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讀2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小動物奇妙的發聲方式,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的朗讀和學習,讓學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蟬這些動物的發音方式。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掛圖,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 你覺得咱們班誰唱歌唱得最好聽?學生交流。
2. 教師送他們一個稱呼--歌手
3. 誰知道森林里也有一位唱歌特別好的歌手,它的名字叫什么?對,它飛來飛去地在找歌手呢。板書:歌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黃鶯找歌手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多讀幾遍,把難讀的句子畫下來也多讀幾遍。
2.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
(3)、讀難讀的句子
3.劃分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要求:小黃鶯找的歌手誰?請把它畫出來。朗讀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讀流利。同桌齊讀
1. 小黃鶯找的歌手誰?(學生反饋,板書:蜜蜂、青蛙、蟬).
2.檢查讀書的情況。
3.同學評價
四、品讀課文
(一)、學習小動物奇妙的發聲方式
1.同學唱歌用的是嗓子,蜜蜂、青蛙、蟬唱歌是用嗓子嗎?(不用嗓子)
2.補充課題:不用嗓子的歌手,指名讀題目。
3.蜜蜂、青蛙、蟬唱歌不用嗓子,用什么呢? 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用“﹏”把寫蜜蜂、青蛙、蟬怎樣唱歌的句子畫下來。
4.同學交流,老師板書,并讓同學解釋。先找一個同學交流讓同學有初步的印象,再找一個同學交流,老師板書。
5.再找同學交流做一下動作讓同學理解
6.來,讓我們一起把蜜蜂、青蛙、蟬怎樣唱歌的句子讀一讀。老師讀蜜蜂、青蛙、蟬,同學接后面的。
7.你還知道什么動物唱歌的方法?同學交流
8. 不僅有許多動物可以不用嗓子就唱出好聽的歌,植物,人也一樣可以不用嗓子就唱歌。(用拍手、跺腳等方法發出聲音)請你下課后觀察一下,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不用嗓子唱出歌。
(二)、學習1、5、6、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小黃鶯想找幾名金嗓子的歌手成立合唱隊)。
2.合唱隊成立了嗎?(成立)你從哪知道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段。
3.合唱隊演唱得怎樣?(好)你又從哪知道的?(第六自然段)指名讀第六自然段。從哪更能看出合唱隊唱得好,比……還動聽
(三)、學習2、3、自然段,學習分角色朗讀。
1.自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小黃鶯很真誠,很熱情。小蜜蜂對朋友很友好,很耐心。老師指導朗讀
2.自己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小黃鶯還是很真誠,很熱情。小青蛙對朋友也很友好,很耐心。
3.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4.分組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5.齊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前面我們學習的《小貓刮胡子》《小馬過河》都是童話故事,這篇課文也是童話故事。課文以小黃鶯為線索,以對話為主要形式,介紹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小青蛙是靠聲囊發出聲音,靠振動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發聲。我們要熱愛大自然,從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五、作業:
今天的課文真有趣,它用故事的方式給我們講了三種小動物的發聲方法。回家后,我們也用故事的形式寫一寫別的物體是怎么發聲的,好嗎?
六、板書
20 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蜜蜂 靠翅膀振動發聲的
小青蛙 靠聲囊發出聲音
蟬 靠振動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發聲
[《不用嗓子的歌手》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