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學會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和同學演一演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不再賣泥塘的原因。
4、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泥塘發生的變化,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不再賣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發生的變化,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難點】
閱讀第五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賣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發生的變化,從而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準備】
詞卡、泥塘景色的圖片、動物頭飾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書寫“蓋”和“盡”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不再賣掉泥塘的原因。
4、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泥塘發生的巨大 的變化,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不再賣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發生的變化,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重點讀好第五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賣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發生的變化,從而感悟到通過我們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環境。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認讀詞語:
1、借助前一課所學的詞語,回顧故事前面的內容。
2、認讀本課詞語,正音。
二、讀一、二自然段,過渡切入教學重點:
1、引讀一、二自然段。
2、大家看,青蛙又在賣泥塘呢! (吆喝“賣泥塘喲,賣泥塘!”)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泥塘的變化:
1、自己讀三、四自然段。(生自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動物們又給青蛙提了哪些建議:
①交流:有誰來了?說了什么?找到文中句子讀一讀。
②教師引讀第三自然段。
③師扮演青蛙,學生扮演小鳥、蝴蝶、小兔、小猴,師生交流:小動物們為什么這么說?青蛙應該怎么做?(相機板書:“栽樹”、“種花”、“修路”、“蓋房子”等詞)
3、學習第四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
①指導讀句子“每次聽了小動物們的話,青蛙都覺得有道理。他想,要是那樣的話,泥塘準能賣出去。”讀出青蛙覺得泥塘準能賣出去的想法。
②青蛙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指導讀“于是,他栽了樹、種了花、修了路,還在泥塘旁邊蓋了房子。”)讀通順,從中了解到青蛙所做的事。
③點生當小青蛙,在泥塘邊栽樹、種花、修路、蓋房子。( 請學生進行板貼。)
④引導學生觀察泥塘的變化,從中理解: 栽樹 → 栽了樹
種花 → 種了花
修路 → 修了路
蓋房子 → 蓋了房子
4、小結三、四自然段,隨文學習“蓋”字。
四、學習第五、六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賣泥塘的原因:
1、指名讀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的話:“賣泥塘喲,賣泥塘!”
體會:吆喝聲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訴了我們很多這個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讀第五自然段,仔細讀讀青蛙說的話。(學生自讀)
3、指名讀青蛙的話,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點介紹給大家?讀相關語句。
(重點理解中間兩句)
預設:(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聽小鳥在樹上歌唱。”
引導想像蝴蝶飛舞,小鳥歌唱的熱鬧情景。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2)“你可以在水里盡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相機理解“盡情”的意思,體會盡情游泳,曬太陽的快樂。
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4、小青蛙們,快把這泥塘的好大聲地吆喝出來吧。自由練讀。
指名讀。指導讀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覺,體會這里是“多好的地方!”
5、感受省略號的用法,進行句式練習。
6、學習“說到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為什么要賣掉呢?”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讀出青蛙不想賣泥塘的想法。
7、小結。
五、總結全文:
青蛙通過勞動,讓爛泥塘變成了好地方。開始是想賣泥塘的,現在卻不賣了。
過渡:青蛙用雙手把泥塘越變越美,我們也能用小手把字越寫越好看!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去拼音讀生字。
2、學寫“蓋”、“盡”字,提醒關鍵筆畫。
3、師范寫。
4、生書寫,師巡視反饋。
七、結束全課,布置作業:
下次我們表演《青蛙賣泥塘》的故事。
第二課時
表演《青蛙賣泥塘》的故事。指導學生書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21 青蛙賣泥塘(下)
播撒草籽
引 水
栽 了 樹 多好的地方
種 了 花
修 了 路
蓋 了 房子
[在情境中理解感悟,在實踐中習得語言--《青蛙賣泥塘(下)》教學設計 (人教實驗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小猴賣圈語言教案
5.情境隨筆作文教學設計
10.語言教案小青蛙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