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行動、語言等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父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摯的情感。
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情:
課件出示各種燈籠圖片: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分別出現不同的燈籠圖片)
在過去的年代里,過春節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們最快樂的事就是夜晚打著燈籠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關于燈籠的故事。
課件出現課題:心中的那盞燈
指名(2~3人)讀課題。
引導質疑:你有什么疑問嗎?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主動思考,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學生可能會問:1。心中的那盞燈是什么?2。為什么說心中的燈?
3。這盞燈什么樣?4。什么留在了心中?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標出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認讀生字。
2。檢查認字情況。
(1)課件出示有關詞語,反復、多種形式認讀。
(2)課件出示生字:認讀并指導書寫(略)
重點指導“盞”、“巷”、“夸”
[重視書寫指導,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默讀課文,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4)回答部分問題:心中的燈是什么?
三。整體感知課文。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建立起文字與心靈的溝通,為下面的品讀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并提示相關詞義,區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鞏固重要筆畫或易錯筆順。
二。品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使你最感動的是哪些語句?用曲線畫出。
抓住重點問題,全文閱讀,尊重學生感受,從情感入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件出示學生說到的語句,進行感悟朗讀:
(1)父親每打磨一陣,就停下來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重點引導學生想像當時的情景,感受父親的感覺:
○1“停”、“擦”、“捂”。說明一直摸著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熱度使手暖過來,以便能靈活打磨。
○2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爸爸這樣做要干什么?(繼續打磨冰燈龍。)
○3為什么要這樣做?結合前面的做燈籠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態度,感受爸爸的愛。
(2)父親疾步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引導學生通過“疾步”、“連連”、“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感受爸爸當時的心情。
(3)父親剛才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啊!
此處以讀代講:評議“分明”、“真涼”該如何讀。
3。品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在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小組討論。(3)交流:理解:為什么痛快?想象:夸獎什么?心理珍藏的是什么?(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這樣的感人事例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四。實踐活動:.分角色自愿組合朗讀課文。
2.對爸爸媽媽進行一次專題采訪,請父母講一講對自己感人的愛的故事
[《心中那盞燈》教學設計 (S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5.s版搭石課件
7.語文S版窮人課件
8.語文s版搭石課件
10.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