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表達師生情誼的詩歌。全詩以“愛”作為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圍繞“愛”既寫出了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又抒發了自己對老師的敬愛。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
4、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
5、領悟詩歌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領悟詩歌的表達方法。試著用“記得”開頭寫幾句話。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位老師?你為什么喜歡他(她)?你又是怎樣表達你的喜歡的?
2、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拿筆勾畫出本文的生字、生詞。
2、出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學生自由練讀。
無怨 蒲公英 漲水 喃喃自語 勿忘我 凋謝 一簇簇
3、指名帶讀,讀準字音。
4、通過反復練讀,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的意思。
5、說一說難記的生字,你有怎樣的好方法記住它。
6、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整體感知文本。
1、初讀課文。
2、讀完課文后,現在還留在你的腦海的是文中的哪幅情景?
3、學生交流,初步做到整體把握文本的大體內容。
4、說說詩歌中表達了對老師怎樣的情感?
四、學習詩歌第一節,感受老師對工作的熱愛。
1、同學們,剛才大家初讀了詩歌,深深地感受到了全詩字里行間都充滿了“愛”。請大家再次走進詩中,進一步感受這至真至純的愛。
2、自由朗讀第一節,看看你從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中能讀出教師對工作的愛。
3、指名朗讀自己找出的句子。
4、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兩句,找出句中的關鍵詞語細細地品,看看從這些詞句中你體會到了老師對工作的一種怎樣的愛?把你的想法寫在旁邊。
5、學生默讀批注。
6、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1)重點品讀第1句。談談抓住了哪些字句,又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談感受:
A、作者把師生在一起稱做“歡聚”,把師生分開說成“離別”,你從“歡聚”與“離別”中感受到了什么?(“歡聚”說明師生在一起很融洽、很快樂;“離別”說明師生分開心情很惆悵,很不舍。無論“歡聚” 還是“離別”都表達了師生情誼深厚。)
B、從“多少歡聚”“多少離別”中又體會出了什么?
(說明老師教了一屆又一屆學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C、小結:是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教師總與學生在一起,他的生命就是在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中延續,他的人生價值也是在培育學生中體現。這樣的生命充滿了--(引出第二句)
(2)誰接著讀第二句,看看你抓住了哪些字,讀出了老師的一種怎樣的愛?
(老師為何“憂愁”?為何“喜悅”?讓學生抓住“無怨”體會出老師工作雖辛苦,但卻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3)小結,指導朗讀。
是啊,老師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雖然工作是那么辛苦,可是他們都堅守著這樣的信念: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帶著這種感受一起來讀第一二句。
(4)同學們,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了老師對工作的“無怨“呢?請結合下面的詩句談一談。
“日日夜夜”:老師每時每刻都把心撲在工作上。
“風里雨里”:老師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兢兢業業地工作。
“癡情”:老師對什么 “癡情”?
“青絲”變成“白發”:老師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5)憑著對教育的摯愛,老師將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教育,獻給了學生,雖然“青絲”變成“白發”,但卻為“每一片心田都開出花朵”而自豪,你知道“每一片心田都開出花朵”的寓意嗎?
(6)讀了這一小節,你想起人們對老師的哪些比喻?你覺得這些比喻恰當嗎?
(園丁、蠟燭、母親……)
五、帶著對老師的崇敬,用心朗讀這一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2-- 4節。
1、教學第二節
(1)自由讀第二節,看看作者回憶了老師關愛學生的哪幾件事?
(2)學生討論,交流。
A、老師背“我們”過河;
B、入隊時,老師投給“我”無聲的目光;
C、老師表白自己的心聲。
(3)指名朗讀敘述第一件事的詩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再讀,想象這句蘊涵的情景。
A、激發情感。那漲水的小河,那么多的學生,老師一一背過,多難啊,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學生,此時此刻,你的目光會注視著什么?
B、引導學生抓住老師的神態、動作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動展開想象,把老師“小心翼翼摸索過河”“背得滿頭大汗”“直喘粗氣”等情境想象出來。
C、多好的老師啊,她不正像那山花一樣美麗芬芳嗎?再讀這幾行,你的感受會更深。
(5)指名朗讀描寫第二件事的詩句,邊讀邊回想自己入隊時的情景。
A、思考:老師“無聲的目光”傳遞的是什么?(祝賀,肯定,期盼……)。
B、全班齊讀這幾行詩,讀出從老師的目光中體會到的這份含義深刻的愛。
(6)齊讀描述第三件事的詩句,思考:
A、“春天”指的是什么?“每一片綠葉?又指的是什么?
B、這一句話與前面的內容有何關系?
C、教師小結:(揭示“愛“的原因:因為“愛”,才有“日日夜夜”、“風里雨里”的無怨無悔;因為 “愛”,才有把學生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背學生過河”;因為“愛”,才有“無聲”的情感傳遞。
(7)六年啊,老師關愛學生的事情只有這三件嗎?為什么單單選這三件事?
(8)同學們,回憶一下,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的老師一定也像詩中的老師一樣關心著你,你也能像作者一樣選幾件最讓你難忘的事說一說嗎?注意也像作者一樣用“記得”開頭。
(9)學生自由練說,全班交流。
2、教學第三節。
(1)學生齊讀第三節,聯系題目想想:獻給老師的花束是什么花?
(2)“勿忘我”又是一種怎樣的花呢?指名讀相關詩句,概括其特點:(生存不擇地點,不講環境……)
(3)那么多美麗的鮮花,作者為什么單單選擇這樸素無華的小花送給老師呢?(A、與老師的形象相似;B、“我”不會忘記師恩。)
(4)作者是怎樣獻上這束花的?指名讀相關詩句,相機理解“輕輕地”、“默默地”(飽含著學生對老師的一種敬重;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愛戴是每個學生共同的心愿。)
(5)學生練習感情朗讀。
3、教學第四節。
學生自由朗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預設:
A、“想起……,想起……,想起……”“想起”說明了什么?“藍色的衣裝”聯想到什么?三個“想起”勾畫了一副怎樣的教師形象?為什么說是“人生的作業”?老師不僅注重傳授知識,更注重教我們做人,通過朗讀,引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意。
B、 “仍然站在……,注視……,鼓勵……”離開老師多年,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感覺?
(老師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可磨滅的,即使離開了老師,但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著“我”,感染著“我”,指引著“我”,讓“我”在今后的生命歷程中,知道怎樣“書寫”)聯系全文想想,最后一個省略號有怎樣的蘊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默默無聞,不求索取,把自己的畢生獻給社會、獻給人民。)
三、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你用一句話表達對老師的感情。指名說,全班齊說:老師,我們愛您!
板書設計:
無怨無悔 獻一束勿忘我
7、獻給老師的花束 愛
甘守清貧 書寫人生
作業設計: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歡聚( ) 憂愁( ) 青絲( )
盛開( ) 樸素( ) 遺忘( )
二、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 )的歲月 ( )的生活 ( )的身影
( )的青春 ( )的生命 ( )的面容
三、讀課文,回答問題。
(1)獻給老師的是什么花?給老師獻上這種花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課文的結尾寫道:“生命的歷程啊,應該怎樣書寫……”你覺得生命的歷程應該怎樣書寫?聯系課文內容說說。
[《獻給老師的花束》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