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 民族英雄戚繼光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
2、認識盜、浙、廷、腐、訓、律、謀、趁、患9個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盜、倭寇、朝廷、腐敗、訓練、身先士卒、趁機、智謀、倭患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學能力。
2、理解詞語意思。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國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繼光)。[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
1.自讀課文,自學思考。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詞句意思,課文內容,用筆畫標注出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讀書,全班質疑。[要求:讀書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質疑時,認真聽同學提問,不重復別人的問題。](題目為什么寫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什么組建、訓練戚家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他作戰英勇、很有智謀?)[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小組交流,檢查自學。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要求:畫出讀錯的字詞句,讀完訂正,再練讀。]
2.提出疑問,交流大意。[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后仍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幫助解決。個人說出答案后還要談理由。]
(四)全班討論,檢查自學。
1.輪流讀書,了解全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斷好句。讀后,生談課文主要內容。]
2.討論問題,解決疑問。
師: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哪個小組想發言,幫同學解決難題?
(1)為何題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結合書上有關語句,談自己的理解。]
(2)戚繼光為什么組建、訓練戚家軍?[要求:可以用書中語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話回答。]
(3)從哪兒看出他作戰英勇、很有智謀?[要求:先讀書中語句,再談自己的體會。]
(五)復習鞏固,拓展知識。
1.復習鞏固生字。生當小老師,把自己認為難讀、難寫、難記的字詞提問,指名讓其他學生回答。
2.交流課外資料。
(1)講戚繼光的故事。
(2)表演課前準備的有關戚繼光的節目。
(六)作業。
出一期戚繼光的壁報。
板書:
語文百花園七
【教學目標】
1、讀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學習照樣子補充句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讀背愛國名言和采集帶有國字的成語,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閱讀短文《小英雄于連》,理解于連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過故事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能力、交際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5、通過習作訓練,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自主、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再一次走進語文百花園,去采擷一朵朵知識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誰最聰明,收獲最大。
二、分項訓練
(一)語海暢游
1、學習第一題(漢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與霄,說說兩個字的異同。(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組詞,在詞語中發現兩個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區別兩個字的有效方法。
(3)讀《辨字歌》,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區別形近字的方法。)
2、學習第二題(補充句子)
(1)出示課文中的兩個句子,學生讀、思、議:每個句子分別講了幾層意思?用什么詞語把這幾層意思連在了一起?幾層意思之間產生了怎樣的聯系?(如第一句話講了戚繼光作戰英勇和戚繼光很有智謀兩層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這個關聯詞把兩句話連成一句話,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
(2)學生在補充完整課本上句子的基礎上,用帶點的詞語口頭造句。
二、積少成多
1、學習第一題(讀讀背背)
(1)出示課本上的愛國名言,指名讀,做到讀正確、通順、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關三位名人的信息,談談自己對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讀成誦。
2、學習第二題(我的采集本)
(1)讀課本上的六個帶有國字的成語,查閱工具書,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它們的理解。
(2)比一比,賽一賽:哪個小組寫出帶有國字的成語最多?
(3)交流對所寫成語的理解。
(4)把帶有國字的成語抄寫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閱讀平臺--閱讀短《小英雄于連》
(1)自由輕聲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什么?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
(2)默讀思考:人們為什么給于連塑了一座銅像?于連是個怎樣的小男孩?
(3)再讀短文,看看短文有幾個自然段,每段寫什么?幾個自然段之間有什么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講自己喜歡的故事。
(課前準備:收集自己喜歡的故事,做好在班級里講故事的準備。)
一、回憶自己準備講的故事,試著輕聲講一講。
二、在小組里講自己喜歡的故事,要求:
1、講故事時要用普通話把故事講清楚,注意把自己喜歡的地方講具體些;
2、聽講故事時要認真,注意把自己的疑問或補充提出來,與別人交流;
3、在每一個組員都講完的基礎上,評選出小組最佳故事能手,大家幫他(她)出謀獻策,把故事講好,代表小組參加全班比賽。
三、舉辦班級故事會:
1、小組代表講故事,全班聽、評;
2、全班議論,評出班級故事大王。
第三課時(可用二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寫想像作文
一、啟發談話,引發思考
1、讀課本上的提示語,說說什么是夢想。(自己渴望實現的愿望)
2、自己有什么夢想?最渴望實現的是什么?
3、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最大夢想是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個夢想?假如夢想成真,后果會是怎樣的?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把夢想說具體、清楚。
二、提出要求,指導習作
1、提出習作要求:
(1)大膽想像,把你的最大夢想及夢想的由來,夢想成真后的奇跡等表達出來;
(2)寫得新奇、生動、有趣,讓別人喜歡看;
(3)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互動評一評:組員之間互閱,互相品一品,評一評,看看哪個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說具體。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三、動手辦墻報展,互相交流美好的夢想。
29 清明節的由來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或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習并理解本課生字詞,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字詞的興趣及能力。
2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組織學生反復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春秋五霸晉文公的簡介及春秋戰國的地圖等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啟發談話,調動積累,引起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9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示范并提示書寫時注意的事項)
2誰愿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信息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對清明節是怎樣來的;清明節是什么樣的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等有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再談一談你對清明一詞的理解?
(學情預設:此時學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淺的、單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卻不知如何準確回答的)
小結:大家對清明一詞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后,你對這個詞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本。
1自讀課文。
要求:①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利用工具書,查出解釋,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傳統、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鄭重、治國安邦、清明、念著、荒山野嶺、慟哭、寒食節、祭奠、鞭策、座右銘、井井有條、安居樂業、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③把課文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讀熟的目標。
2檢查自讀的情況。
①同桌互讀互查,檢查生字詞及讀書的情況。
②師生借助字卡,認讀生字詞。
③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
④師生討論、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質疑問難,理清思路,培養問題意識。
1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及內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三個層次解決。簡單問題學生相互提示解決;與課文聯系緊密的重點、難點問題留在學課文中解決;其他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或課余時間討論解決)
2梳理、歸納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清明節是怎樣來的?
②清明節是紀念誰的,紀念什么?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解決清明節是怎樣來的問題。
①組織自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情預設:或用在書上分段標畫的方法;(參考教參253頁)或通過示意圖來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間的關系;或通過讀書看插圖,提示重點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清明節的由來的問題并用示意圖表示。(可以指導學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號字與前面畫橫線的詞語組成一個問題,以便提示學生深入思考)
清明節的由來怎樣來的百姓紀念的習俗沿襲而來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怎么知道的晉文公定清明節為什么見清明柳就像見到介子推二者之間的聯系晉文公燒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為什么報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為什么流亡時,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組代表展示并介紹探究成果。
學情預設:學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 引進課件,補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義。
①出示春秋戰國的地圖,簡介當時各國征戰的歷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晉文公的資料,講述晉文公統一中原,成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晉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國君時治國的二大策略,認清晉文公使中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的現狀,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動機。
五 再讀課文,調動積累,理解清明內涵。
第二課時
一 指導讀書,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內涵。
1讀第一段,隨機處理傳統節日感人肺腑等詞。
2(讀2――8段)了解清明節傳說,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引導學生理解重耳為什么感動,邊讀邊想象重耳饑餓難挨的情景。
②指導學生分角色讀好君臣的對話。重點理解介子推的話做治國安邦的清明國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內涵。(引導學生聯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實,談出自己對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為不做昏君,做個清正、廉明、勤政的國君。)
③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一一回絕放聲慟哭所表達的內容,認識介子推拒絕做官,不圖回報的高風亮節。
④讀讀、議議,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說說你對介子推的認識。(讓學生在議論中感受到我們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⑤指導學生默讀,注意寒食節與清明節紀念的內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晉文公下令定了二個節日,為什么只有清明節成為傳統節日?這說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聯系清明前后的氣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聯系老柳樹死而復活的樣子,再體會清明的內涵。(清明柳既表示楊柳返青,萬物鮮明的季節,又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⑦默讀課文,想一想,晉文公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與介子推有什么聯系?對百姓有什么影響?說說百姓后來為什么自發地過清明節。理解清明的內涵。(表達百姓希望有一個政治有法度、有條理,百姓安居樂業社會)
3朗讀全文,感受介子推愛國護主、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精神及晉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國的品質。
第三課時
一 指導學生寫字。
1注意易錯的字,要寫正確。
①肺字的筆順。共8筆,最后一筆是豎,它穿過橫、橫折鉤,一通到底,且直且長。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點。
③臣字中間不是口。
2把字寫好看。
①邦字,左右結構,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結構的字,要寫緊湊,不可過長。
③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兩邊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寬。
3學生書寫練習。;
二 小組交流。
1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2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和同學們交流。
三 讀學習鏈接,與同桌相互說一說清明節的第二種說法。
四 小組討論,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清明節的知識。
五 美讀課文,填寫詞語花籃。
六 布置作業
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30 雪頓節上看賽牛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牦牛時的歡樂心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牦牛時的歡樂心情。
三、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雪頓節是什么節?賽牛是怎樣的場面?)
2.雪頓節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藏語中,雪頓節的意思是喝酸奶的節日。一般在藏歷7月初舉行,為期3-5天。節日期間,藏族人民觀看藏戲,同時舉行游園活動,彈唱、歌舞、賽牛,盡情歡樂。
今天,咱們就一起去欣賞一場別開生面的賽牦牛會。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2.字音都讀準了的同學把書立好就大聲讀課文。
3.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按小組順序帶讀生字生詞。出現問題及時訂正。
誰愿意做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生字中復雜的字形,易錯的字音,難理解的字義。
測查
讀音:嶄慘豁
筆順:砸骨
分段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大家認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會認而且還要會寫呢。
指導寫字
1.上下結構的字:賞、牽、嶄、不要寫得過長。
2.左右結構的字:脾、踢、嫩、不要寫得過寬。
3.賞字最后一筆是點;牽字第三筆也是點。
4.砸最后一筆,骨第三筆都是豎折。
(五)作業。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字卡,復習檢查。
(1)會認字(組詞)。
(2)會寫字(說記字方法)。
2.檢查朗讀。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1.出示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一場賽牦牛的?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雪頓節賽牦牛會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讓人揪心?畫出有關語句。
(3)讀一讀這些句子。
2.組織交流
重點體會、點撥
板書: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
(1)榮耀節日盛裝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說明什么?
(2)主人的動作、牦牛往前沖的情景及甩鞭聲、砸地聲、叫喊聲客人們的擔心,寫出了比賽場面的壯觀、驚險、熱烈。
(3)沒有取得名次的騎手,也不介意說明參賽者都有一個好心態,目的是圖個好心情,跟著高興。
3.指導讀
讀出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牦牛時的歡樂心情。
(三)回歸整體,深化歡樂心情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匯報學習本課后的收獲。如:思想方面、寫作方面、有感情朗讀等。
(四)拓展延伸。
1.通過讓學生去想,去交流資料,激起學生對各民族傳統節日的興趣。
2.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牦牛發怒奔跑及它與主人親近的語句,讀一讀,并抄寫下來。
(五)布置作業
查找、收集有關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傳統節日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制做展板。
板書:
雪頓節上看賽牛
比賽前 -- 比賽中 -- 比賽后
節日盛裝 驚險壯觀 滿意而歸
31 * 東郭先生和狼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不能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
2、引導學生認識欺、侮、岔、仁、涂、掩6個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書達理、積德行善、信以為真詞語。
3、輔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表演劇本。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學能力。
2、理解詞語意思,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古人為咱們留下了許多生動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學習(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東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虛構的人物。這篇課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編為了劇本。
問:讀了課題,你們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自學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詞句意思,課文內容,用筆畫標注出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讀書,交流成果。
(1)學生先匯報自己找出的字音重點;讀書時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最后,學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義難點,進行全班交流。
(2)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3.默讀思考:劇本中的事情經過是怎樣的?
(三)小組討論,檢查自學。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要求:畫出讀錯的字詞句,讀完訂正,再練讀。]
2.提出疑問,交流大意。
(1)學生認真思考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幫助解決。同學說出答案后還要談理由。
(2)通過討論,確定本合作小組的最佳劇本事情經過。
(四)全班討論,檢查自學。
1.指名讀書,了解全文。
(1)讀書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斷好句。
(2)讀后,各合作小組派代表交流,本組商定的劇本中的事情經過。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農設法打狼的順序講。
(3)全班交流,并評議。
2.討論問題,解決疑問。
師:通過自學,同學們還有沒有解決的難題嗎?
生提問,其他生幫助解答。
(五)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師出示課件
[自學提示:
默讀第一、二幕內容,邊讀邊畫出描寫角色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并做批注。
個人自學,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1.生讀書,并分析角色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師打相應的語句。
2.生體會朗讀。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2.把自己認為好的字詞摘錄在詞語花籃或采集本上。
(七)作業。
朗讀課文,并練習復述。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檢查朗讀。
1.復習鞏固。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字詞,難寫的字,生要說記字方法。
2.檢查朗讀。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讀,理解寓意。
1.角色朗讀。
(1)生自由練讀,讀出三個角色對話的語氣,注意體會劇本中的提示語和標點。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后小組評議。
(3)指名分角色朗讀,全班評議。
2.理解寓意。
師:我們學習了劇本,聽了同學的朗讀,你最喜歡哪個人物?最恨哪個人物?并說出理由。你想對東郭先生說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發言。
(三)表演課本劇。
1.自愿組合,練習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記住臺詞,討論每個角色應怎樣演,并注意為角色加上動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學評議。
(四)總結升華。
問:學習了課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師:是的,我們應該做善良、有愛心的好人,但千萬別像東郭那樣聽信壞人的花言巧語,上他們的當。在今后的現實生活中,同學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希望你們擦亮眼睛,決不要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
(五)作業。
回家為家長表演。
32 快樂國奇遇記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獨立閱讀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童話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從中認識主人公的道德品質。
3輔導學生認識課后的7個生字,理解相關的詞語。
[重點難點]
了解皮諾曹的奇異遭遇,認識他的品質。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名著《木偶奇遇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 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板書:奇遇)請談談對奇遇的理解。
2 說說你們經歷的或聽說的、你認為最能表現奇遇的事。
3 你們說的奇遇,與我推薦你們讀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們要讀的奇遇,是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怎樣幻想都不為過的奇遇,你們愿意讀嗎?
4 板書課題。
5 簡介作者及作品。(突出介紹作品想象豐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吸引了幾代兒童的目光,使人愛不釋手的特點。)
二 理解課題,猜想內容。
1 記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指什么?(引導查字典,準確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2 理解快樂國。
①在神話或童話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虛擬的國?(如《西游記》中的女兒國等)
②這些國名與他們國家的社會生活是什么關系?
3 猜想皮諾曹在快樂國的生活。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獨立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字,自學生字、新詞。
②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 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與詞語。(相機討論、理解詞語:愿望、盼望、囑咐、爽快、樂不可支、斬釘截鐵、九霄云外、興高采烈、絕望、懊悔、一五一十、誠懇)
②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 找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圖示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
三 自讀課文,感悟理解。
1 邊讀邊想。
①皮諾曹是怎樣被小燈芯說動去快樂國的?從這點上看,皮諾曹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②從皮諾曹與小燈芯的對話中,你看出他的態度有哪些變化?請用筆畫出來。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什么?
2 讀讀說說。
①皮諾曹在快樂國里生活怎樣?把寫他思想變化的詞語畫出來?說說這些說明什么?
②皮諾曹是怎樣脫險的?從皮諾曹脫險與決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③說說皮諾曹的經歷。
四 布置作業
1 朗讀課文。
2 找《木偶奇遇記》,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 指導朗讀課文。
二 小組討論。
皮諾曹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可以從多方面概括,只要有道理就行。如:皮諾曹是一個聰明善良、沒有主見、沒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個天真純潔、貪玩的孩子;他不愛學習,不識好壞人的孩子;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三 讀課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
四 拓展活動.
講一講,你還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
五 布置作業。
1 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木偶奇遇記》全書,舉辦一次故事會。
2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們聽。
六 按皮諾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號(123.....)表示。
( )皮諾曹變成了驢。( )被賣到馬戲班。( )他跳水逃走了。( )在快樂國里,他沒完沒了的玩樂。( )皮諾曹被推下海,險些淹死。( )經常挨打,腿摔瘸了。( )皮諾曹在小燈芯的勸說下去了快樂國。
語文百花園八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讀成語,說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成語構詞的奧妙,激發學生學成語的興趣及產生深入了解成語的愿望。
2 輔導學生讀讀背背,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受到虛心好學的教育。
3 引導學生閱讀短文,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4 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使學生在交際的活動中,提高對應、交流、說話的能力。
5 指導學生寫一寫自己與書的故事,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意識與能力。
[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及寫有關自己與書的故事。
[教具準備]
1 多種藏書角展示的課件。
2 收集贊頌讀書或贊頌書的名言警句。
3 把自己存放藏書的地方照相或動手畫出來。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一 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我們又到了暢游百花園的時間。今天我們在百花園里將享受發現的驚奇;學習后的滿足;交流時的喜悅;我們還能閱讀古代神話故事;欣賞自己或同學的習作。你們愿意與我一起走進語文百花園嗎?
二 語海暢游,感受樂趣。
讀成語,說特點
1 自由讀成語。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請查字典自行解決。
2 指導學生讀成語,理解成語的意思。
3 引導學生與書上的學習伙伴一起發現這八個成語的特點。(成語中有一對反義詞)
4 畫出成語中意思相反的詞。
此起彼伏 左躲右閃 大驚小怪 明察暗訪
前因后果 爭先恐后 將功補過 大公無私
5 讀一讀,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
6 照樣子,再說出幾個有如此特點的詞語。
七上八下 因小失大 小題大做 大材小用
陽奉陰違 左右為難 口是心非 一張一弛
三 讀讀背背,積少成多
1 自讀古人名言。不會的字詞,通過查字典自己解決。
2 指導學生理解句子。
第一句意思指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
第二句意思是說學習要時常進行溫習。
第三句意思是: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積累起來,就不能到達千里遠的地方;沒有一條條的小河匯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這句話不僅強調了積累的可貴,還告戒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 簡單介紹《論語》《荀子》。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對后世文人的思想影響深遠。它是由弟子及再傳弟子纂輯,記錄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荀子》先秦論說散文集,荀卿著。荀卿是戰國后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孔、孟的學說有繼承和發展。《荀子》代表先秦論說文的成熟階段,其文章結構完整,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說理透辟,極富說服力。文中大量運用比喻,妙趣橫生,文中還有大量的排比、對偶句式,間雜韻語,參差錯落,鏗鏘悅耳,搖曳多姿。許多語句后世流傳,被現代人引用。
4 輔導學生讀熟、背會。
5 把這些古人的名句抄寫在《我的采集本》上。
四 閱讀神話故事。
1 默讀短文,不會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2 同桌討論詞語的意思。(炎帝、波濤、礁石、盤旋、留意、炙熱、掠過、挾著、鋪天蓋地、襲、竭盡全力、恢復、殘酷、哀怨、晝夜、銜、碧波萬頃、宏大、毅力、欽佩)
3 邊讀邊想。
① 這個故事是怎樣展開的,短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文章主要寫什么事?
先寫女娃到海邊玩耍,觀望大海美麗的景象;再寫女娃被大海吞掉,媽媽呼叫無應;最后寫女娃的精靈化作一只精衛鳥要填平大海。
② 精衛鳥為什么要填海?
③ 從哪里看出精衛鳥宏偉的志愿和堅強的毅力。
4 讀一讀,議一議。
精衛填海的故事贊揚了什么?
你讀后有哪些收獲?
5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讀一讀。
6 交流你讀過的神話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
一 交流展示。
交流收集的贊頌讀書或贊頌書的名言警句。
二 談話導入新課。
書帶給我們快樂,帶給我們思索,是我們成長的階梯,是我們要好的朋友。我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三 欣賞藏書角的課件,開闊學生的眼界,打開學生的思路。
四 引導學生看書、讀題。
把握這次說話的主題與基本要求。
五 自己準備、練說。
先對照提示一道題一道題地說,再把三道題連起來說一說。
六 小組交流介紹。
要求:1說的同學要使用普通話,說的內容要有條理。
2聽的同學要邊聽邊想邊記,想象他介紹的藏書角的樣子,記下他介紹時,使用的好語句。沒聽明白的地方,可以問一問。
3先自己準備以下四方面的談話內容,再說給全組同學聽。
①你有多少圖書?你怎樣保存這些圖書?
②你的藏書角是怎樣布置的,藏書角里都有哪些書,這些圖書怎樣分類?
③你的藏書是怎么慢慢積累起來的?在藏書的過程中,哪件事情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在你的藏書中,你最喜歡哪些書?說說理由。
五 評一評,誰說的最好,誰的藏書角布置的最有新意。
六 組織活動,進行交際。
舉辦藏書角博覽會。
參賽須知:
1 要有三人推薦,方可報名參加。
(每一名參賽同學要快速找三名同學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圖書角。想一想,你怎樣用熱情誠懇的態度,得體生動的語言,贏得同學的認同。這樣他們才可能推薦你。)
2 三名同學要介紹自己推薦的理由,每人至少說三句話,且不可重復。
(可以商量一下,三人怎樣從不同角度介紹,不清楚的地方多問一問。)
3 評委會同意后(全班同學都是評委,可舉手投票,過半數即可)參賽者用藏書角的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的藏書角。
4 評委進行投票,評出本屆十佳藏書角。
5 評委討論獲獎的理由,寫出獲獎評語。(引導學生從圖書角設計新穎,實用、美觀的角度,評判藏書角;從語言流暢、生動、介紹全面、具體上評判表達的能力)
6 為獲獎者、推薦者頒發證書及獎品。
七 課外擴展。
參賽作品進行展示。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
一 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同學們情緒高昂,討論激烈。有的同學沒機會說;有的同學說的不夠盡興;有的同學在別人的啟發下又有新的想法想說。由于時間有限,大家很遺憾。現在你們還有向別人介紹展示的愿望嗎?
我們可以寫出來,寫一寫可以梳理我們的思維,促使我們深入的思考,及時歸納我們的體會與收獲。我們的習作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與同伴交流與欣賞,它將成為我們成長的記錄。今天我們一起寫一寫你和書的故事。
二 引導讀書,明確目標
1 自由讀書,明確寫什么的問題。
2 與同桌交流自己與書的故事。(如:購書、借書、讀書、包裝書、抄書、修補書時所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自己和小書架或小書柜、小書箱的對話。還可以夸夸自己的小書架或小書柜、小書箱。也可以寫讀書活動中的見聞)
三 自讀觀察與思考,
四 明確習作的要求。
1 如果選擇寫一件自己和書之間發生的事,要注意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寫具體。
2 如果是選擇寫小書架,就要先觀察自己的小書架,看看它的樣子、結構、有多少書,都是些什么書,然后在動手寫,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你對它的贊美與喜愛。
五 學生自由習作。
六 同桌互相交流、欣賞。(讀一讀,改一改。)
七 把自己的習作推薦給父母看,請他們欣賞評價。與他們分享習作的快樂。
[《民族英雄戚繼光》教學設計 (S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2.s版搭石課件
4.語文S版窮人課件
5.語文s版搭石課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