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品德與生活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3-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單元 我在集體中成長

單元目標:

1, 能看到自己在集體中的進步,愿意朝著新的目標不斷進步。

2, 喜歡集體生活,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感謝集體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幫助。

3, 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4, 集體生活中,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第一主題 我升入了二年級

教學目標:

1、 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2、 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并愿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3、 能夠愛惜書本和文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快樂的暑假生活

一、導入新課:

同學親切交談:暑假里最高興的事是什么?學到了什么本領?

交換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說說作品中有意思的事情。

二、活動

1、展示每個同學的才能,班里適當設置小小展覽會:“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比嗤瑢W分組將自己暑假中的作品放在展覽會上,由班長負責指導分類擺放:暑假作業、小手工、小制作、圖畫、照片、書法、編織、貼畫、插花、旅游日記、小詩,等等。

2陣,把每件作品中的故事先在全班同學講,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可先在小組里講,再由小組推選了代表,向全班講最有趣的、有價值的故事。也可以兩三個同學合講、表演、演示,等等。

3由班長主持,教師協助,組織同學評選出優秀作品,以發紅花等方式給予鼓勵,課后送交學校參展。

第二課時 我的心愿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討論,新學期開始了,我們有許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請學生感受并交流自己的心愿。

2每人畫一個蘋果,(簡筆畫,空心),把自己的心愿寫或畫在上面,并在小組里交流。

3教師出示一棵“我們的心愿樹”,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心愿蘋果掛在樹上,然后把這棵樹放在班里適當處,經常激勵每個學生實現自己美好的心愿。

課后延伸:

課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幫助下,制作一個成長包,以后,把自己寫的字,畫的畫,得的小紅花,成績冊,獎狀等進步成果,放進包中,一學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長的腳印。

第三課時 愛惜書本和文具

一、 導入新課

感受與體驗,看看我們都發了哪些新書,書中有哪些內容。

訴說與交流,說說自己對將要學習的哪些內容更感興趣,為什么對它感興趣。

二、 書本、文具對我說

1、 將上學期用過的書、本拿來,在班內或小組內展示,看看誰的書、本保護得好,請他們介紹自己的經驗。

2、 模擬表演,扮成新書、新本和文具,對使用它們的小主人公說說自己的希望。

3、 學習包書皮。

(1) 教師演示包書皮。

(2) 指名學生示范包書皮。

(3) 每個人練習包書皮,同桌互相檢查。

(4) 展示包好皮的書,表揚做得好的。

三、 我的好經驗

1、 結合第7頁圖和自己的實際,找一找書本文具易損壞的原因。

2、 結合第8頁圖和學生自己的經驗,交流保護書本、文具的好辦法。

3、 當堂演示或做做,看看這些方法好不好。

4、 看第9頁,講“魯迅愛護書”的故事。

四、 講講自己或同學與書本、文具的故事。以表達自己對書本、文具的喜愛。

主題二 我們班里故事多

教學目標:

1 體會班集體的溫暖,教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感受集體對個人進步的幫助。

2 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看法的能力。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別人的感謝,以發展同學之間的友誼,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

第一課時 我們班里的故事

一, 參照本課教材的畫面,結合平日班集體的生活,思考、回憶: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分享快樂的故事。

1 當我有了進步或取得成績的時候……

2 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

3 當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時候……

4 當我們班集體獲得獎狀的時候……

5 ……

二 召開“我們班的故事多又好”故事會。

老師以班集體中的一員的身份參與活動,帶頭講同學關心、幫助自己的事,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表演故事中的有趣情節。學生可自由上臺講故事,也可以邀請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合演,再現故事的真情實景,每當一個故事講完,老師應適時啟發學生體會感悟故事里蘊涵的友誼與深情,集體的智慧與力量。使學生感受故事會并沒有結束,每個同學在集體中的成長也將繼續下去。

第二課時 我的感謝卡

一 感謝你,我的伙伴

1 感謝伙伴。小組或全班同學圍坐在一起,講講一年來值得感謝的同學的事情,說說同學幫助自己時的心情,并表達對這個同學的感謝心情。

2 互助樹。畫一棵只有光禿禿樹枝的大樹,準備一些綠葉,讓學生談談同學中樂于助人的事,說出一件事,在一片綠葉上寫上這個同學的名字。貼在樹上,并請他說說幫助人時的心情。

二 感謝卡送給你

1 設計自己的感謝卡,誰幫助了自己?什么事情?用什么畫面表現出來?寫一句什么話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2 個人制作感謝卡,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給自己所感謝的人。

3 在教室的一角辦“留住我們的感謝”展覽。在“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樂曲聲中,每個同學把別人送給自己的感謝卡放在展覽會上。老師也獻上同學給自己的感謝卡,傳達師生之間的一份情意。

主題三 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教學目標:

1 在完成集體任務承擔責任中,建立真正的責任意識,表現對集體的熱愛。

2 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為班集體服務,提高實踐能力。

3 在參與集體勞動中,學習分工與合作的好處,提高與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第一課時 當好值日生

一, 導入新課

觀察本班教室:看看哪里干凈,哪里還可以更清潔?是誰把教室打掃得這么整潔?

1 小組交流,夸夸我們組里的、班里的優秀值日生。

2 請優秀值日生即興模擬表演“認真負責做值日”。

3 做“小喜鵲送紅花”的游戲。一個同學扮演小喜鵲唱歌:“小喜鵲,叫喳喳,送來一朵大紅花。誰是優秀值日生,我把紅花送給它!毙∠铲o把紅花送給優秀值日生,其他同學鼓掌祝賀。

二,今天我是值日生

1 根據課本第15頁圖的幾個問題情境,表演怎樣做個認真負責的值日生:

早晨、課間、放學后應該怎么做值日?

做值日時,遇到自己不愿意干的活,怎么辦?

自己完成任務,另的同學還沒做完,怎么辦?

有同學招呼自己出去玩,可這時發現教室的窗戶沒關,怎么辦?

2 插面小紅旗活動:哪組值日做得好,我們給他們插面小紅旗。班里設置一個“紅旗榜”,把“當好值日生”的評比活動經常開展下去。

第二課時 我是小小保潔員

1 看看課本第16頁,以小小保潔員的身份,對這個班的保潔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

2 看看我們的教室保潔做得怎樣。做得好的,大家想想怎樣堅持下去,做得不好的,大家找一找原因。

3 結合本班或本校實際情況設置情境,進行情境表演“人人都是人潔員”。如創設下面的情境:

(1) 手工課后,地面有紙,怎么辦?

(2) 用轉筆刀削鉛筆,鉛筆屑怎么辦?

(3) 午餐后,餐盤怎么辦?

(4) 午睡后,桌椅亂了,怎么辦?

(5) 用完教室里的掃除工具,怎么辦?

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表演,然后集體評議,誰是我們班的保潔員?

4 結合本班情況,制定“班級保潔公約”,開展人人為班級保潔做貢獻的清潔,同學輪流做保潔員,監督大家教室清潔。

第三課時 裝扮我們的教室

1 我們的金點子

(1) 每人都動腦筋,想想怎樣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

(2) 把自己想好的“金點子”寫在“金點子”卡片上,投入“金點子”信箱。

(3) “金點子”發布會,把信箱中的“金點子”卡片整理好,向全班同學公布。

(4) 討論誰的“金點子”好,并制定打扮教室方案。

2 打扮我們的“家”

(1) 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人家里帶來的物品分類整理。例如,盆花,各種書籍,書法作品,手工作品,繪畫,英語讀物,照片等。

(2) 自由組合,分工負責,動手打扮教室。例如,布置生物角,圖書角,藝術欄,榮譽欄,神奇宮,猜猜看,哈哈笑等。

(3) 自由組合,看看自己的教室多漂亮,交流感受。

主題四 好書大家看

主題目標:

1 在集體生活中能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交流,分享,感受活動成果。

2 能以文明有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 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4 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我愛看的書

1 教室的黑板上寫著“和好書交朋友”,同學們帶著自己喜歡看的書,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走進教室。

2 把好書介紹給大家。大家圍圈而坐,先自由交談,互相介紹自己愛看的書,再自愿或由小組推選出同學到中間介紹好書。

可參考第20至21頁圖,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例如:猜謎問答、操作演示,看圖講書中故事、表演書中故事,等等形式。并向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本書。

3 每個同學在課本第21頁空白處,畫畫或寫寫自己喜歡看的書,同桌交流。

第二課時 我們一起看

1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班委會討論設計書展活動,分工做書展的準備工作。

2 在教室里,班長組織同學們搞書展活動。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工合作,出一期“好書大家看”為主題的板報,在黑板上畫突出主題的漫畫和提示語,課桌椅碼成書展樣式,圖書按類別擺放。適當處布置一個圖書 角等。

3 班長宣布書展開始后,告訴大家書展上有許多有趣的書,表揚把自己的新書拿到書展上來的同學。接下來,主持新書發布會,請新書的主人介紹書中的故事,詩歌,插圖,謎語,等等。

5 每個同學在書展上找自己愛看的書,同學之間互相借書,教師抓住機會夸贊借書活動中友愛互助的、有禮貌的同學,鼓勵同學們集體生活中,共享讀書的樂趣。

第三課時 好借好還

1 結合課本第24頁提示,小組展開討論,議一議借別人的書,怎樣做到好借好還,把討論的結果表演出來。

2 小組推選出代表向全班表演,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 書沒看完,怎樣做標記?

(2) 借的書該還了,可是還沒看完,怎么辦?

(3) 怎樣做才能不把借來的書弄臟、弄破?

(4) 怎樣還書才使書的主人高興,下次還愿意借給你?書的主人不在,怎么辦?

(5) 借來的書,可以轉借給他人看嗎?

3 試著做做小書簽,并讓它發揮作用。也可以送給教師和同學。

第二單元 金色的秋天

單元目標:

1 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了解季節的變化的特點,人和自然的關系,知道愛惜勞動成果。

2 進一步了解出行安全,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樂于助人,尊敬老人。

3 發展表現美的興趣和能力。

4 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主題一 秋天在哪里

主題目標:

1 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感受活動、創作的快樂,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3 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第一課時 秋天在哪里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在日歷上尋找關于秋天的話題----立秋。

二.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從校園植物的變化找秋天。從同學們的衣著變化中找秋天。

三.每名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向小組內的同學報告。每組選出1至2名學生代表向全班學生報告。

四.描述秋天

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秋天的圖片資料,或介紹自己通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本地或外地秋天的情況,然后嘗試從色彩入手描述秋天。

五.贊美秋天

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誦演唱課前收集的有關秋天中、佳句、歌曲等。

第28頁的小詩。

唐朝詩人杜牧的《山行》。

六 我為秋天畫張像

老師帶領學生把自己看到、想到的秋天美景,通過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

第一課時 秋天的游戲

一 美麗的秋葉娃娃

1 做樹葉面具

2自我介紹

3 制作樹葉標本

4 利用樹葉的柄部,兩位同學每人手持一枚樹葉柄交叉后用力拉自己的樹葉柄,誰的斷了就輸了。

二.蒺藜打靶

三.轉陀螺比賽

四.抓拐游戲

五.五子棋游戲

六.和秋風爺爺賽跑

第二課時 留住秋天

一, 小制作創意大賽

教師鼓勵學生想出各種辦法,進行留住秋天的美工活動。

1 樹葉印畫

2 樹葉貼畫

3 種子貼畫

4 制作項鏈

5制作小烏龜

6制做小橘燈

7做花生耳環

將作品集中起來,舉辦展覽會,作者介紹自己的作品。

評比創意獎。

討論作品的用途。如裝扮教室等。

二 留住秋天的聲音

帶領學生到野外錄制秋天各種昆蟲的聲音或其他聲音。

三、欣賞秋天的聲音

主題二 秋天的收獲

主題目標:

1 觀察并參與秋天的收獲,體驗豐收的喜悅,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 增強勞動意識和技能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敬付出勞動的人。

3 通過各種感官觀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初步學習用分類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第一課時 收獲的季節

一 讓學生觀察通過觀察、訪問、看電視、親身體驗等多種形式,了解本地區秋天的收獲情況,感受秋天收獲的喜悅,直接將學生帶到田間,看看人們收割、采摘的場景,并參與一些簡單的勞動。

在小組或班里,同學們將自己觀察、收看或調查、訪問、親身實踐的情況和感受進行交流。

二 珍惜勞動成果

1 圍繞豐收果實是怎樣得來的,讓學生問問家長,回憶農民勞動的情景。

2 可以結合教材第34頁的詩歌,也可以結合學古詩、古訓來體會勞動的艱辛,如《鋤禾》。

第二課時 小小豐收會

一 舉辦豐收展

1 事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哪些是秋天的果實。

2 每個學生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收獲物的名稱、特點等。

3 將準備好的收獲物分類擺放在一起,舉辦豐收展。做法:教師用卡片各種類農作物的擺放地點,如糧食類、水果類、干果類、蔬菜類等。學生先判斷自己所帶收獲物的“家”應該在哪兒,然后擺放在相應的位置。

4學生們采用集體或分組的方式參觀豐收展,感知收獲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感受豐收的喜悅。

二 神奇的口袋

1教師帶領學生們把各種物品放在口袋里或用布蓋在桌上。

2 一名學生把手伸進口袋里或布下面,在不拿出物品的情況下,通過觸摸猜出物品的名字,然后拿出該物品請全班同學檢查說得對不對。猜對了,大家給予掌聲鼓勵。

3 猜猜是什么

先找一名學生對一種收獲物進行描述,再請一名學生猜 一下是什么。

三 秋天的果實

分組展示。

第三課時 大家來品嘗

一 留下果實

結合課本第40頁的提示,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繪畫、泥塑、拍照等各種辦法將這些秋天的果實留下來。學生確定方法后,自選準備好的材料進行,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完后集中展示作品。拍照的學生可在沖洗出照片后,張貼在教室的某一角,舉辦秋收攝影展。

二 拼盤大賽

每組做出1到2個拼盤。然后,每組派一個人講解本組的創作。

三 拼盤大餐

1 全班同學一起來品嘗水果拼盤。

2 蒙住個一個學生的眼睛,教師請他品嘗,全體同學問他:請他猜一下它是什么水果。然后再問他為什么?

3 在品嘗的教程中,進行一些珍惜勞動成果、感謝付出勞動的人等方面的教育。

主題三 秋游去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從。

2 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識,培養守秩序、愛護環境等基本的文明行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秋游的準備

1 秋游去哪里

教師提出秋游去哪里的問題,請學生們小組為單位商量秋游去哪里、去干什么。

每組討論,向全班學生匯報。

2 秋游帶什么

采用先小組再全班討論的方式,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如果去秋游,自己準備帶些什么?如果學生要帶的東西很多,教師應引導大家討論:秋游帶多少東西才適量?

第一單元 我在集體中成長

單元目標:

1, 能看到自己在集體中的進步,愿意朝著新的目標不斷進步。

2, 喜歡集體生活,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感謝集體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幫助。

3, 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4, 集體生活中,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第一主題 我升入了二年級

教學目標:

1、 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2、 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并愿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3、 能夠愛惜書本和文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快樂的暑假生活

一、導入新課:

同學親切交談:暑假里最高興的事是什么?學到了什么本領?

交換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說說作品中有意思的事情。

二、活動

1、展示每個同學的才能,班里適當設置小小展覽會:“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比嗤瑢W分組將自己暑假中的作品放在展覽會上,由班長負責指導分類擺放:暑假作業、小手工、小制作、圖畫、照片、書法、編織、貼畫、插花、旅游日記、小詩,等等。

2陣,把每件作品中的故事先在全班同學講,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可先在小組里講,再由小組推選了代表,向全班講最有趣的、有價值的故事。也可以兩三個同學合講、表演、演示,等等。

3由班長主持,教師協助,組織同學評選出優秀作品,以發紅花等方式給予鼓勵,課后送交學校參展。

第二課時 我的心愿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討論,新學期開始了,我們有許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請學生感受并交流自己的心愿。

2每人畫一個蘋果,(簡筆畫,空心),把自己的心愿寫或畫在上面,并在小組里交流。

3教師出示一棵“我們的心愿樹”,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心愿蘋果掛在樹上,然后把這棵樹放在班里適當處,經常激勵每個學生實現自己美好的心愿。

課后延伸:

課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幫助下,制作一個成長包,以后,把自己寫的字,畫的畫,得的小紅花,成績冊,獎狀等進步成果,放進包中,一學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長的腳印。

第三課時 愛惜書本和文具

一、 導入新課

感受與體驗,看看我們都發了哪些新書,書中有哪些內容。

訴說與交流,說說自己對將要學習的哪些內容更感興趣,為什么對它感興趣。

二、 書本、文具對我說

1、 將上學期用過的書、本拿來,在班內或小組內展示,看看誰的書、本保護得好,請他們介紹自己的經驗。

2、 模擬表演,扮成新書、新本和文具,對使用它們的小主人公說說自己的希望。

3、 學習包書皮。

(1) 教師演示包書皮。

(2) 指名學生示范包書皮。

(3) 每個人練習包書皮,同桌互相檢查。

(4) 展示包好皮的書,表揚做得好的。

三、 我的好經驗

1、 結合第7頁圖和自己的實際,找一找書本文具易損壞的原因。

2、 結合第8頁圖和學生自己的經驗,交流保護書本、文具的好辦法。

3、 當堂演示或做做,看看這些方法好不好。

4、 看第9頁,講“魯迅愛護書”的故事。

四、 講講自己或同學與書本、文具的故事。以表達自己對書本、文具的喜愛。

主題二 我們班里故事多

教學目標:

1 體會班集體的溫暖,教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感受集體對個人進步的幫助。

2 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看法的能力。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別人的感謝,以發展同學之間的友誼,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

第一課時 我們班里的故事

一, 參照本課教材的畫面,結合平日班集體的生活,思考、回憶: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分享快樂的故事。

1 當我有了進步或取得成績的時候……

2 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

3 當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時候……

4 當我們班集體獲得獎狀的時候……

5 ……

二 召開“我們班的故事多又好”故事會。

老師以班集體中的一員的身份參與活動,帶頭講同學關心、幫助自己的事,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表演故事中的有趣情節。學生可自由上臺講故事,也可以邀請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合演,再現故事的真情實景,每當一個故事講完,老師應適時啟發學生體會感悟故事里蘊涵的友誼與深情,集體的智慧與力量。使學生感受故事會并沒有結束,每個同學在集體中的成長也將繼續下去。

第二課時 我的感謝卡

一 感謝你,我的伙伴

1 感謝伙伴。小組或全班同學圍坐在一起,講講一年來值得感謝的同學的事情,說說同學幫助自己時的心情,并表達對這個同學的感謝心情。

2 互助樹。畫一棵只有光禿禿樹枝的大樹,準備一些綠葉,讓學生談談同學中樂于助人的事,說出一件事,在一片綠葉上寫上這個同學的名字。貼在樹上,并請他說說幫助人時的心情。

二 感謝卡送給你

1 設計自己的感謝卡,誰幫助了自己?什么事情?用什么畫面表現出來?寫一句什么話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2 個人制作感謝卡,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給自己所感謝的人。

3 在教室的一角辦“留住我們的感謝”展覽。在“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樂曲聲中,每個同學把別人送給自己的感謝卡放在展覽會上。老師也獻上同學給自己的感謝卡,傳達師生之間的一份情意。

主題三 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教學目標:

1 在完成集體任務承擔責任中,建立真正的責任意識,表現對集體的熱愛。

2 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為班集體服務,提高實踐能力。

3 在參與集體勞動中,學習分工與合作的好處,提高與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第一課時 當好值日生

一, 導入新課

觀察本班教室:看看哪里干凈,哪里還可以更清潔?是誰把教室打掃得這么整潔?

1 小組交流,夸夸我們組里的、班里的優秀值日生。

2 請優秀值日生即興模擬表演“認真負責做值日”。

3 做“小喜鵲送紅花”的游戲。一個同學扮演小喜鵲唱歌:“小喜鵲,叫喳喳,送來一朵大紅花。誰是優秀值日生,我把紅花送給它!毙∠铲o把紅花送給優秀值日生,其他同學鼓掌祝賀。

二,今天我是值日生

1 根據課本第15頁圖的幾個問題情境,表演怎樣做個認真負責的值日生:

早晨、課間、放學后應該怎么做值日?

做值日時,遇到自己不愿意干的活,怎么辦?

自己完成任務,另的同學還沒做完,怎么辦?

有同學招呼自己出去玩,可這時發現教室的窗戶沒關,怎么辦?

2 插面小紅旗活動:哪組值日做得好,我們給他們插面小紅旗。班里設置一個“紅旗榜”,把“當好值日生”的評比活動經常開展下去。

第二課時 我是小小保潔員

1 看看課本第16頁,以小小保潔員的身份,對這個班的保潔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

2 看看我們的教室保潔做得怎樣。做得好的,大家想想怎樣堅持下去,做得不好的,大家找一找原因。

3 結合本班或本校實際情況設置情境,進行情境表演“人人都是人潔員”。如創設下面的情境:

(1) 手工課后,地面有紙,怎么辦?

(2) 用轉筆刀削鉛筆,鉛筆屑怎么辦?

(3) 午餐后,餐盤怎么辦?

(4) 午睡后,桌椅亂了,怎么辦?

(5) 用完教室里的掃除工具,怎么辦?

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表演,然后集體評議,誰是我們班的保潔員?

4 結合本班情況,制定“班級保潔公約”,開展人人為班級保潔做貢獻的清潔,同學輪流做保潔員,監督大家教室清潔。

第三課時 裝扮我們的教室

1 我們的金點子

(1) 每人都動腦筋,想想怎樣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

(2) 把自己想好的“金點子”寫在“金點子”卡片上,投入“金點子”信箱。

(3) “金點子”發布會,把信箱中的“金點子”卡片整理好,向全班同學公布。

(4) 討論誰的“金點子”好,并制定打扮教室方案。

2 打扮我們的“家”

(1) 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人家里帶來的物品分類整理。例如,盆花,各種書籍,書法作品,手工作品,繪畫,英語讀物,照片等。

(2) 自由組合,分工負責,動手打扮教室。例如,布置生物角,圖書角,藝術欄,榮譽欄,神奇宮,猜猜看,哈哈笑等。

(3) 自由組合,看看自己的教室多漂亮,交流感受。

主題四 好書大家看

主題目標:

1 在集體生活中能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交流,分享,感受活動成果。

2 能以文明有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 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4 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我愛看的書

1 教室的黑板上寫著“和好書交朋友”,同學們帶著自己喜歡看的書,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走進教室。

2 把好書介紹給大家。大家圍圈而坐,先自由交談,互相介紹自己愛看的書,再自愿或由小組推選出同學到中間介紹好書。

可參考第20至21頁圖,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例如:猜謎問答、操作演示,看圖講書中故事、表演書中故事,等等形式。并向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本書。

3 每個同學在課本第21頁空白處,畫畫或寫寫自己喜歡看的書,同桌交流。

第二課時 我們一起看

1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班委會討論設計書展活動,分工做書展的準備工作。

2 在教室里,班長組織同學們搞書展活動。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工合作,出一期“好書大家看”為主題的板報,在黑板上畫突出主題的漫畫和提示語,課桌椅碼成書展樣式,圖書按類別擺放。適當處布置一個圖書 角等。

3 班長宣布書展開始后,告訴大家書展上有許多有趣的書,表揚把自己的新書拿到書展上來的同學。接下來,主持新書發布會,請新書的主人介紹書中的故事,詩歌,插圖,謎語,等等。

5 每個同學在書展上找自己愛看的書,同學之間互相借書,教師抓住機會夸贊借書活動中友愛互助的、有禮貌的同學,鼓勵同學們集體生活中,共享讀書的樂趣。

第三課時 好借好還

1 結合課本第24頁提示,小組展開討論,議一議借別人的書,怎樣做到好借好還,把討論的結果表演出來。

2 小組推選出代表向全班表演,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 書沒看完,怎樣做標記?

(2) 借的書該還了,可是還沒看完,怎么辦?

(3) 怎樣做才能不把借來的書弄臟、弄破?

(4) 怎樣還書才使書的主人高興,下次還愿意借給你?書的主人不在,怎么辦?

(5) 借來的書,可以轉借給他人看嗎?

3 試著做做小書簽,并讓它發揮作用。也可以送給教師和同學。

第二單元 金色的秋天

單元目標:

1 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了解季節的變化的特點,人和自然的關系,知道愛惜勞動成果。

2 進一步了解出行安全,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樂于助人,尊敬老人。

3 發展表現美的興趣和能力。

4 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主題一 秋天在哪里

主題目標:

1 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感受活動、創作的快樂,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3 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第一課時 秋天在哪里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在日歷上尋找關于秋天的話題----立秋。

二.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從校園植物的變化找秋天。從同學們的衣著變化中找秋天。

三.每名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向小組內的同學報告。每組選出1至2名學生代表向全班學生報告。

四.描述秋天

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秋天的圖片資料,或介紹自己通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本地或外地秋天的情況,然后嘗試從色彩入手描述秋天。

五.贊美秋天

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誦演唱課前收集的有關秋天中、佳句、歌曲等。

第28頁的小詩。

唐朝詩人杜牧的《山行》。

六 我為秋天畫張像

老師帶領學生把自己看到、想到的秋天美景,通過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

第一課時 秋天的游戲

一 美麗的秋葉娃娃

1 做樹葉面具

2自我介紹

3 制作樹葉標本

4 利用樹葉的柄部,兩位同學每人手持一枚樹葉柄交叉后用力拉自己的樹葉柄,誰的斷了就輸了。

二.蒺藜打靶

三.轉陀螺比賽

四.抓拐游戲

五.五子棋游戲

六.和秋風爺爺賽跑

第二課時 留住秋天

一, 小制作創意大賽

教師鼓勵學生想出各種辦法,進行留住秋天的美工活動。

1 樹葉印畫

2 樹葉貼畫

3 種子貼畫

4 制作項鏈

5制作小烏龜

6制做小橘燈

7做花生耳環

將作品集中起來,舉辦展覽會,作者介紹自己的作品。

評比創意獎。

討論作品的用途。如裝扮教室等。

二 留住秋天的聲音

帶領學生到野外錄制秋天各種昆蟲的聲音或其他聲音。

三、欣賞秋天的聲音

主題二 秋天的收獲

主題目標:

1 觀察并參與秋天的收獲,體驗豐收的喜悅,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 增強勞動意識和技能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敬付出勞動的人。

3 通過各種感官觀察認識幾種秋天成熟的果實,初步學習用分類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第一課時 收獲的季節

一 讓學生觀察通過觀察、訪問、看電視、親身體驗等多種形式,了解本地區秋天的收獲情況,感受秋天收獲的喜悅,直接將學生帶到田間,看看人們收割、采摘的場景,并參與一些簡單的勞動。

在小組或班里,同學們將自己觀察、收看或調查、訪問、親身實踐的情況和感受進行交流。

二 珍惜勞動成果

1 圍繞豐收果實是怎樣得來的,讓學生問問家長,回憶農民勞動的情景。

2 可以結合教材第34頁的詩歌,也可以結合學古詩、古訓來體會勞動的艱辛,如《鋤禾》。

第二課時 小小豐收會

一 舉辦豐收展

1 事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哪些是秋天的果實。

2 每個學生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收獲物的名稱、特點等。

3 將準備好的收獲物分類擺放在一起,舉辦豐收展。做法:教師用卡片各種類農作物的擺放地點,如糧食類、水果類、干果類、蔬菜類等。學生先判斷自己所帶收獲物的“家”應該在哪兒,然后擺放在相應的位置。

4學生們采用集體或分組的方式參觀豐收展,感知收獲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感受豐收的喜悅。

二 神奇的口袋

1教師帶領學生們把各種物品放在口袋里或用布蓋在桌上。

2 一名學生把手伸進口袋里或布下面,在不拿出物品的情況下,通過觸摸猜出物品的名字,然后拿出該物品請全班同學檢查說得對不對。猜對了,大家給予掌聲鼓勵。

3 猜猜是什么

先找一名學生對一種收獲物進行描述,再請一名學生猜 一下是什么。

三 秋天的果實

分組展示。

第三課時 大家來品嘗

一 留下果實

結合課本第40頁的提示,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繪畫、泥塑、拍照等各種辦法將這些秋天的果實留下來。學生確定方法后,自選準備好的材料進行,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完后集中展示作品。拍照的學生可在沖洗出照片后,張貼在教室的某一角,舉辦秋收攝影展。

二 拼盤大賽

每組做出1到2個拼盤。然后,每組派一個人講解本組的創作。

三 拼盤大餐

1 全班同學一起來品嘗水果拼盤。

2 蒙住個一個學生的眼睛,教師請他品嘗,全體同學問他:請他猜一下它是什么水果。然后再問他為什么?

3 在品嘗的教程中,進行一些珍惜勞動成果、感謝付出勞動的人等方面的教育。

主題三 秋游去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從。

2 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識,培養守秩序、愛護環境等基本的文明行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秋游的準備

1 秋游去哪里

教師提出秋游去哪里的問題,請學生們小組為單位商量秋游去哪里、去干什么。

每組討論,向全班學生匯報。

2 秋游帶什么

采用先小組再全班討論的方式,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如果去秋游,自己準備帶些什么?如果學生要帶的東西很多,教師應引導大家討論:秋游帶多少東西才適量?

[品德與生活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思想品德教案教學反思

2.小學思想品德教案課件

3.品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4.小班品德教案《分果果排排坐》

5.生活活動教案

6.學生活動教案怎么寫

7.不怕看醫生活動教案

8.中班生活區活動教案

9.中班生活活動安全教案

10.小班生活游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