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文章是想出來的” “寫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立意、取材。對于這一塊,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訓練的重點。”老師要求自己的學生對一個作文題目進行很多方面的聯想。
在作文的立意方面,盡量要“求新”。立意是文章的中心,只有與眾不同了,才會吸引人往下看。
一篇作文,光有骨架是不行的,而豐富的想象就是一篇好作文的“血與肉”。 聯想、想象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諸多優秀作家的名篇佳作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語言的魅力往往得益于他們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對各種修辭手法的嫻熟運用。而其中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無不憑借作者豐富的聯想、想象來完成。“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色彩之中給人更生動的美感;“神姿仙態”“如情似夢”,虛幻之中給桂林山水以更美妙的情致。因此,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應是不斷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不斷進行語言和思維訓練的過程--通過語言去駕御思想,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豐富語言的內涵。這樣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學生的語言才能不僅有自然平實的淳樸,更有生動鮮活的靈性。
聯想、想象可以使作文的題材更豐富,形式更多種多樣 學生正處于富于幻想、憧憬的年華,質樸的童話、神奇的科幻、夢中的未來都是他們最親近、最向往的內容。作文教學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創造自己心目中的神話世界,讓們通過想象和聯想的橋梁去放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他們在思想的遨游和情感的游歷中,用自己的心更自由地去體驗和感悟身邊的世界和未來的生活。
作文應該是寫的是自己的情感。對寫作文不用抱有一種做作業解題的心態,而是把寫作文當成是宣泄情感、抒發心聲的機會,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寫出來。
對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價值的內容要充分展開。無論是往事再現還是想象虛構,都要投入進去感受它;一遍又一遍,仿佛將那往事重新經歷了一次,或者將虛構的事實真實地經歷了一次;直到把許多細節看清了,再用文字描寫出腦中的畫面,這樣就是在跟著感覺寫作文了。
[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相關文章:
1.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2.桔子作文教學課件
3.小作文教學課件
4.語文作文教學課件
5.高中作文教學課件
6.作文教學課件
7.作文教學計劃
8.作文教學隨筆
9.小學作文教學課件
10.想象作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