們今天就試著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二、播放課件
1. 觀看課件中服務員的表現
2. 評一評,夸一夸
三、 分小組活動
1. 選好各成員的角色、任務。
2. 閱讀“口語交際”活動要求。
注意:
(1)介紹“商品”的外觀、規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試著用上一些說明方法。
(3)認真聽介紹并提出疑問。
(4)耐心而有禮貌地解答顧客的提問。
(5)評出“小小推銷員之星”。
3.開始活動。
四、派代表全班匯報。
五、評議推銷員的言行舉止、態度。
六、評出“小小推銷員之星”
七、布置作業
將今天的介紹過程寫成短文。
第二、三課時(習 作)
一、審題,確定習作內容
⒈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⒉確定習作內容。
二、作文指導
⒈回憶一下什么叫說明文。
⒉寫說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選擇物品,分組討論
⒈根據學生所選的物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2.為了讓人家了解你喜愛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能用上哪些說明方法。(抓住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方、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的特點。)
3.把自己的想法小組內先交流。
四、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⒈自行思考,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
⒉動筆寫作,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⒊自行初改,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習作中的優點進行鼓勵,并針對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指導,指導的重點:一是按一定順序,二是恰當運用說明的方法。
五、小組評議,再改評賞
⒈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⒉全班交流講評。
讓學生讀一讀自己習作中最滿意的段落,請其他同學進行賞評。
⒊再次修改習作。
六、布置作業
繼續寫作。
《回顧拓展三》
學習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二、閱讀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三、回憶課內外閱讀過的說明文。
四、匯報、填表
說明的方法 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六、作業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體會說明方法。
13、釣魚的啟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做一個嚴格遵守道德標準的孩子。
過程與方法:
1、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詞。
2、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讀,來體會作者的心里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 《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啟示”是什么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課文
1、生字讀音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么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么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釣魚 放魚 啟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對獲得啟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后,我對父親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
2、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系《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3)把魚放回湖里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 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三)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 把大鱸魚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課文什么地方?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導: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么?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么?
3、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態度為什么那么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么?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這一過程并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啟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為什么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當堂訓練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遍;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遍。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29、釣魚的啟示
我 父親
釣 魚 得意
放 魚 依依不舍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學習課文后半部分
(一)默讀思考: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你是從課文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
(二)學生讀書思考,并畫出有關語句。
(二)交流與指導:
1、提問: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示是:
4、指導朗讀這段話。
三、課外拓展
搜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附板書設計
28、釣魚的啟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教學反思:
1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學目標:
1.認識課后生字,能借助詞典,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
3.聯系課文內容,再結合生活實際,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說說自己以后對困難挫折應該如何去面對,樹立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從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4.引導學生感情讀文。
5.激發學生以作者為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詞。
2、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體會“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含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讓學生課前了解教堂、羅馬廣場、巴黎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一次釣魚的經歷,給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記憶,也使同學們受到了很深的啟發。生活中還有許多感悟,那要靠細心的人去體驗。當我們面對理想目標前進時,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和挫折,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人生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入14課,讓我們在學習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尋找答案吧!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并在組內交流讀書體會。(可在書上做上記號)
(學生讀書、思考,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學生自認生字,相互交流。從讀音上看:黛、挑兩個字的音容易發錯。同學們要看準拼音,多讀幾遍,尤其是“挑”這個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讀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況下該讀哪種音。
3. 學生讀后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三、研讀課文,見解交流
1.師: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章,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問題,然后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提問預設:
(1)為什么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
(2)怎樣理解“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的含義。
(3)父親的教導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五、總結寫法
體會文章的寫法,哪里是詳寫,哪里是略寫?(自由發言)
八、板書設計:
14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另辟蹊徑: 1.走出一條自己設計,制作和出售時裝的道路;
2.舉辦一個不是成衣的時裝展
走另一條路試試+堅持不懈=成功
教學反思:
15、落花生
學習目標 :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在學習中滲透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做一個默默奉獻的人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
2、通過聯系實際體會課文重點句的含義,引導學生做一個有用的人。
3、通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與重點:
1.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寫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課文的主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課時劃分: 2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資料。
2.準備一塊小黑板,上面抄寫好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1.齊讀課題,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讀四聲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讀輕聲。)
3.拼讀生字,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易錯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學法)
4.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詞典中的解釋)
(2)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同桌互讀,把課文讀通讀順。(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書)
2.由同學互相推薦讀,老師要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多鼓勵他們。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你對課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之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準備怎樣給本文分段,為什么?(討論并明確分段)
四、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二、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默讀課文,看看你對哪部分內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讀一讀。(根據學生發言情況引導)
1.種花生、收花生:(略處理)利用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讀書、突破重難點:
(1)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
(2)學生根據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3)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蘋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頭
外表矮矮地長鮮紅嫩綠
印象挖起來才知道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
③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
默地為人類奉獻)
(4)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重要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板書設計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花 生 桃子、石榴、蘋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掛在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可貴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新型玻璃 教案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新型玻璃教學課件
9.驚弓之鳥教案
10.人教版天地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