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和情感,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
2、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舊導入,了解詩人
1、回憶白居易的《憶江南》第二首導入新課。
2、了解詩人。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讀出節奏。
2、讀懂詩意。
請默讀詩,借助注釋,讀懂詩的意思。
討論: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怎樣的景象?西湖的美使詩人聯想到什么?西湖與西子有什么相同之處,讓詩人產生如此的聯想?
詩中有沒有寫到人的活動?你從哪里知道?
1071年至1074年,這三年間蘇軾在杭州任通判,他不是很忙,除了審案,便有很多時間在西湖中游玩。
三、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詩人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
聽了這些,你覺得蘇軾對于杭州,對于西湖的感情單單用一個“喜愛”能概括得了嗎?可以用什么詞來描述蘇軾對杭州,對西湖的深情?
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四、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過渡:詩之美,美在音律動聽,美在語言優美,詩之美,美在詩情畫意,精練的28個字給我們無盡的想象空間,請聽老師朗誦,閉上眼睛想象,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1、配樂朗誦,學生聽后討論。
請用你最美的語言把你的所想表達出來。
晴天時詩人只寫水,你還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嗎,請用最簡潔的詞語表達出來。
讓我們欣賞一下陽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麗。
2、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蒙蒙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游興,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蒙雨亦奇”。帶著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誦這首詩。
3、學到這里,你們有沒有什么疑問?老師有個疑問一直想不明白現在請你幫我解答。西湖美景甚多,為何詩人獨寫山色,獨寫水光?
詩之美,在于詩人獨具匠心的描寫,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只有蘇軾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之這兩句詩,西湖也叫西子湖,從這足見詩之偉大。一首詩讓一個地方名揚四海,這最是文化的魅力。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2、總結:
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業:(任選一題)
1、做一張蘇軾的詩詞手抄報。或有關西湖的詩詞手抄報。
2、寫一篇蘇軾與西湖的故事的文章。
3、寫一篇學習本課的感想。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